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應屆高中畢業生有應徵意願

2020-12-23 中國軍網

本報訊 劉毅、陳希洋報導:4月12日,隨著湖北省潛江中學489份兵役登記證發放完畢,該市9所高中階段學校、2813名應屆畢業男生的兵役登記工作圓滿完成。該市徵兵辦工作人員介紹,據應屆畢業生填寫的《男性公民兵役登記/應徵報名表》所示,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應徵意願的適齡青年812人,佔參與兵役登記學生的29%,這是該市聚焦高中學校預徵主陣地,精準動員發力的成果。

近年來,該市徵兵辦通過總結工作經驗發現,即將參加高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經過緊張有序的3年高中生活,都在步入大學之前感到迷茫,一些人不知該如何選擇人生道路。抓住這一時機做好動員工作,鼓勵大學新生攜筆從戎,是提高大學生參軍熱情、確保兵員質量的關鍵。為此,該市結合本地高校資源缺乏,高中階段學校學生充裕的實際,聚焦高中應屆畢業生這一群體,以履行兵役登記義務、為每名應屆畢業生發放兵役登記證為突破口,開展徵兵宣傳。

3月初,該市徵兵辦會同市教育局擬制方案,由市人武部領導帶隊,在各高中學校全面展開兵役登記。要求每所學校都做到「五個一」,即設置一個兵役登記站,召開一次班主任會,進行一場國防教育主題班會,填寫一份《應徵公民報名登記表》,發放一本「兵役登記證」。同時,採取辦板報、拉橫幅等形式,突出宣傳兵役法規、徵兵各項優惠政策,努力營造「參軍光榮」的濃厚氛圍。

此外,徵兵工作展開後,該市徵兵辦依據兵役登記統計信息,組織各級兵役機關對有應徵意願的應屆畢業生一對一、面對面講解徵兵政策,切實增強徵兵宣傳針對性和有效性,為高質量完成年度徵兵工作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2012年冬季徵兵工作展開 高校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優待多
    女青年,為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及在校生;普通高等教育五年制大專的應屆畢業生及正在大專階段學習的在校生,2012年高中應屆畢業生畢業後入讀成人教育、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或自考類院校的學生,符合條件的可以徵集。
  • 焦作2018年兵役登記工作啟動 有應徵參軍意願的注意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8~20周歲(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高中文化程度和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18~22周歲(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畢業生,18~24周歲(1994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
  • 國家鼓勵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政策五十問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離校前應在就學學校完成兵役登記和預徵對象確定工作,持《應屆畢業生預徵對象登記表》在冬季徵兵開始前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縣(市、區)徵兵辦公室報名應徵。年底批准入伍。   7. 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要經過哪些程序?
  • 2019河北省女兵應徵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生
    2019全國徵兵(女兵)應徵報名最新通知來了,已經開始報名!有哪些優待政策  升學  1.考研加分  應屆畢業生、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後3年內參加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 優先報名應徵優先體檢政審 應屆大學生參軍優惠多
    記者昨天從省會徵兵宣傳日活動現場了解到,在今冬徵兵時,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優先報名應徵,優先體檢和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入伍後和在優撫政策方面,也享受多項優惠。    院校應屆畢業生在入伍時,一是優先報名應徵。
  • 教育部介紹2009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等工作
    今年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擴大了高校應屆畢業生入伍,今年也是大規模徵集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入伍的第一年。為了方便社會各界尤其是我們大學畢業生,還有他們的家長能夠了解相關的政策,從今天開始的第一周26號到30號,教育部和其他相關部門聯合舉行了「2009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政策網上諮詢周」,今天我們通過新聞發布會繼續向大家介紹相關的政策以及目前進展情況。
  • 有參軍意願適齡青年可以直接報名應徵
    公告中說,瀋陽市年度兵役登記工作已全面展開,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兵役登記時間  按照國家規定,兵役登記工作每年1月1日開始,6月30日之前完成,由縣級兵役機關具體牽頭負責,各鄉鎮(街道)及高校、高中(含中專、職高、技校)完成本轄區、本單位的兵役登記任務。
  • 2020年女兵應徵,6月26日開始報名,高中畢業生和在校生也可參加
    本次女兵應徵共分5個環節:網上報名、初審初檢、體檢考評、政治審查、預定新兵、批准入伍。報名時間:2020年6月26日開始,8月15日結束。 這是廣大應徵考生關注的重點事項,時間千萬不要錯過。應徵對象:18至22周歲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應屆畢業生以及在校生。
  • 衡陽市1040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分批參加定向培養士官體檢
    8月11日,衡陽市1040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在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分批次接受定向培養士官體檢,這是他們邁向軍營的第一步。體檢現場,應徵青年個個朝氣蓬勃,精神抖擻,懷揣著獻身國防事業的宏偉夢想,在徵兵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參加外科、內科、耳鼻喉科、眼科等體檢項目。
  • 應屆生就業政策問答: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須知
    二、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報效祖國  25. 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入伍,這裡的「高校畢業生」如何界定?  指中央部門和地方所屬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應屆畢業生。不包括往屆畢業生及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類學生、各類非學歷教育的學生。  26. 徵兵工作由哪個部門負責?
  • 九江市456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定向培養士官體檢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 記者 王焰)今天(8月18日)上午,我市2020年定向培養士官招生體檢面試工作在市一醫院進行,456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了體檢面試。早上7:30,應徵青年依次進行了面試,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形象氣質、入伍動機、語言表達等。
  •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公告
    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流程1、網上報名:8月15日前,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登錄「全國徵兵網」(www.gfbzb.gov.cn) 進行報名。2、初檢初審:按照兵役機關的統一安排,應徵報名畢業生參加身體初檢、政治初審。初檢初審合格的畢業生擇優確定為預徵對象。
  • 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最新公告來了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公告來了,8月15日前,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登錄「全國徵兵網」進行報名↓↓↓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流程 1. 網上報名:8月15日前,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登錄「全國徵兵網」(www.gfbzb.gov.cn)進行報名。2.
  • 教育部發布2020年大學畢業生應徵入伍公告
    近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公告。公告顯示,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須在8月15日前登錄「全國徵兵網」進行報名。具體流程和優惠政策: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流程1. 網上報名:8月15日前,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登錄「全國徵兵網」(www.gfbzb.gov.cn)進行報名。2. 初檢初審:按照兵役機關的統一安排,應徵報名畢業生參加身體初檢、政治初審。初檢初審合格的畢業生擇優確定為預徵對象。3.
  • 太原市2021年應徵報名通告
    現將2021年應徵報名相關情況通告如下:一、男兵徵集(一)男兵應徵報名對象:高中(含中專、職高、技校)畢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滿18至22周歲(1999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畢業生,年滿18至24周歲。
  • 大學畢業生應徵入伍啦!教育部發布重磅公告
    近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公告。公告顯示,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須在8月15日前登錄「全國徵兵網」進行報名。具體流程和優惠政策: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流程1. 網上報名:8月15日前,有應徵意向的畢業生登錄「全國徵兵網」(www.gfbzb.gov.cn)進行報名。2. 初檢初審:按照兵役機關的統一安排,應徵報名畢業生參加身體初檢、政治初審。初檢初審合格的畢業生擇優確定為預徵對象。3.
  • 衡陽1040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定向培養士官體檢
    昨日,記者從衡陽市徵兵辦獲悉,衡陽1040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已在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分批次完成定向培養士官體檢體檢現場,應徵青年個個朝氣蓬勃,精神抖擻,懷揣著獻身國防事業的宏偉夢想,在徵兵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參加外科、內科、耳鼻喉科、眼科等體檢項目。
  • 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流程和優惠政策公布
    中國甘肅網8月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亞斐)8月1日,省考試院公布了2020年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的流程和優惠政策。據悉,高校畢業生網報時間為8月15日前。普通高校畢業生入伍流程據了解,按照兵役機關的統一安排,應徵報名畢業生參加身體初檢、政治初審。
  • 遼寧19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今年,遼寧應屆高校畢業生29.1萬人,截至7月8日,實現就業19.04萬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省人社廳與省委組織部、教育廳等部門以及省內外高校密切協作,通過加強政策供給、多方聯動、精準服務、強化宣傳等措施,最大限度對衝疫情影響,實現就業率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穩步增長。
  • 遼19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今年,遼寧應屆高校畢業生29.1萬人,截至7月8日,實現就業19.04萬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省人社廳與省委組織部、教育廳等部門以及省內外高校密切協作,通過加強政策供給、多方聯動、精準服務、強化宣傳等措施,最大限度對衝疫情影響,實現就業率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