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被所有人忽略的4個細節,揭露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2020-12-17 我是愈姑娘

如果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面的「關注」,為你解決情感難題

作者:愈姑娘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甄嬛傳》這部劇,真的有好多可寫的點。

我已經寫了不下10篇劇評了,仍然覺得不過癮。

這部劇裡面的人物和情節值得我們一再分析,是因為一些細節處理得很好,有寓意,也有前後呼應。

今天我就來盤點裡面4個細思極恐的細節,那些人性的陰暗面都在這裡面了。

01沈眉莊被陷害假孕爭寵時,皇上打掉了她頭上的簪子。

這簪子是太后賜給沈眉莊的,為了保佑她肚子裡的皇嗣。

可這不是普通的簪子,華妃在一旁說風涼話,這簪子寓意時好,更重要的是太后懷十四爺的時候戴的。

太后很看重沈眉莊的孩子是無疑的,只是這個簪子徹底刺痛了皇上的心。

皇上和太后之間的嫌隙,在於皇上對太后一直有怨言,認為她偏袒別的孩子,對他卻是忽視和嫌棄。

爹不疼娘不愛,皇上的成長曆程也是艱辛,所以才會形成敏感多疑的性格。

對皇上來說,這一生最大的心結莫過於此,所以太后走後,他跪在床前說:「皇額娘這樣哄孩子的歌謠您能再給我唱一遍嗎?」

所以也就能解釋,沈眉莊明明那麼得聖心,為何在這件事上卻不聽她解釋,也沒有深入調查。

後來,甄嬛找到陷害沈眉莊的太醫,皇上立刻恢復了沈眉莊的位份,在她康復之後,多次想要彌補。

其實,何嘗不是內心愧疚呢?或許皇上從一開始就知道,沈眉莊假孕的事情有蹊蹺。

只是當時內心的隱痛發作,他對太后的氣都撒在沈眉莊身上了。

沒想到一次錯誤的決定,徹底失去了沈眉莊的心,也算是報應吧。

02皇上把祺嬪貶為庶人,蘇培盛卻把她打死了

祺嬪倒臺的時候,皇上說念在她侍奉過自己的份上,不會賜死,只是貶為庶人,永遠不得覲見。

蘇培盛應了聖旨,一出門卻吩咐下面的人把她打死了。

很多人疑問,這不是典型的違抗聖旨嗎?對不起,真不是。蘇培盛在皇上身邊服侍多年,可以說最了解皇上了。

皇上說不賜死祺嬪,是真的不賜死嗎?

顯然不是,皇上在那個位置,最怕別人嚼舌根,說他不是明君。表面上說不賜死,是為了顯示自己的仁厚,外人也會稱讚他。

可是祺嬪陷害熹貴妃,這是何等的罪過,皇上早就恨死她了。

所以,打死祺嬪這事只能蘇培盛做了。

其實,祺嬪的結局早有預兆,還記得她入宮不久的時候,碰見被將位的華妃,諷刺年世蘭「樹倒猢猻散」。

年世蘭卻冷笑說,「你依仗家裡的功勞進宮,和我當初有什麼兩樣。你以為做了美夢,只怕會落得和我一樣的下場。」沒想到真的應驗了。

不得不說,蘇培盛能在皇上身邊這麼多年,能成為皇上最信任的人,就是會辦事,懂聖意。不過蘇培盛最後對皇上的背叛,我倒是很吃驚。

皇上身體不行的時候,蘇培盛捧著一堆摺子向甄嬛請示,甄嬛說要送到皇上那裡,他掛心國事,必然會看。很顯然,甄嬛的目的是要讓皇上擔憂,加重他的病情。

蘇培盛難道不懂甄嬛的意思嗎?他知道,但還是照做了。

蘇培盛對皇上一直忠心耿耿,真正開始離心的時候,恐怕是他和崔槿汐的事情敗露後,皇上二話不說把他關進慎刑司。

蘇培盛也明白,靠皇上無法保全自己,投靠甄嬛還能保全他和崔槿汐。

人啊,終究都是利己主義者。

03皇上讓甄嬛去毒死果郡王的時候,甄嬛說要回宮去更衣,但是皇上沒讓她回去。

甄嬛為什麼會說要回去更衣?是為了拖延時間嗎?不是,是為了拿當初溫實初給她的假死藥。

在凌雲峰,果郡王未如期歸來,溫實初想要和甄嬛重新開始,所以弄了一包假死藥給甄嬛。但甄嬛沒有喝,堅決要回宮。

皇上要毒死果郡王,甄嬛的第一想法肯定不是照做,必然要想辦法。但是短時間內,找太醫配藥根本來不及,只能想到這包假死藥。

奈何,皇上連一點餘地都不留給她。

這也是甄嬛後面如此決絕要除掉皇上的一個點。

其實甄嬛回宮後,一開始並不想要皇上的命,她只想著依附皇權,安穩一生。結果,皇上不僅疑心,還要殺掉她最愛的人,這種狠毒,甄嬛怎麼能忍。

還有一個點,太后親手毒死了隆科多,隆科多是太后的初戀,這不也是皇上逼的嗎?

皇上的死,終究是報應。做盡惡事,最終都返回到自己身上。

04安陵容流產後說:「甄嬛,原是我對不住你,報應不爽,應該的。」

安陵容對甄嬛做了不少惡事,為什麼偏偏在流產的時候幡然醒悟呢?很明顯,安陵容經過懷孕,才能懂為人母的心情。

當初甄嬛的第一胎看似被華妃罰跪才掉的,其實是安陵容給的「舒痕膠」起了關鍵作用。安陵容懷的孩子,雖然從一開始就知道生不下來,但是孩子在肚子裡還是有胎動。

女人天生有母性,懷孕了,才懂孩子的珍貴。其實真正壓死安陵容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這個孩子。

沒了孩子,失去一切,她才明白,自己和那個孩子一樣,都是別人的棋子,活著不能由自己,還有什麼意思呢?

《甄嬛傳》這4個細節,是我印象很深的。

每一個細節背後,人物的心理都展露了人物的心理。

其實劇中還有很多值得揣測的細節:

比如甄嬛給公主取名為靈犀,是因為舒太妃曾說「心意相通的人才有靈犀。」

再比如,孟靜嫻的婆家曾經送熹貴妃一對試毒筷,結果孟靜嫻成了真正的「試毒筷」……

一部好的電視劇,才能在細節上做得如此到位。

END.

今日話題:《甄嬛傳》讓你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是什麼?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百萬爆文作者,一支筆寫盡愛情和婚姻百態。有任何情感問題都可以關注並私信我,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

相關焦點

  • 二刷才看懂《如懿傳》: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揭露人性的最陰暗面
    文章/楠希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如懿傳》是繼《甄嬛傳》電視劇以後,我最喜歡的一部古裝後宮爭鬥電視劇,一共長達87集。  在這部劇中,有很多讓人非常感動的劇情,也有一些讓人覺得細思極恐的細節劇情,真的是徹底向我們揭露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讓人感慨萬千啊!  《如懿傳》電視劇官方海報
  • 10張圖片,揭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很真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性黑暗的一面,人們往往不會留意到。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人們身邊的,也許就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這些人性的黑暗一面,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反省。小編收集整理了10張圖片,很深刻的揭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從圖片中,你也許能夠明白很多道理。
  • 《遇見幸福》:揭露人性「陰暗」,我們這一生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網友...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遇見幸福》:揭露人性「陰暗」,我們這一生努力的意義是什麼~】,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1761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
  • 韓國娛樂圈醜聞事件,揭露了首爾最繁華地區的最陰暗的一面
    韓國江南自從李勝利性醜聞事件爆發以後,韓國也被爆出大大小小的醜聞,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首爾的江南區,到了夜晚,一家最火的夜店裡,只有幾十個人,周圍都是空蕩蕩的桌子,還有沒有被坐滿的凳子但是,就在李勝利醜聞爆發後,揭露了該地區陰暗的一面,把去夜總會的人和名人都嚇跑了。韓國足球運動員金東哲說,當他分享了自己在江南夜店的經歷後,他開始收到其他人發來的信息,他們說自己也在江南夜店受到了傷害,他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更精彩,揭露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更精彩,揭露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 《甄嬛傳》被所有人忽略的角色,給中國女人上了一課
    其實,不是甄夫人不想久留,而是不想落人話柄。當時,所有人都在盯著甄嬛,如果甄夫人留得久了,旁人未必不會說閒話。甄夫人不想讓甄嬛為難,便只能捨棄母女團聚的時刻。甄夫人沒有經歷過後宮的爭鬥,但是深諳其中的規則。對甄嬛的提點,日後都得到了驗證。
  • 讓人「心涼」的人性圖:幾張圖揭露人心的冷漠,帶你看透人性!
    現在的社會環境導致約來越多的人變得小心翼翼,對於那些遇到困難的人,不是出手相助,而是,視而不見!讓人」心涼「的人性圖:幾張圖揭露人心的冷漠,帶你看透人性!不要懶惰,懶惰會讓你的時間,財富都漸漸流失!讓人」心涼「的人性圖:幾張圖揭露人心的冷漠,帶你看透人性!
  • 面對人性陰暗,法律有時也無能為力
    《人性》中有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陰暗面,否則你會被傷得體無完膚。」大一學生因厭世賜死滴滴司機而被判死緩一案:一審判庭上,被告人楊佰淇,面對被他連捅二十多刀的受害者家屬面無表情,沉默不語,沒有一句道歉和解釋。
  • 《求是》刊文挺《甄嬛傳》:觀眾喜歡是硬道理
    《甄嬛傳》對後宮鬥爭的展示比一般宮廷劇更為辛辣,但這不是歌頌陰謀、欣賞鬥爭,而是借一個個青春女性理想和生命的慘烈毀滅,揭示出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這正是《甄嬛傳》區別於一些同類題材劇的關鍵所在。有人說,寫人性是《甄嬛傳》火的原因。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它寫出了人性如何被壓制、扭曲、摧殘,表現出濃烈的批判性。馬克思說過,哪裡君主制的原則是天經地義的,哪裡就根本沒有人了。
  • 太宰治直言不諱的語錄,揭露了活著的醜陋一面,令人感到無奈!
    活著有哪些醜陋的一面呢?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思考過,比如說很多人為了活著,做了很多對不起朋友、家人的事。為什麼要做對不起朋友家人的事呢?因為他要從中撈到好處,所以才不擇手段去傷害朋友、親人。說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的分析不是很滿意,沒有關係,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太宰治直言不諱的語錄,揭露了活著的醜陋一面,令人感到無奈!文字如下:既然活在這世上,便怎麼也免不了要向誰卑躬屈膝,繼而一步一步,壓榨他人辛苦攀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人性醜陋的一面!
    今年4月份以來,媒體廣泛報導鮑某某性侵自己的養女,這件事兒引起了全社會網友的共同關注! :在這起人性鬧劇中,可以說人性醜陋的一面,真是暴露無遺啊!韓某某和鮑某某發生關係的時候,不是剛剛年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是一個已經18周歲的成年人,而韓某某的父母呢?偽造了女兒的出生證明,修改了出生時間,並且提供了虛假的證人證言。
  • 《隱秘的角落》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三隻小雞的故事
    02 三隻小雞的故事這是一個多數觀眾都容易忽略的細節,第10集開頭的那個小短片--3隻小雞的故事。有一天,農場裡的狐狸要舉辦生日宴會,邀請3隻小雞到狐狸家做客。3隻小雞為能不能去狐狸家爭論不已。3隻小雞的小短劇對應了本集的劇情,三個孩子居然和大惡人張東升一起去吃了麥當勞,還上演了普普被誤認成張東升女兒的溫馨畫面。《權力的遊戲》中提到西方有一句民諺,大意是主人不殺到自己家做客的人,即便是敵人。
  • 《我們的父輩》德國反戰片,揭露了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
    該部影片分為三季,第一季講述了德國人進攻蘇聯,第二季講述了德國人在戰爭中撤退,第三季講述了德國柏林淪陷的過程。本部影片有五位主角在戰爭中在不同時期演繹不同角色,從五位主角中揭露出來當時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
  • 一個心理「陰暗」的人,身上有四個特點,可識人可自省
    但易老師辦幼兒園的初心,在某些內心陰暗的人眼裡卻是為了賺錢。道德感低的人,人性裡自私的部分被放大,他的行為只是為了自己開脫。等到這次風波過去了,他依然是那個他。第二個特點,報復心強內心陰暗的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都能記一輩子,千方百計想著怎麼找補回來。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吃虧。
  • 《驢得水》:一出笑中帶淚的滑稽戲,是對人性貪慾的無情揭露
    從起初,所有人捏造「呂得水」老師開始,這不過是個不算起眼的錯誤,甚至像個善意的謊言。就像周鐵男說的:大不了就承認錯誤唄,又不能怎麼樣。但漸漸地隨著籌碼增多,小騙局成了大騙局,直到眾人幡然醒悟,才覺察已無力回天。特派員警衛的一聲冷槍就好似最後通牒,宣布著這齣滑稽戲劇的黑暗走向。
  • 《甄嬛傳》中,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隱藏了華妃多年囂張後的悲涼
    《甄嬛傳》可謂是近幾年來宮鬥大戲的標杆,無論是情節設計、服裝道具、臺詞功底、髮型妝容還是禮儀文化都細緻入微,也正是這每一個細節的精湛,才奠定了《甄嬛傳》z在熒幕中的地位。很多人看一遍根本不過癮,沒事時還會找出來繼續二刷一遍,當翻過頭再來看時,才會發現很多在一刷時被忽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才是最值得觀眾們深思和推敲的。
  •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這部作品改編自麥可·彭克同名長篇小說,由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執導,榮獲了第88 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三大個獎項。傳統戲劇表現時,總是喜歡將暴力與人性相連接,尤其是陌生化的荒野環境中,會造成一種強烈的疏離感,如果說開篇的人熊大戰揭示人與自然的關係,那麼格拉斯與約翰的復仇之戰則將矛盾直指陰暗複雜的人性。
  • 黃秋生詆毀鍾南山我卻看到了人性罪惡的一面
    黃秋生詆毀鍾南山我卻看到了人性罪惡的一面本文由黑天鵝娛樂爆料首發於百家號,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全文共1241個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認識了很多最美的逆行者,其中2003年曾參與抗擊非典的鐘南山院士讓人印象深刻。
  •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往往身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人性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同樣都是人,但每個人的性子卻並不一樣。人性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光明的一面是顯而易知的,陰暗的一面則藏在內心深處,一般很難被人覺察出來。不過內心陰暗的人,身上也會有一些特徵,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個內心陰暗的人,往往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 心理學研究:親密關係中的控制與摧毀,揭露人性最大的陰暗面
    《親密關係》這本書曾指出:「親密關係問題的真正根源往往像無解的謎,因為在看似單純的尋找和留住那個特定的人的過程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目的。」這本書是我唯一讀過兩遍的心理學書籍,裡面揭露了幾乎所有親密關係都會遇到的難題,以及背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