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 2019 論文接收結果終於放榜!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ACL 2019錄取結果今天放榜了!就投稿數量來說,這是歷史上最火的一屆NLP頂會,有效投稿達到2694篇,相比去年的1544篇增加了75%。此外,本屆ACL的評審質量也受到頗多吐槽。你的論文入選了嗎?

今天,ACL 2019 論文接收結果終於放榜!

儘管錄取率尚未公布,不過就投稿量來說今年 ACL 大會規模是史上最大的,錄取難度應該不小。

2018-2019 對於 NLP 領域無疑是一個突破性進展的時期,作為 NLP 領域的學術頂會,今年 ACL 的論文備受關注。

推特上已經有許多作者歡欣鼓舞自己的論文 「中了!」 比如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王威廉老師所在的自然語言處理組有 9 篇論文被錄取。王威廉也是 ACL 19 機器學習的領域主席。

UC Santa Barbara 自然語言處理組 9 篇論文錄取

本文將列舉一些被接收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今年以來,幾乎所有 AI 頂會都報告了創紀錄的論文提交數量,包括 AAAI、ICLR、IJCAI 等等。

NLP 領域今年尤其火爆,ACL 2019 出現了史上最大的增長:論文提交數量飆升到 2906 篇,其中有效提交 2694 篇,相比 2018 年的 1544 篇,增長了 75%!

下圖顯示了 ACL 在過去 20 年裡的論文投稿情況,包括提交數、評審人數和 SAC 和 AC 的人數。

無疑,這是有史以來最火、規模最大的一次 NLP 會議。

在介紹 ACL 2019 錄用論文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今年 ACL 的一些數據。

有效投稿2694篇,中美投稿最多

截止到提交截止日期,ACL 2019 收到了多達 2906 份提交論文。這比 ACL 2018 增加了 75% 以上,是ACL 相關會議的歷史記錄!

一下是一些基本的統計數據:

2906 篇提交論文中,有 120 篇被作者撤回,92 篇因重複提交、剽竊或不符合提交準則等問題而被拒絕。

送交評審的是一共2694 篇有效論文,包括 1609 篇長論文和 1085 篇短論文。

每篇論文被分配到 22 個領域中的其中一個進行評審。每個區域由 2-4 名高級領域主席 (SAC) 領導,以及 3-15 位區域主席 (AC) 協助。取決於提交論文的數量,不同領域有 59-319 名審稿人。今年 ACL 的項目委員會共有 2256 人:46 位 SAC, 184 位 AC,以及 2026 位審稿人。

下表顯示了每個領域的提交數量 (長論文、短論文和總數)。

其中,投稿最多的 3 個領域與 ACL 2018 相同:

信息提取和文本挖掘(佔所有有效提交的 9.2%,ACL 2018 的這一比例為 11.5%。不過,由於今年的會議增加了一個 「應用」 領域,百分比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機器學習(佔比 8.2%,2018 ACL 為 7.4%)

機器翻譯(佔比 7.7%,ACL 2018 為 8.3%)

此外,對話和交互系統也進入了前 5 大領域。

不過,去年排名第四的文檔分析,今年只排在第 16 位,而去年排名第 14 位的 Generation (去年收到 59 篇投稿),今年排到了第 5 位,收到 156 篇投稿。

另一個令人驚訝的是語言學理論、認知建模和心理語言學,這個領域顯然越來越受歡迎:去年投稿數是 24 篇,今年增加到 60 篇。

下圖展示了所提交的論文在不同子領域的佔比。

論文長度方面,今年的投稿中 60% 是長論文,而去年 66% 是長論文。所以今年短論文更受歡迎。各個子區域的情況如下:

顯然,短論文比長論文更受歡迎的領域只有一個:應用。

這兩種類型的論文在機器翻譯和標記、分塊、語法、句法分析這幾個子領域的數量接近。

最喜歡長篇論文的領域包括機器學習、視覺、機器人多模態基礎、語音、對話和交互系統 (超過 65% 是長論文)。

最後,關於論文的地理分布,今年 ACL 收到了來自 61 個國家的論文。

只考慮通訊作者的國家的話,不出所料,美國和中國內地的投稿數量領先,投稿數量分別都超過了 700 篇。英國和德國分別以 129 篇和 126 篇排名第三和第四,日本緊隨其後 (120 篇)。

投稿數量Top 20的國家/地區

審稿質量好壞參半,沒有rebuttal環節

如此巨大的投稿量,審稿質量控制又是一大難題。

不過,相比 IJCAI 2019 被吐槽 「宇宙最爛」 的評審質量,奇葩審稿太多而登上知乎熱榜,這次知乎上對 ACL 2019 審稿質量的討論還比較溫和。

比如,有投稿者表示審稿質量很高,「不管是給高分的 reviewer 還是給低分的,說的優點缺點都句句在理…… 雖然被拒了但是感覺得到了非常多寶貴的意見。」

一位匿名用戶對ACL 2019審稿質量的評價

也有人認為本屆 ACL 審稿質量嚴重下滑,比如有人批評:「千篇一律模板回復,什麼實驗不夠詳細、創新不夠,這幾句話複製粘貼有啥意思?求求你們給意見之前先把文章好好看一下。希望各位 PC 珍視學術環境,不要再扔文章給本科生或者低年級研究生審稿了。」

另一方面,今年 ACL 審稿取消了 bid paper 的過程,審稿人要審的稿子都是 AC 給分配的,可能被分配到不感興趣的論文;取消了 rebuttal 環節,也就是沒有了作者響應階段,也沒有公開 review。這些可能是導致部分審稿質量不如人意的原因。

不過,ACL 官方對取消 rebuttal 的解釋是:「作者響應階段最開始是審稿流程優化的產物,後來被證明耗時巨大(不僅僅作者,還包括審稿人與主席的時間),而且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因此,比起作者的回應,我們決定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促進項目委員會的內部討論上,以確保所有的討論、論文與評審結果都得到領域主席們的充分關注。」

ACL 2019錄取論文搶先看

由於今年 ACL 對投稿、評審和引用規則進行了修訂,其中一項是要求匿名投稿論文在投稿截止日期前的一個月內不允許上傳到非匿名預印本平臺(比如 arXiv);直到論文評審結果公布後才可以公開上傳(揭開匿名)。

因此,儘管不少作者宣布自己的論文被接收了,大部分還沒有公開上傳。

下面我們列舉了從社交媒體收集到的一些錄取論文標題,供讀者參考。

1、Gender-preserving Debiasing for Pre-trained Word Embeddings

2、Relational Word Embeddings

3、leveraging explanations for Commonsense Question Answering

4、Unsupervised Bilingual Word Embedding Agreement for Unsupervised NMT

5、NMT with Reordering Embeddings

6、Sentence-Level Agreement for NMT

7、Lattice-Based Transformer Encoder for NMT

8、Heuristic Authorship Obfuscation

9、Celebrity Profiling

10、Bias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Authorship Verification

11、Multi-task Pairwise Neural Ranking for Hashtag Segmentation

https://cocoxu.github.io/publications/ACL2019_HashtagMaster.pdf

12、Learning Word and Sense Representations from a Large Semantically Annotated  Corpus with LSTMs

13、An Investigation of Transfer Learning-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Japanese

14、Fine-grained spoiler detection from large-scale review corpora

15、Evaluating cross-lingual word embeddings using a graph-based metric

16、Massively Multilingual Transfer for NER on 41 languages

https://arxiv.org/abs/1902.00193

17、Unsupervised Neural Single-Document Summarization of Reviews via 18、Learning Latent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its Ranking

19、Unsupervised Text Classification Leveraging Experts and Word Embeddings

20、Correlating neural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f language

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ryx35Ehi84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CL 2019 接收論文榜單發布,我們做了可視化分析
    今天,ACL 2019 官方網站公布了接收論文列表,機器之心對今年接收論文的關鍵詞等信息進行了可視化分析。接收論文列表:http://www.acl2019.org/EN/program/papers.xhtml在論文接收列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孫茂松組共有 9 篇論文被接收,來自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的王威廉組(William Yang Wang)有 8 篇論文被接收,全組共有 7 長兩短;哈工大劉挺教授也有
  • ACL 2019放榜!百度王海峰團隊十篇論文上榜
    2018-2019 對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無疑是一個突破性進展的時期。5月15日,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頂尖的國際學術會議之一「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年會」(ACL 2019)論文接收結果終於放榜,據官方數據顯示有效投稿達到2694篇,同比增長75%。而百度共有高達十篇論文被大會收錄,展現出不俗的技術積澱與國際水準。
  • ACL 2019今日放榜!投稿近2700篇,史上最火NLP頂會你中了嗎?
    新智元報導 編輯:肖琴【新智元導讀】ACL 2019錄取結果今天放榜了!你的論文入選了嗎?今天,ACL 2019 論文接收結果終於放榜!儘管錄取率尚未公布,不過就投稿量來說今年 ACL 大會規模是史上最大的,錄取難度應該不小。2018-2019 對於 NLP 領域無疑是一個突破性進展的時期,作為 NLP 領域的學術頂會,今年 ACL 的論文備受關注。
  • ACL 2019最佳論文出爐:華人團隊包攬最佳長短論文一作
    研究人員在中文->英文和WMT』14英文->德語翻譯任務上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新方法可以在多個數據集上實現提升。他們在RNNsearch模型和Transformer模型上也驗證了新方法。結果表明,新方法可以顯著提高兩種模型的性能。
  • ACL 2020接收論文公布,會議將改為線上舉行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不久之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國際頂級會議 ACL 2020 論文接收結果公布。此外,受疫情影響,該會議也將改為線上舉辦。ACL 年會是計算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重要的頂級國際會議,被CCF 與清華均列為頂級 A 類會議,由計算語言學協會主辦,每年舉辦一次。
  • ACL 2020:微軟最佳論文,Bengio論文獲時間檢驗獎,大陸論文量第二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小舟、杜偉在陸續放出時間檢驗獎、終身成就獎和傑出服務獎之後,ACL 2020 終於公布了今年的最佳論文獎。該獎項由來自微軟研究院、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摘得,主題是與任務無關的 NLP 模型測試方法。
  • ACL 2019 放榜!為免 review 「划水」,組委會做了哪些努力?
    份論文提交數再創自然語言處理頂會新記錄的 ACL 2019,在今日正式放榜!我們目前已經看到學界陸續傳來的「捷報」,比如中科院自動化所的宗成慶老師團隊,就有 3 篇論文被今年的會議錄用。為大家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之餘,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也專門翻譯了 ACL 2019 組委會的一篇博文,趁機了解 ACL 2019 為確保審稿質量做出了哪些努力。
  • ACL 2019 知識圖譜的全方位總結
    已經結束,但其空前的規模仍然震撼人心:2900多篇提交論文,660篇被接收,3000多名會議註冊人員,以及4個超過400人的研討會(比一些國際CS會議都大)。以知識圖譜為例,本次會議中共有30篇接收論文,大約佔了所有接收論文的5%。會後總結是優秀學者的必要行動。隨著ACL會議的結束,在網上已經先後出現了多篇關於ACL大會上各細分領域的總結文章。例如來自德國Fraunhofer IAIS的研究科學家Michael Galkin近日便在Medium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知識圖譜@ACL2019的總結文。
  • ACL 2019 27 篇論文實現代碼(持續更新中)
    ACL 2019 共接收了 765 篇論文,目前官網已經全部公布了,官方連結:http://www.acl2019.org/EN/program/papers.xhtml但是官網沒有公布連結,部分論文也沒有展示出來。所以AI研習社給大家整理了343篇論文,供大家學習!
  • ACL 2020接收論文列表公開,接收率25.2%,你上榜了嗎?
    不久之前,ACL 論文接收結果公布,但官方並未放出完整的論文列表。近日,ACL 接收論文列表公布,讓我們看一下都有哪些論文被接收了。此次 ACL 會議的投稿數量為 3088 篇,與去年的投稿數量 2906 篇相比稍有增長。ACL 2020 共接收 779 篇論文,包括 571 篇長論文和 208 篇短論文,接收率為 25.2%。
  • 中科院、華為等斬獲最佳長論文,ACL 2019獎項全部揭曉
    不久之前,ACL 2019 官方網站公布了入圍論文獎項的 32 篇候選論文。剛剛,ACL 2019 最終獲獎論文公布,多所國內高校及眾多華人學者獲得榮譽。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中科院、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等機構的論文獲得了最佳長論文;一篇來自南京理工大學論文獲得了傑出論文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華人學者都是獲獎論文的作者。
  • 技術動態 | ACL 2019 知識圖譜的全方位總結
    ACL 2019 已經結束,但其空前的規模仍然震撼人心:2900多篇提交論文,660篇被接收,3000多名會議註冊人員,以及4個超過400人的研討會(比一些國際CS會議都大)。以知識圖譜為例,本次會議中共有30篇接收論文,大約佔了所有接收論文的5%。會後總結是優秀學者的必要行動。隨著ACL會議的結束,在網上已經先後出現了多篇關於ACL大會上各細分領域的總結文章。例如來自德國Fraunhofer IAIS的研究科學家Michael Galkin近日便在Medium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知識圖譜@ACL2019的總結文。
  • ACL2019最佳論文獎出爐,華人包攬眾多獎項
    ACL2019最佳論文出爐,共八篇文章獲獎。
  • ACL 2019 所有獲獎論文將出自這32篇,多所國內高校、機構入選
    今天,ACL 2019 官方網站公布了入圍論文獎項的候選名單。今年 3 月,自然語言處理頂會 ACL公布了今年收到的論文投稿數量——2906,相比於去年的 1544 篇出現了大幅增長。ACL 2019 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了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場 NLP 學術會議。
  • 剛剛,ACL2019最佳論文獎出爐,劉群團隊獲最佳長論文獎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剛剛,ACL2019最佳論文出爐,共八篇文章獲獎。其中包含一篇最佳長論文、一篇最佳短論文、五篇傑出論文、一篇最佳 Demo 論文。值得注意的是,最佳長論文獎、最佳短論文獎以及兩篇傑出論文獎(共5篇)一作皆為華人。其中最佳長論文獎由張文(計算所)、馮洋(計算所)、孟凡東(騰訊)、Di You(Worcester)和劉群(華為諾亞方舟)獲得。最佳短論文由俄亥俄州立大學的Nanjiang Jiang獲得。南京理工大學夏睿團隊和港科大的 Pascale Fung 團隊分別獲得了傑出論文獎。
  • ICML 2019論文接收結果可視化:清華、北大、南大榜上有名
    ICML 2019(國際機器學習)大會將於6月9日至15日在美國加州舉辦。大會共收到3424篇論文投稿,其中774篇被接收(接收率為22.6%)。近日,博世的分析人員根據接收論文列表做出了一份可視化圖表,從中可以看出各機構和作者的論文貢獻情況。
  • ACL 2019年度回顧:自然語言處理發展趨勢
    作為NLP研究最大規模的會議之一,ACL 2019的規模也再破新高,共接收到2900多份論文,比2018年增加75%!在今年的會議中,NLP應用全面開花,而以BERT為代表的NLP預訓練技術也不出意料地搶盡風頭。除此之外,NLP技術可解釋性和評判體系等更為基礎的研究也都有新突破。
  • 從ACL 2019 看 NLP 未來發展趨勢
    本文中的引用必然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建議,想要了解其它有趣的工作的讀者請查看完整的會議論文集:http://www.acl2019.org/EN/program.xhtml如何在 NLP 社區中做到一碗水端平?
  • ACL2020 最佳論文放榜!一作為微軟成員
    NLP 的現狀是大型神經語言模型(LMs),如 BERT(Devlin et al,2019)或 GPT-2(Radford 等人,2019 年),正在一系列任務上取得巨大進展
  • 在剛剛結束的ACL 2019上,知識圖譜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ACL 2019 盛況空前,研究者們向本屆大會提交了 2900 份論文,其中的 660 份論文被接受,大會共有 3000 多名註冊參會者,並設有 4 個研討會,約 400 名與會者參與到這些研討會中(研討會規模比一些國際計算機科學會議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