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為什麼背了七八千個英語單詞仍然沒有辦法聽懂老外說話,我們可以拿我們的中文來進行對比,英語在某些方面和中文非常的像。
【中文「字-詞結構」對比英語「詞-詞組結構」】
我們學漢語的時候是先學寫字,然後再學組詞。字和詞是影響我們漢語理解的最基本的因素。學會寫字,也學會組詞之後,我們就自然而然地能夠看懂大部分的句子和文章。
英語的結構也非常的類似,英語是「詞-詞組結構」,我們先背英語的常用單詞,在背完常用單詞以後,再背常用詞的用法,也就是常用詞相關的詞組短語。解決了英語的常用詞和詞組之後,我們就能夠看懂並聽懂大部分英語表達。
從這個對比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只背英語單詞,想要提高自己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是不夠的。因為單詞只是影響英語理解的基本元素之一,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詞組短語」,則是提升英語能力的重中之重。
【英語常用詞和短語有哪些?】
初中和高中學習的初中英語1600詞和高中3500詞是常用單詞。高中單詞相互組合形成的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排除掉經濟政治以及一些比較庸俗的口語的部分,大約1.5萬個,是屬於英語的常用短語。
這部分內容學得好,英語日常口語的交流就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早10年的時候,美國的電視劇《老友記》非常的流行,那個時候很多高中生都可以看得懂,他們能夠看懂的原因就是,在掌握了單詞的基礎之上,詞組短語掌握的比較好。
電視劇中還有一些比較庸俗的口語表達,這些表達往往是初中單詞以及一部分高中單詞構成的簡單短語。想要聽懂看懂這部分內容還要加以補充。
大學英語四級單詞,有4300個,其中有3500個就是高中的3500詞,所以實際只有800個增量詞。再加上大學英語6級的2200個增量單詞。總共有3000個次常用單詞,構成了英語新聞和書面語的基本單詞。
學好了這些單詞,再加上之前3500詞裡面相互組合形成的和經濟、政治、宗教相關的詞組短語。你就能夠看懂日常的新聞報導,聽懂廣播的英文節目。
【詞和詞組短語是基本功,要聽懂英語還有其他因素】
很多同學的英語書面語能力並不差,但是遇到口語和聽力的時候就表現得特別的糟糕。詞和詞組短語是屬於基本功的問題,基本功紮實以後仍然會有其他的因素影響你的聽力能力。
● 第一個因素:發音
我們人的大腦喜歡把我們自己的口語當作最標準的口音。當你的口音和標準的英語相距甚遠的時候,你聽到標準英語時,會覺得非常的彆扭、難受、反應不過來。
比如,2021年高考英語山東卷的聽力部分的那個男的朗讀者,大部分人沒有接觸過這種母語朗讀者,就感覺這個朗讀者好像含著一口痰在跟你說話,因此就造成了理解困難。
實際上很多英語國家的人的口音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你學的時候有模仿這樣的發音,你就不會覺得他是含著一口痰,反而覺得是一種很有味道的口音。
因此,我們在打基礎的時候,背任何一個單詞都必須要去模仿標準的英語發音。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一定要聽一下標準的朗讀,然後跟讀模仿語音語調。這有利於我們適應標準英語的口音。
● 第二個因素:語速
如果,我們自己說英語的語速比較慢,坑坑巴巴的,我們聽標準的語速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的快,經常會跟不上,腦子和耳朵不同步,反應不過來。
但是,如果你平時朗讀的語速就超過日常聽力播放的語速,那麼你去聽日常聽力播放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好慢,甚至有時候覺得有點無聊。語言能力比較強的人,甚至可以類似於母語這樣,對別人要說的話產生一種預判。
因此,平時讀課文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訓練自己的語速,一開始要跟得上標準的聽力的朗讀速度,之後我們要訓練自己的口語速,超過聽力的朗讀速度。
【跟Special English說不!】
很多人學英語的時候喜歡聽「慢速英語」,結果就導致自己的口語和聽力能力很差,只是適應慢速英語,而不適應於正常語速的英語。
學習英語的時候,應當從一開始就接觸正常的語速。有些人會擔心自己不適應,但是你如果真的按照我說的這樣去學,就會發現只需要一兩個星期,就可以適應正常的口語交際的速度。
人的思維速度有代償性,只要你去訓練它,它就會適應。你的能力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其實,從「慢速英語」的英文翻譯,你就可以知道「慢速英語」並不是什麼好東西。慢速英語叫做Special English,它的反義詞是Normal English,我們知道在英美國家普通人上的學校叫做normal school,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殘疾人上的學校是special school。
我們大家都是正常人,所以我們並不需要Special English,我們應當要學Normal English。這是我作為有1萬多外國人接待經驗的資深外語從業者,給大家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