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苟晶接受採訪
最近熱議曝光的高考頂替事件,令人髮指,出離憤怒。
陳春秀展示自己的準考證
一是「山東聊城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二是「山東聊城王麗麗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緊接著,第三起是「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
最不可思議、最驚天動地的是集體頂替事件,那就是「江蘇省灌南縣被曝出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的醜聞,而且不少頂替者如今已是當地官員」!
在查實和處理過後,我們不免陷入沉思。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被命運戲弄和玩耍,蒙蔽多年,晦暗一生,隨「頂替波」而不自覺逐流自己不一樣的人生,這一場人生的夢魘實在太漫長了。突然驚醒夢中人,面對被頂替、被傀儡、被挾持、被掩埋的人生,社會讓他們情以何堪!
為此,政府部門、教育部門都走向前臺發聲,一是對高考頂替事件絕不姑息縱容,堅決一查到底,從重從快處理,二是嚴格2020年高考相關制度。
搜狐網報導,山東省教育廳:多項舉措防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重演。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回應稱,為防止類似事件重演,山東採取多項舉措加以嚴防。
關延平說,「近期媒體報導、社會關注的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由於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鑑別技術限制等歷史原因,相關人員採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近年來,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加強對考試、錄取、入學等各環節的管理,採取多項措施,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山東將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複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切實維護我省教育招生考試的公平公正。」
針對高考頂替事件,教育部也連連發聲。
今年要以最嚴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制度規則,出重拳堵塞漏洞,切實維護高校招生公平公正。
——紮緊制度籠子。嚴格執行《高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高校考試招生管理工作八項基本要求》,落實高校招生「六不準」、「十嚴禁」、「30個不得」等招生工作禁令,確保招生過程嚴格規範。
——堅持「陽光招生」。加強高校招生社會監督,建立國家、地方、學校的多級招生信息公開制度,認真落實招生信息「十公開」。加強高校招生內部監督,建立高校招生工作「集體研究、集體決策」的管理制度,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高校招生工作,鼓勵高校聘請社會監督員參與招生工作,實現體制內和社會公眾「雙重監督」。
——加大違規查處。加大對違規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零容忍。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複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陽光招生,維護高考的公平正義,紮緊制度的籠子,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是高考頂替事件中受害者的價值所在!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深度提醒,那些還在逍遙法外的炮製者良心發現,人性復甦,自動投案,自覺交代案底,早日還那些還在蒙蔽的受害者一個明白的高考身世!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深度喚醒,那些依然蒙蔽在鼓裡的受害者,若有蛛絲馬跡,要敢於面對,大膽求助當地紀檢委,積極配合,深挖線索,揪出背後的黑手!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深度喚醒,高考在即,疫情還未過去,在這特殊時期,那些抱有幻想試圖在考場上營私舞弊、在考場外鑽圈弄鬼者,不要心存僥倖,肆意妄為,以身試法,應該懸崖勒馬,不要傷害他人,更不要最終給自己的孩子添亂,弄得孩子前半生燦爛輝煌後半生身敗名裂!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深度喚醒,我們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嚴格貫徹落實招生政策,建重章立重製,嚴厲打擊力度,深挖遺留招生問題,一經發現一查到底,從重從快加以處置,彰顯公平正義,營造陽光招生大環境!
受害者深度喚醒我們的良知,這才是高考頂替事件的重大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