新學期伊始,課表上赫然列出了延時的課時,雖然還沒有收費。看來這延時服務要繼續搞下去。
我們是寄宿制初中學校,延不延時學生都得全天候的呆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收不收費也沒有什麼兩樣。現在,延時服務來了,說實話,對於學生來說,好像什麼都沒有變,只是多了一個每月繳納160元的延時服務費,多了一個周日下午早點返校補周五下午回家耽誤的延時服務兩節課——感覺是不是加重了一些學生的學習和經濟負擔呢?
對於老師,延時服實行以後,額外的工作變得順理成章了。中午值守、課外活動輔導、甚至周日上課等都名正言順理所當然了。不過,教師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有著實在的經濟補償。我們這裡還沒有發放過,但聽說別的地方數目可觀啊。既然付出了,還有收穫,那當然開心。
不是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一般下午五點放學(有的是四點),延時服務一個小時,可以完成家庭作業,同時還可以等來家長下班從容來接,一舉兩得。
所以,這延時服務,無論是對家長、對學生,還是對學校和老師,只要都有一定的好處,那麼,它就應該是可行的,可以被接受的。
對這個問題有很多爭議。許多人特別是家長認為,輔導學生完成作業,把學生教好是老師份內之事應盡職責,怎麼可以額外收費呢。特別我們這種寄宿制學校,這麼多年都是那樣做的沒有收費,現在還收起了費,儼然不合理。的確如此,很有道理。
非住宿制學校每天延時一個小時,老師就晚下班一個小時,這是看得見的。老師也有自己的事自己的家庭,既然付出,收點服務費認同的人還是較多。
住宿制學校老師工作量就沒有明顯的變化,現在卻要收費,確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一種習慣性思維,把多做的事變成一種合理的應該的了。寄宿制學校的許多老師特別是班主任,都有一種賣身為奴的感覺,從早到晚一直都陪伴著學生。其實,這就是一種延時,想來大多數家長也認可這一點。
中小學生延時服務是經過有關部門嚴密論證之後才謹慎實行的,學校和老師唯有認真有成效的做好這項工作,才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