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IP的65年: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12種形象

2020-12-18 虎嗅APP


根據貓眼票房的數據,於5月31日在中國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截止至6月4日12時,已經獲得了5.26億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上映11天的《阿拉丁》的票房成績。《哥斯拉2:怪獸之王》目前豆瓣評分為6.5分,爛番茄新鮮度39%。Metacritic中媒體均分為48/100,觀眾評分為8.0/10。


《哥斯拉2:怪獸之王》由麥可·道赫蒂執導,是2014年上映的電影《哥斯拉》的續集,也是好萊塢版怪獸宇宙的第三部作品。



從1954年東寶製作第一部怪獸特攝片《哥斯拉》開始,到如今的2019年,《哥斯拉》系列已經走過了65年。在此期間,哥斯拉不僅出現在電影中,同時也出現在視頻、遊戲、小說、漫畫等眾多媒介產品中,在日本國內外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哥斯拉已經成為了日本流行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


哥斯拉的誕生


1954年3月,美國在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環礁上秘密試爆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枚氫彈。日本一艘名為第五福龍丸的遠洋鮪魚船,因在比基尼島環礁遭受美國試爆氫彈所產生的高能放射性降塵,而導致船員死亡,史稱「第五福龍丸事件」。



而在9年前,美國於廣島、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給城市造成巨大打擊的同時,也給當地的平民帶來了滅頂之災。氫彈的威力相當於二戰原子彈的幾千倍,面對這樣的情況,日本國內爆發了激烈的反核武器運動。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東寶電影的製作人田中友幸有了想製作一部具有社會反思性質特攝電影的意圖。而同在東寶的圓谷英二也正想拍攝怪獸題材的電影,在這兩個題材的討論競爭中,東寶電影公司最終決定製作一部核輻射恐龍怪獸電影,這就是《哥斯拉》電影製作的開端。



哥斯拉,日文名ゴジラ,是日文中猩猩和鯨魚的合併縮略詞,猩猩代表著「大力」,鯨魚代表著「巨大」,哥斯拉的形象因而可以理解為受核輻射的猩猩與鯨魚的結合體。


影片中,哥斯拉是受到輻射汙染的海域中產生的一隻身高達50米的恐龍型怪獸,它用其巨大的身軀和從嘴裡發射的白熱光進行大肆的破壞,讓日本本土遭受了重創,人類在它面前顯得渺小而無力。



這部最初的哥斯拉電影,一開始就是對「第五福龍丸事件」的影射還原:


漁船「榮光丸」因不明原因發生了沉沒事故,前往救助的貨輪「備後丸」與大戶島的其他漁船也都陸續遇難沉沒。根據生還船員的證詞,船是遭到了怪物的襲擊而沉沒。同時,劇中的細節也反映了核輻射事件帶來的恐懼和日本戰後民眾的不安情緒:遭到哥斯拉襲擊後滿目瘡痍的東京街道;不斷疏散逃亡無比驚恐的普通百姓;防空洞裡顫抖地注視著核輻射探測儀的避難者等。



最初的哥斯拉是以同人類完全對立的方式出現的,它一味進行著簡單的破壞,最終也以人類打倒哥斯拉作為結尾。哥斯拉是因為氫彈的試爆而出現的,它既是人類大肆核試驗所帶來的「報應」,同時具有如同天災般壓倒性力量的哥斯拉本身,也是核武器極大破壞力和危害的象徵。


在影片的最後,山根博士獨自低語著:「我不認為那隻哥斯拉會是最後一隻。如果再繼續進行氫彈試爆,那隻哥斯拉的同類也許還會在世界某處出現……」在給後續作品埋下伏筆的同時,也清晰地展現了本片的反核試驗主旨。



哥斯拉最初的誕生,是為了警示世人核武器可能帶來的最終報應,也是為了展現核武器對人類生命和環境所造成的巨大傷害。


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12種形象


從哥斯拉IP誕生至今的65年間,哥斯拉系列共有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以及2部3D電影。在這些作品裡,哥斯拉共以12種形象出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1954年11月3日,影史首部《哥斯拉》被搬上了大銀幕。在不同的時期,哥斯拉以各異的形象出現在作品中。大體上來講,在創立初期,哥斯拉是與人類相對立的存在,與人類產生了很多的矛盾衝突,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昭和系列中的哥斯拉被塑造成了一種「怪獸明星」的形象。通過讓哥斯拉與各種各樣的敵人對戰,展現哥斯拉的力量和能力,更多以戰鬥為核心,同時也一定程度表現了環境汙染等現實問題。在昭和末期,哥斯拉逐漸開始成為了維護自然秩序的「正義怪獸」形象,並且為了吸引較低齡的觀眾,一些作品中也加入了取悅這部分觀眾的有趣情節。



平成年代的哥斯拉基本告別了「正義怪獸」的設定,會和人類以及魔斯拉這樣維護人類的怪獸戰鬥,但更多的還是類似於「怪獸明星」的形象。90年代左右,哥斯拉重新回歸了最初破壞者的形象,為現代人類帶來壓倒性無力感的天災。



新世紀,哥斯拉更像是一種強大的自然現象,它以一種獨立生物的形象存在,有自己的想法,既會為了維護環境的平衡而幫助人類與怪獸戰鬥,也會在行動過程中給人類造成損失,並沒有明顯的正邪傾向表現。



由Netflix出資、虛淵玄編劇的動畫三部曲,則把視點從「怪獸」身上移開,將人類文明中的種種抉擇作為探討主旨。



在動畫系列作品中,哥斯拉是類似於「人類敵人」和「星球意志」的結合體,人類要打倒它以奪回人類的尊嚴。



特攝拍攝方法和電腦CG特效製作


1954年版《哥斯拉》作為第一部哥斯拉作品,除了帶來了這個長久而經典的IP,還有一個極為重大的貢獻,那就是開創了怪獸特攝片的拍法。



特攝的日文為「特撮」,即「特殊攝影」,主要是利用皮套道具服和等比例的微縮模型來製作出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超自然事物。同時,特攝也是一個日本名詞和電影類型,指運用了特殊攝影技術以及部分特殊合成而拍成的影片。


特攝片在二戰之前就是日本的國策電影,1937年日本就進行了特攝時代劇的拍攝。1954年版的哥斯拉是第一部怪獸特攝電影,在片場,車輛、樓房、樹木等都以微縮模型的形式展現。



手冢勝己、中島春雄兩位飾演哥斯拉的演員,交替穿上重達63公斤的哥斯拉皮套,破壞小型模型,從而拍攝出展現哥斯拉巨大破壞力的畫面。



《哥斯拉》所開啟的怪獸特攝片先河,不僅催生了之後的奧特曼、假面騎士等知名IP的誕生,其領先歐美流行的定格拍攝手法,例如穿上道具服扮演怪物等也對西方電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歐美也開始流行皮套和等比例微縮模型拍攝,史匹柏、蒂姆·伯頓等大師都深受日本特攝的影響,在各類好萊塢大片中將其加以學習運用。



1992年,財大氣粗的索尼影業向日本東寶株式會社購買了哥斯拉的電影改編權。1998年5月19日,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哥斯拉》上映。這部影片不同於特攝片,是首次以電腦CG特效來呈現哥斯拉龐大的身軀。



比起廉價的特攝拍攝法,電腦CG特效製作無疑會更燒錢。有一種說法:如果說特攝一分鐘燒100萬日元的話,特效一分鐘就燒100萬美元。本作光是搭建布景所用木材就足以建造50所住房,使用的鋼材也足有30噸重,影片的製作成本達到了1.3億美元。


不過,更為燒錢的電腦CG特效,也讓哥斯拉的動作更為流暢鮮活,在打鬥場景的表現上也給觀眾帶來了更為震撼的觀感,更加符合當今主流電影觀眾的觀影需求。


IP的重啟與電影宇宙的構建


自2004年《哥斯拉:最後戰役》上映後,東寶發表了以後十年不再製作哥斯拉電影的宣言,並且拆卸了眾多哥斯拉電影製作海洋場景時所用的泳池。2004年北村龍平導演在執導《哥斯拉:最後戰役》時,稱此片將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但在12年之後的2016年,東寶株式會社製作和發行了由庵野秀明、樋口真嗣共同導演的《新·哥斯拉》。



《新·哥斯拉》誕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2014美版《哥斯拉》票房的影響。2014美版《哥斯拉》獲得了5.29億美元的總票房,實現了上千萬美元的盈利。看到了美版《哥斯拉》的成功,覺得有利可圖的東寶重啟了哥斯拉這一經典IP。東寶找來了經典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監督、日本知名導演庵野秀明擔任《新·哥斯拉》的編劇及導演,更有多達328名影視圈的專業人士參與了演出。



與日本以往的「哥斯拉系列」有所不同的是,片中的哥斯拉形象完全採用CG劇作。同時,為滿足日本人的特攝情懷,《新·哥斯拉》中的哥斯拉雖由CG特效完成,卻也特意做出了特攝皮套的質感。這部東寶重啟哥斯拉IP的電影作品最終獲得了82.5億日元的票房,並斬獲日本電影學院七項大獎。雖然在國外的表現一般,但是《新·哥斯拉》依然可以說獲得了成功。



正在上映中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不僅僅是2014年美版《哥斯拉》的續集,同時也是傳奇影業怪獸電影宇宙中重要的一環。2015年10月15日,傳奇影業就正式宣布「哥斯拉」和「金剛」將在銀幕上展開對戰,這部定名為《哥斯拉大戰金剛》的電影將於2020年上映。《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哥斯拉2:怪獸之王》《哥斯拉大戰金剛》四部影片將架構起全新的怪獸電影宇宙。



構建電影宇宙並非一件易事。曾經窮到賣IP的漫威,通過《鋼鐵俠》孤注一擲換來的巨大成功,在十多年的時間內一步步將超級英雄們逐個收回,謹慎而有計劃地將超級英雄們加入漫威電影宇宙,最終迎來了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的完美收官——《復仇者聯盟4》。



傳奇影業構建怪獸電影宇宙的意圖很早就有所顯露,在《金剛:骷髏島》中,《哥斯拉2》裡有重要作用的「帝王計劃」就有出現,影片結尾的那句「金剛並不是唯一的王者」,也暗示了傳奇影業構建怪獸電影宇宙的意圖。



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提到「目前發現的怪獸有17種,還在增加」,雖然哥斯拉打敗了當前的最強對手基多拉,也讓這些怪獸向它臣服,但在之後也可能會出現更為強大的怪獸與哥斯拉對戰,《哥斯拉大戰金剛》或許不會是怪獸電影宇宙的結局之作。



想創立一個長盛的系列IP,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傳奇影業將如何一步步構造怪獸電影宇宙,值得我們去期待,也值得我們去深度研究。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從此改寫了電影史,它擁有了一堆耀眼的頭銜——「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電影」、「世界首部發行原聲音樂的電影」、「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層次攝影機拍攝的動畫」以及「世界首部舉行隆重首映式的動畫電影」。自此,迪斯尼的動畫王國奠定了在業界的龍頭地位!該片在1998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本世紀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曾獲得「奧斯卡特別成就獎」及數項奧斯卡提名。
  • 2011年全球二十部你不可不知的動畫電影
    時光網特稿 2010年是動畫電影無比風光的一年。《玩具總動員3》不僅創造了世界動畫電影票房新紀錄,還擊敗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盜夢空間》等片,成功登頂北美票房年度冠軍寶座。在北美市場,年終排名前10的影片中有4部是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動畫電影也是風生水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喜羊羊與灰太狼2》創造了中國動畫電影票房過億的神話。
  • 《哥斯拉》新作系列電影開通官方微博第一部已定檔,你期待嗎
    近日《哥斯拉》3D動畫電影第三部終曲即將在日本本土上映,但是小編發現《哥斯拉》3D動畫電影悄悄在新浪微博開通了官方微博,並且宣布了本系列的三部曲也會在中國上映,已定檔為9月21日。時隔一年這部2017年11月在日本本土上映的《哥斯拉》3D動畫電影的第一部《哥斯拉·怪獸行星》終於登陸了中國院線,這次的定檔真的是十分突然和迅速,8月份開微博,九月份就能看到這部電影。
  • 四十年前最震撼的5部災難片,部部都是經典!
    之前我們已經分三期,推薦過1990年~2019年的三十部災難片了,在以往的推薦中,我們都是每十年推薦10部災難片。>不過災難片本就屬於電影中一個較小的類型片,限於技術水平1990年以前拍攝的災難片更是非常少,最後我們只精選出了5部電影進行推薦。
  • 從企鵝影視參投的《威比斯達》,看中國特攝片的路還有多遠-虎嗅網
    2006年是中國特攝元年。這一年,00後剛好到了4-6歲的兒童時期,也成為子供向動畫的主要收視群體。自《喜羊羊與灰太狼》開始,子供向題材國產動畫開始進入主流社會輿論,並引起廣泛討論。但話又說回來,「喜羊羊」、「熊出沒」之流,雖然在動畫藝術上毫無建樹可言,但至少保留了中國動畫最後一點活力和市場規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夾縫生存的中國特攝片在市場徹底對中國動畫徹底失去信心的時候,中國特攝,作為動畫和真人電視劇的混合體,在夾縫中慢慢發芽,又迅速殞滅。
  • 兩部日片撞期,12部引進破紀錄!日本緣何成為批片新寵?
    2015年僅僅引進了兩部日片,但《哆啦A夢:伴我同行》卻意外以摧枯拉朽之勢收穫5.3億票房。這一刺激加之「限韓令」又起,審時度勢的片商們開始瞄向日片,2016年日片引進數陡然攀升至11部,到了2017年雖然只有9部,但多了日本演員加入的合拍性質《妖貓傳》與《追捕》。
  • 28部影片扎堆上映 7部動畫片競爭激烈
    在平淡的2013年12月過後,賀歲檔再也不甘寂寞,各類影片蜂擁而至,將在本月交戰。  今日影市就有《救火英雄》、《聖杯神器:骸骨之城》和《對不起,我愛你》三部新片上映。  據《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與2013年12月份大片平均分配檔期相比,1月顯然要擁擠得多,3部影片撞在同一天的現象並不鮮見,5部,甚至高達8部影片同天上映,讓很多院線也表示撓頭。
  • 精心盤點10部經典日本動畫電影,你看過幾部?
    有的人說 「日本的動漫可以與好萊塢電影匹敵」。事實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量,還是質上,日本動漫都已經到了獨步武林的地步。今天小編就帶各位一起來重溫10部經典日本動漫電影吧!1.在IMDb Top 250 全球佳片榜,穩居第29位,是排名最高的動畫長片。宮崎駿沒有迪斯尼那麼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2005年,他還堅持用手工繪畫而不是電腦繪圖來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用什麼去打動別人。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形象。2.
  • 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萊塢動畫電影
    而曾一度被視為皮克斯最大競爭對手的夢工廠動畫接連推出了兩部「幼兒題材」動畫電影《寶貝老闆》和《內褲隊長》,雖然評價頗佳,可惜均沒能在內地電影院裡與觀眾見面。索尼動畫依舊佔據數量優勢,蟄伏一年之久的迪士尼動畫推出有史以來第二部劇場動畫續集,粉絲們期待了十幾年的皮克斯續集動畫也終於即將與大家見面,華納則繼續致力於原創動畫和超級英雄動畫,照明娛樂一招吃到老還是走怪趣賣萌的路子,此外,還有其他獨立動畫也各有各的絕活。 那麼,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究竟有哪些呢?
  • 《無敵破壞王》之後,最值得期待的6部動畫電影!
    動畫電影絕不是只有小孩才看的低齡化電影,他們也是光影藝術的一種表達!有笑有淚的《無敵破壞王2》之後,是否感覺動畫電影還沒有看夠?好消息是接下來半年時間裡一共有6部值得期待的動畫電影!馴龍高手3上映時間:2019年2月22日雖然不知道為何片商要選擇一個如此之二的日子上映《馴龍高手3》,但是對於這部已經拍到第三部的馴龍故事,筆者還是很買帳的,不可否認《馴龍高手》系列的劇情非常簡單而沒有新意,但是在《馴龍高手2》落幕之後,筆者卻忽然擔憂起會不會沒有了續作
  • 80年代的冷門兒童動畫(特攝)片佳作
    九零和零零後的朋友可能會以為改革開放之初,動畫資源不如現在網絡來得豐富。但情況並非如此,雖然現在的網絡發達,但是資源在某些方面卻不見得比當年富於多樣性。當時國內引進的動畫片非常多,歐美的,日本的,特別是九十年代初我國和日本剛籤署了很多協議,屬於蜜月期,隨之而來的便是娛樂文化上的繁榮共享。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和動畫作品得以進入我們視野。
  •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首發 26部動畫電影亮相動漫節
    作為國內唯一致力於動畫電影產學研用相融合的重要文獻,《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一直緊跟動畫市場發展態勢,深入動畫產業實踐,自2014年出版第一部以來,就受到了眾多業界、學界專家的高度讚揚。  聚影匯創始人,《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主編朱玉卿代表編委會發布了2017年中國動畫電影產業數據: 2017年共有52部中外動畫影片進入中國城市主流院線,共放映 1013.4萬場,觀影人次達1.43億,產出票房超47.2億元。其中國產動畫影片上映新片30部,累計放映場次278.1萬場,觀影人次4006.8萬人,實現票房收入13.03億元。
  • 23部動畫電影大戰暑期檔,你看好哪部?
    2015年7月,《大聖歸來》國內上映,創下了9.56億元票房,打破了「動畫電影就是給兒童看的」的固有印象。然而,近四年過去,引領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的仍是低幼向作品。2015-2018 年 14 部票房過億國產動畫電影作品,9部為低幼向續作, 8部擁有大量動畫劇集持續播出,有較為長久、牢固的電視收視群體。
  • 12部動畫電影扎堆春節檔 國產動畫今年表現不俗
    春節檔動畫電影扎堆上映,進口VS中國製造   時光網訊 春節檔前後,已知有12部動畫片扎堆上映,其中國產動畫7部,進口動畫5部。   雖然國產動畫多因「製作粗糙、內容幼稚」被詬病,但在市場上,表現大都不俗。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12月15日,票房過2000萬的國產電影約60部,其中國產動畫10部,佔比近17%。其中,《喜羊羊與灰太狼5》票房超過1.2億,擠入年度票房榜前25。
  • 2019最值得期待的5部動畫真人電影:不僅獅子王,這4部也不容錯過
    獅子王「辛巴」,作為無數80、90後兒時最愛的動畫經典形象之一,如今長大後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真人版,感覺還真是很不一樣。尤其先導預告片中大量對於原版動畫的致敬鏡頭,更是將這種回憶殺引向高潮。僅在《獅子王》上映之前,其實早有《大黃蜂》所「領隊」的4部童年動畫改編真人電影,先一步上映。準備好了,2019最強回憶殺即將來襲!
  • 數讀2020:243部網絡動畫備案,112部過審 | 雷報
    至此,2020年1-11月網絡動畫備案數量分別為12部、19部、23部、13部、28部、22部、15部、21部、26部、33部、31部,共計243部,總集數逾5000。 自2019年2月實行重點網絡影視劇雙備案新規起,網絡影視劇需經歷開始製作前的「規劃備案」和成片上線前的「上線備案」兩次公示。
  • 2013年全球二十五部你不可不知的動畫電影
    時光網特稿 2013年世界動畫電影絕不是美國大片一枝獨秀了,以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和常年鼓勵跨國合拍的歐洲,都有令人期待的作品問世。其中,日本動畫電影可謂迎來了一個大年,全年不僅有近50部動畫電影上映,更是有宮崎駿、高畑勳、新海誠等名家同時推出新作的壯觀場面出現。  美國方面,《瘋狂原始人》、《森林戰士》、《怪獸大學》、《飛機總動員》等早早就列入了人動畫迷的必看名單。
  • 第三部總是最差的?這10部動畫電影表示不服
    在《玩具總動員2》公映11年之後,眾所期待的《玩具總動員3》終于于2010年6月與大家見面。和引領潮流、開創電腦動畫新時代的前兩部一樣,《玩具總動員3》在技術方面同樣具有前瞻性,不僅3D效果絕佳,採用迪士尼數字3D、RealD和IMAX 3D格式放映,也是第一部使用杜比環繞7.1音響格式發行的電影。至於影片本身,《玩具總動員3》與前兩部電影一樣,獲得了廣泛的讚譽,配音、基調、劇本、幽默、動畫和蘭迪·紐曼的配樂,各方面都大獲好評。
  • 這5部適合成人觀看的國產動畫電影,你看過幾部?
    之前跟大家聊過一些國產動畫電影,包括:【秦時明月之龍騰四海】、【小門神】、【鍾馗傳奇】、【十萬個冷笑話】等。今天,我為大家推薦5部非常適合成人觀看的動畫電影!2011年7月8日(第一部)《十萬火急》 ;2013年5月31日(第二部)《大戰元泱界》 ;2014年10月1日(第三部)《戰神崛起》。
  • 科技史上12月28日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國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館,用活動電影機舉行首次放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被認為標誌著電影的誕生。盧米埃爾作為一名傑出的攝影師,擅長快速攝影,並發明了既是攝影機又是放映機和洗映機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