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早教市場正呈蔓延之勢,不斷擴大。根據企查查的數據,截至2020年5月,全國與早教相關的企業註冊量已達3.7萬家;截至2020年末,早教市場規模初步估計已達3000億元。(1月2日 紅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孩子遠離早教。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也深知拔苗助長的危害。但提前上學或者幼兒園「小學化」 或者參加在線早教,在我們身邊仍時時發生。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了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在0~3周歲幼兒樣本中,有39.9%的孩子參加過早教課程,而在4~6周歲年齡段中,有73.5%參加早教課程。有40.4%的家長選擇早教或者培訓機構的原因是「不想落後於別人家的孩子」。
大量研究已表明,孩子搶學早學的優勢在進入小學幾年內就會消失,而「超前學習」卻擠佔了本該屬於他們的遊玩時間。幼小銜接班等「拔苗助長」式幼兒教育既違背了幼兒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在孩子養成教育的重要階段,最需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的培養。幼小銜接班等,已被教育界定性為拔苗助長。這些「小苗」被「拔」過之後,一生的學習、生活都會遭受其惡果的影響,甚至很多孩子的優秀品質和能力就由於被過早「拔苗」而喪失。事實上,拔苗助長的惡果正在愈來愈多地顯露。
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曾會同中國科普研究所在全國九個省(市)72所中小學進行了一場關於青少年創造性想像力的調研,測評總分為80分,參與調研的孩子們平均得分僅29.97分,未達及格線。
從柏拉圖時代開始,人們就認識到了遊戲在兒童發展中的實際意義。近十年一些著名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立法,如《兒童權利宣言》《兒童權利公約》更是把遊戲與娛樂規定為兒童的基本社會權利。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曾經說過:「遊戲是孩子的生命。」遊戲權是學前兒童受教育權的核心內容,遊戲權的實現有益於幼兒身心各方面發展,對於公民意識和自由精神的養成也具有重要價值。
對於學前教育而言,遊戲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遊戲是學習,遊戲是勞動,遊戲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孩子在玩中探索世界、在玩中發現問題、在玩中學會交往……可以說,只有讓孩子快樂地遊戲,才能讓他們有效地學習。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使他們不可能像中小學生那樣,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和書本知識的學習來獲得發展。寓教育於幼兒的遊戲活動之中,是幼兒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幼兒教育區別於中小學教育的特點。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期待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立即叫停幼小銜接班,同時也管一管在線早教」班,把遊戲權還給幼兒,把家長從教育焦慮中解脫出來,給孩子一個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
來源:紅網
作者:王紅峰
編輯:化定興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1/03/8807273.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