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估了網友的沙雕之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上學,這個詞語可以說和我們的整個人生息息相關,這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
上學,不一定有出息;但是不上學,一定沒出息。
因為上學不單單能夠從中汲取知識,更多是的是從當中得到人生的哲理以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所以上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對於我們自身,其實也影響著整個家庭。
學習好的孩子,更能獲得家長以及老師還有同齡人的關注和喜好。
除了成績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方式也很有效,那就是對於上學的態度。
成績好不好是一方面,但是態度必須端正。
風雨無阻的上學是起碼條件,往往天氣越惡劣,越堅持越能得到家長表揚和老師讚許。
我當年的第一次表揚就是那麼來的。
當時的天氣天寒地凍,白雪紛紛。
本著眾人不去,我獨去的想法,我就從家裡出發了。
在經歷了磕到和滑倒雙重打擊之下,最終我抵達學校,果然不出所料,學校班裡那天就我一個人去了。
平時被認為調皮搗蛋的我,那天被當成了國寶。
一個人享受老師的講課,被班主任帶著和每個老師炫耀:」看看,這就是俺們班的學生」
只不過強中自有強中手,我到今天佩服了一個地方的小學生,那就是俄羅斯。
對於這個民族,我們都戲稱他們為戰鬥民族,倒不是那種貶義。
而是他們的行為有異於正常人,把熊當寵物,動不動就小鳥伏特加。
本來健身很費力的運動,換上他們之後感覺就是速度和機關槍一樣。
而這種行為是有遺傳的。
日前,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小鎮,就有當地的學生在低溫嚴寒天氣下去上學。
要知道當時的氣溫已經下降到降至零下51℃。
而根據當地的規定來看,要氣溫低於零下52℃時,11歲以下的孩子們才可以停課。
所以當地小學生仍需出門上學。
不過身為#世界最冷的人類居住地#,這種氣溫對於當地人來說也不算什麼。
因為最低的時候曾達零下71.2℃。
缺舟:
其實對於這個新聞,我是很感動的,覺得人家冒著嚴寒上學,這種精神值得鼓勵。
本以為會有很多人出現感慨的聲音,但是所謂的出人意料就是那麼來的。
沙雕網友一:羽絨服什麼牌子的。
可以,最強帶貨人,關注點的很是清奇,但又不是無釐頭,往往拋出這個問題之後能夠引發大家的共鳴,從而產生新的理論。
沙雕網友二:很嚴謹了少一度不行。
或許這樣的問法更能符合世人貼給他們的標籤。
沙雕網友三:我不行,廣東人退出群聊
作為我國冬天氣溫比較高的廣東,今天有個朋友和我說九度的時候都不想出門。
強烈的反差讓人忍俊不禁。
沙雕網友四:震驚:小學生在零下51度居然幹這種事
震驚黨拍馬趕到,總會引發一連串的猜想。
沙雕網友五:上學人上學魂,上學人是人上人。
學以致用,滿分
沙雕網友六:「奧伊米亞康」寒極成因:
緯度較高,太陽高度小,冬季日照時間短。
海拔較高,大約2000米。
盆地地形有利於寒冷氣流的堆積,盆地開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氣影響。
深居大路內部,受強冷高壓的控制。
科普黨讓你學識淵博
沙雕網友七:戰鬥民族
總結起來就是沒毛病。
以獨特的角度看問題,也是一種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