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山區首個「教育強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得益於大力踐行現代化教育發展理念,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教育均衡、物質和內涵發展,蕉嶺正實現從傳統教育向現代化教育轉變的歷史跨越。
「同學們,大家看看這題應該怎麼做?做好提交給老師。」這是新鋪鎮中心小學401班上課的一個畫面。同學們正在一臺輕巧的平板電腦上點擊老師推送的練習題並提交答案,一旁的老師也通過平板電腦即時瀏覽學生們的答題情況。利用平板電腦打造智慧課堂,是新鋪鎮中心小學在全市推進教育現代化之際,結合學科「資源包」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推出的創新做法,旨在探究教育教學新模式,提高教學質量。該校新教學設備的投入使用也給教師們帶來新的教學理念。該校老師鄧淑娟說,智慧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教師們也可以實時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即時進行有針對性地補充講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經過一段時間使用,目前學校有平板電腦90多臺,供2個實驗班建設智慧課堂。
除了「智慧課堂」,去年9月,蕉嶺縣特殊教育學校正式開學,首批招收的30名輕、中度智力障礙兒童全部入學就讀,標誌著該縣填補了沒有公辦特殊教育學校的空白。
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學校,總建築面積6800多平方米,內設5間多媒體教室、6間普通教師,言語個訓室、蒙臺梭利教室、舞蹈唱遊室、室內運動康復室等10多個特殊專業功能室應有盡有,還配備了飯堂、學生宿舍、大型運動場等設施。「特殊教育學校不僅保障了特殊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權利,促進了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還加快了教育現代化發展步伐。」該校校長湯瑞芳表示,學校以「補償缺陷,普遍成長,學會生存,適應社會」為目標,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基礎科學文化教育和康復教育,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特殊兒童的學習樂園和健康成長的搖籃。
教育現代化發展成效還體現在蕉嶺學前教育方面。該縣參照省規範化幼兒園標準,投入1200萬元在蕉華園區拆舊新建幼兒園。新幼兒園教學大樓佔地1100平方米,辦公室、教學室、保育室、醫護室、音畫室等一應俱全,還增建了30米塑膠跑道、30平方米沙池和50平方米草地等,校園環境優美。
蕉華中心幼兒園的變化,李梅老師是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她感慨道,「蕉華幼兒園之前是由上世紀70年代末一個工廠改建成的,不僅房屋樓層老舊,設備設施也很落後。拆舊新建後變成一個高端的現代化幼兒園,不管教學環境、教具還是教室裡面的配套設施、師資力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學校「軟硬體」實施的不斷完善和校園環境的不斷優化,只是該縣教育現代化發展成效的一個縮影。接下來,蕉嶺縣將緊緊圍繞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標準,繼續擴大教育優質資源供給,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成果普惠城鄉。
【全媒體記者】黃培強 陳萍
【通訊員】蕉嶺縣委辦新聞組
【作者】 黃培強;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