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科學家,「渾天儀」和「地動儀」的製造者張衡,曾作《西京賦》來記錄了當時「西京」長安的繁華,其中記載了許多諸如「吞刀吐火」、「雲霧杳冥」等精彩的雜技和幻術表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魔術。那麼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之中,那些生長在花瓶中的「花瓶姑娘」是不是魔術呢?
在許多人的回憶之中想必都有一個「花瓶姑娘」,她存在於那個沒有太多娛樂設施和娛樂活動的年代。
彼時每當有雜耍團的車停在鄉鎮上的時候,小孩子們就迎來了自己最快樂的時光,他們會纏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亦或者爺爺奶奶帶著自己一起去看雜耍,
而「花瓶姑娘」便是雜耍團所有的節目之中最特別的一個。
幾乎每個雜耍團,都號稱自己團內有一個世界上身體最小的小女孩兒,小到她除了頭部以外的所有身體都能夠塞進一個小小的花瓶裡。
每當小孩子們看到把身體插進了花瓶只剩下頭部在外面的「花瓶姑娘」時總是會發出陣陣驚呼,然後嘗試著跟她講話,想看一下是不是道具,
可是每次「花瓶姑娘」都能跟他們對答如流。
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對此感到疑惑,他們不斷地詢問自己的家長:
為什麼那個小女孩兒能夠進入花瓶裡面?而許多不知道「花瓶姑娘」原理的家長們被問煩了,就只好出言恐嚇小孩子:這個小女孩因為不聽話,所以被她的爸爸媽媽賣到了雜耍團,
然後只許幹活不許吃飯,最後身體就餓得可以塞進花瓶裡面,如果你不聽話再問這個問題的話,就把你也賣到雜耍團去!
長在瓶子裡的「花瓶姑娘」也一度成為了許多人們童年時期的噩夢,直到他們漸漸長大,學習到的知識越來越多,最後才終於發現了隱藏在「花瓶姑娘」背後的秘密。
所謂的「花瓶姑娘」不過是一個簡單的魔術而已
,因為魔術本來就是一種看似違反客觀規律的表演,表演者會用特製的道具結合科學規律來使觀眾們看到一種視覺假象,也就是通過欺騙人的眼睛進而欺騙人的大腦。
那麼「花瓶姑娘」具體是是如何騙過小孩的?其中有何玄機?
那些我們曾經看到過的「花瓶姑娘」,當然並沒有真的被放進花瓶裡,她們的身體也都是正常的,只不過被刻意地藏了起來。
在雜耍團表演「花瓶姑娘」之前,工作人員會事先找來兩塊方形的鏡子,然後將其拼成直角豎在地面上,然後小女孩只需要坐在那兩塊鏡子背後的夾角裡將頭放在搬來的花瓶上就好了。
當「花瓶姑娘」表演開始的時候,觀眾們所看到的小女孩的頭部下面,都是那兩面鏡子對小女孩四周布幔的反射鏡像
,此時如果再配上柔弱的燈光,那麼一眼望去花瓶的周圍就像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一樣,所以觀眾們的大腦就會緊跟著做出判斷:小女孩的頭部是從花瓶裡長出來的!而這樣的「花瓶姑娘」當然可以和觀眾們正常交流了。
最初發明「花瓶姑娘」的人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不僅巧妙地運用了光折射和反射等物理知識,而且充分地利用了觀眾們獵奇的心理
,使得後來各個雜耍團的生意都因為「花瓶姑娘」而變得十分火爆,也因此成為了無數人童年的回憶,
甚至3年前還出現過「花瓶姑娘」的騙局。
▲「花瓶姑娘」表演節目
2017年5月28日,有騙子趁著端午小長假在山東惠民魏集古村落,以「花瓶姑娘」的魔術騙錢
,聲稱只需要10元錢購買門票,就可以看到傳說中的「花瓶姑娘」,而那位「花瓶姑娘」更是自稱自己已經18歲,從小就被裝在了花瓶裡,只能夠通過喝牛奶維持生命。
不過這個騙局被知道了「花瓶姑娘」原理的遊客當場拆穿。
正如東漢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王符,在《潛夫論》中的《明暗》篇所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我們必須要全方面地了解事物才能夠做出明確的判斷,否則很容易就受到像「花瓶姑娘」這樣的欺騙。「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在古代如此,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更是如此,人們只有更加相信科學、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事物的本質,才能夠把自己保護得更好。
《西京賦》 《潛夫論·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