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二郎神三尖兩刃刀的實戰:真如電影《師父》裡那麼不堪一擊?

2020-12-20 冷兵器研究所

說到三尖兩刃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神話傳說裡鼎鼎大名的二郎神楊戩。不過這件兵器在二郎神手裡劈山救母,力鬥孫悟空,跟金箍棒對砍對劈,不相上下,也算是神兵利器了。神話傳說按下不表,且說現實中的三尖兩刃刀。

▲宋代《武經總要》裡「刀八色」中的掉刀

三尖兩刃刀的來源基本就是從武經總要的掉刀發展而來,從上圖可以看到從宋代的掉刀變遷到明代的三尖兩刃刀的痕跡。至於宋代的掉刀能否再往前追到唐代陌刀,這個筆者就不敢隨意附和了。

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三尖兩刃刀源自雙手刀,為了增大力矩、提高劈砍效果,逐步將雙手柄加長為長柄。加長了力矩後,刀身縮短變粗,以降低武器磕碰折斷的風險,於是形成了雙刃帶尖的掉刀風格。之後再對刀尖結構進行變化,形成了今天我們見到的三尖兩刃刀。

▲最近的一次三尖兩刃刀在武打片中出場,應該是徐浩峰的《師父》

▲徐浩峰《師父》中巷戰,八斬刀打敗了三尖兩刃刀

那麼三尖兩刃刀在武術實戰中是個什麼路數呢?是不是如演義故事裡吹得天花亂墜,能劈能砍,能鎖能刺?還是幹啥啥不行,砍不如偃月刀,鎖拿不如叉钂,刺不如槍呢?

先說筆者個人的結論:三尖兩刃刀是一種給中下級步兵軍官、民間保鏢武師用於步戰的武器。主要用於小集群的步兵交戰或者步騎混戰。

1. 三尖兩刃刀是一件長柄的重兵器

實戰用的三尖兩刃刀中間有厚厚的一道刀脊,向兩側形成鋒刃,這樣在砍劈和捅刺的時候才不容易折斷,一般情況下,三尖兩刃刀的全長不超過兩米三。根據槓桿原理可知,越長的東西使起來,人越要有足夠的力量和技巧去克服越來越大的轉動慣性。寬大的刀頭重量則在2至4公斤,劈砍起來威力如同長柄戰斧一般。總的來說,這是一件靠動能揮砍劈砸的長柄重兵器,並沒有大家所期待的那麼靈動。

一部分三尖兩刃刀的柄進一步縮短,全長降到一米八以下,但是刃進一步加長,更像是一件雙手兵器。持握的時候,前手要一直握到刀頭的護手盤處,這樣就放棄了長柄兵器的長度優勢而轉化成了雙手合力的槓桿優勢。優點是能做出更靈活的動作,變招更加容易,缺點是喪失了長度的同時由於槓桿縮短,砍劈的力量也下降了。

2. 從傳統武術的三尖兩刃刀練習套路反推它的實戰應用方式(一對一步戰、對抗刀盾、對抗集群長槍、對抗騎兵、破甲)

三尖兩刃刀這一兵器,在民間傳統武術練習者手中仍有傳承,所有的流傳套路均只限於步戰,未見騎戰使用方式。其練習套路大同小異,多數公之於眾的練習套路都是自春秋大刀套路。在練習中大量進行左右舞花、闖刀過頂之類熟悉刀性的動作,這些動作均不能用於實戰。

首先,從練習套路和武器來說,三尖兩刃刀並不適用於騎戰。騎兵慣用的長槍、雙頭槍、馬刀、鐵鐧、骨朵這些騎戰兵器與三尖兩刃刀相比,不是比它長,就是比它靈活。三尖兩刃刀論長度,比不過對方的長槍,抵近了又不如單手的馬刀、鐵鐧、骨朵來得靈活。這些武器在馬戰時可以藉助馬速增加武器的威力來破甲,所以三尖兩刃刀雙手使用的優點也不明顯。兩馬相遇過馬一刀,三尖兩刃刀刀刃和刀尖多變的招數套路也幾乎沒有施展的餘地,跟關公大刀一樣只能劈砍。馬戰的時候與其使用這個,還不如使用長槍或者馬刀。所以儘管演義小說裡有許多將領使用三尖兩刃刀,但是筆者仍然把它看做一件步兵軍官用的武器。

說是步兵軍官用,因為三尖兩刃刀打制的價格比普通的長槍、腰刀要昂貴很多,如果刀杆採用積竹木柲甚至積竹鐵柲(鐵桿芯),則製作價格進一步上升,小兵是用不起的。而且三尖兩刃刀對運用技巧要求更高,接下來我們就從傳統武術的練習套路中反推它的運用技巧。

1)舞刀花,在套路中,我們都會看到把它在身體兩側舞成一個個圓圈的舞花動作,這個動作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力量和對刀走勢的控制,熟悉武器,在實戰中這麼舞僅有嚇阻對手的作用。

如果按照套路來解釋,舞刀花動作實戰中用法應該是先揮刀頭砍,然後反揮起一個半圓,用杆末的刀鐏打或者捅向對手,這和歐洲人的短戟是一個用法。但是實戰中這麼用等於放棄了自己的長度優勢和力量優勢,一旦對手搶進門來,就立即陷入守不能守、打不能打的境地。

▲《師父》片中三尖兩刃刀刀頭被鎖,用刀鐏擊打,反被搶進門內打掉武器的視頻

2)劈砍,在套路中幾乎所有的回刀動作後面都是接的劈砍動作,這也是三尖兩刃刀主要的殺傷手段。因為刀頭形制的原因,刀頭的重心比雙手帶、雙手劍等更靠近武器尖端,遠離雙手,劈砍的槓桿力度更大,同時外翻的兩側刀尖可以集中力量貫穿對手的鎧甲。從宋代以來,兩側刀尖逐步外翻,說明這一設計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可以有效地增加武器的威力。

在三尖兩刃刀的武術練習套路裡,劈砍是和回刀動作結合的,這意味著三尖兩刃刀的使用方式與長杆大刀的大開大合掄圓了迎頭就砍有所區別。

三尖兩刃刀的實戰架子裡,要求拿刀守住中門,刀不輕揮。因為刀頭重,槓桿力矩大,一旦中門失守回手慢了,對手闖進中門,再想抵擋就很困難。從練習套路上看,三尖刀的劈砍運動軌跡多為橫八字的揮刀和上下用力的揮砍結合。我們認為,這是過去的武師從撥打對手武器並快速回刀用另一側刃砍殺對手的戰術意圖出發,制定的這些練習套路。這些套路展現出來的攻擊手段多為撥打後的短促劈砍,劈砍的同時要向身體側前方進步。如果是退步的劈砍,則劈砍的動作會相對大一些。

同時有1.自下而上用另一側刀刃反挑;2.劈砍後縮手收刀用外側刀尖拖割;3. 劈砍後低位撥砍對手膝蓋以上三種動作。這三種動作在進步攻擊的時候卻是沒有看到的,我們認為這些技術動作體現了傳統武術套路敗中求勝,在劈砍落空對手反擊的時候合拍反打的戰術意圖。在實戰中這,些技術動作能否發揮設計者的本來目的,則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不能一概而論。

3) 捅刺,三尖兩刃刀的起手架子與雙手劍和長柄刀不同。後二者的起手,往往是將刀劍回收,以蓄力增加砍劈運動距離來給武器加速,獲得更好的砍劈效果。而三尖兩刃刀的起手架子更接近於短矛,要求三尖合一,刀尖、腳尖、鼻尖對正對手。與短矛的區別是,矛槍一般要求後手不露把,後手管槍。要槍根抵手心,發力推槍和抖槍時更好用力,而三尖兩刃刀的套路中並不強制要求這麼做。三尖兩刃刀的捅刺動作,練習套路裡常見的有滑把推刀和龍翻身。滑把推刀顧名思義,先在砍劈動作裡把後手握到刀杆末端,前手在砍劈動作末定住方向,突然推刀前伸,而在滑把推刀的動作後必接一個退步反擊的動作,也是體現了一擊不中跳出圈外再尋戰機的戰術思想。

龍翻身的技術動作主要是扛打結合。無論是左右龍翻身還是雲龍翻身,都是先用刀接打對手兵器,然後人刀合一進步刺殺對手。與滑把推刀不同,龍翻身要求雙手牢固持握武器,在套路練習中不允許兵器晃動和握手鬆懈,體現的是堅決磕開對手防禦果斷進攻的意圖。左右龍翻身意味著做一個交叉將對手的武器滑開或隔在外側,進步刺殺。雲龍翻身則代表將三尖兩刃刀整體舉過頭頂將對手上劈下來的武器格架,然後前手略收,後手舉高,如同雲中龍向下探爪一樣弓步斜向下前刺對手頭頸胸腹部,然後再接轉腕的左右撥砍和揮砍。

總之,三尖兩刃刀的思路和西方的戰戟是有類似的。在長矛陣掩護下,使用者可以填補缺口,可以率先衝鋒打開對面的缺口,所以三尖兩刃刀是中下層步兵軍官使用的武器。在保鏢、武師裡也能得到運用。

在船上、在巷戰中、在小集團交戰中這東西都比長矛要來得靈活,又能在長度和力量上克制刀劍。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soongone,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二郎神的武器是活的,三尖兩刃刀與金箍棒同等級絕不是吹出來的
    二郎神的武器是活的,三尖兩刃刀與金箍棒同等級絕不是吹出來的三尖兩刃刀是二郎神的成名兵器,也是二郎神的本命兵器,雖然書中記載的不多,但作為二郎顯聖真君的本命兵器肯定不會是凡品。影視劇中的二郎神手中的三尖兩刃刀是由原本是天庭凌霄寶殿內的三頭蛟龍。三頭蛟龍常年盤踞於凌霄寶殿之上,守護靈霄寶殿,但天長日久三通蛟龍起了偷下凡間的欲望。受欲望的驅使三頭蛟龍偷盜天庭的龍珠下界。被楊戩收服後化作了楊戩的武器。但實際上三尖兩刃刀,第一次出現是在封神演藝中才被提及。
  • 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曾劈山救母的二郎神到底姓啥?
    《封神演義》中的二郎神則是助武王伐紂,有勇有謀的道童,而他在與紂王部下鬥勇的時候,也充分表現出他的智慧。《聊齋志異·席方平》中講述席方平的父親被陰間貪贓枉法的閻王所害,席方平上天界向二郎神伸冤,這也表現出二郎神的正義,之後,二郎神反而成為了司法天神,專門捉拿妖魔鬼怪的一個人物。
  • 古代使用三尖兩刃刀的名將有哪些?
    三尖刀似雪,渾赤馬如龍。體掛連環鐵鎧,戰袍風颭猩紅,雕青鐫玉更玲瓏。」古代兵器,紀靈的兵器,重五十斤,又稱三尖兩刃刀。那紀靈乃山東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 三尖兩刃刀」後來,關羽出馬與紀靈大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不過邪門的是,能與關羽大戰,不分勝負的紀靈,一遇到張飛,張飛更不打話,直取紀靈。鬥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另外趙雲在長阪坡遇到曹洪的部將晏明,「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
  • 封神裡的二郎神為什麼被配上三尖兩刃刀這樣的異形兵器
    至於這位大神降妖除魔的事跡雖然不少,但最初並沒有提到他用什麼趁手的兵器,直到明朝後期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流傳後,書中提到他用的是一把三尖兩刃刀,這才讓這種說法成了定論,並從此和二郎神結合起來,而正是在此書中,才把二郎神的名字定為楊戩。現在出版的《封神演義》多把其作者署名為許仲琳,我此前曾發文說過這種說法並不靠譜,以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確認該書的作者。
  • 二郎神為何叫這個名字,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嗎?真有個兄弟叫大郎?
    在天上的眾位神仙中,有一位比較特殊,他在《西遊記》中也出現過,但並不是主角,不過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一位大神,他就是二郎神,提到這個名字我們不由得生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二郎神這個名字是不是在家中排行老二的緣故,要不然為何叫二郎呢?他的上面是不是還有個大郎?
  •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和《封神榜》中的楊戩,是同一個神仙嗎?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一開始,託塔天王李靖,去捉拿孫悟空,巨靈神,和孫悟空大戰,沒幾個回合,被孫悟空打敗了,哪吒三太子,是託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個兒子,他三頭六臂,手持火箭槍,腳蹬風火輪,三太子的本事,比巨靈神大多了,和孫悟空打了幾十個,不分勝負,哪吒後來變成三頭六臂,孫悟空,拔了根毫毛一吹
  • 《二郎神楊戩》橫店開機 縱目少年劈山救母成一代戰神
    有這樣一位少年,他屬於人神兩界,既是賢者亦為戰士,他縱目三眼,手持三尖兩刃槍,牽一哮天犬,可以變化成三頭六臂,他就是二郎神楊戩。由知名演員張睿主演,老戲骨趙亮傾情出演的古裝玄幻電影《二郎神楊戩》在橫店開機。  為了拯救母親和蒼生,楊戩即將踏上徵程,一代戰神即將誕生,又有怎樣新的傳奇被書寫?
  • 清源妙道真君——楊戩「二郎神」
    玉帝御妹為楊書生先後生下了三個孩子,其中的二郎就是楊戩。三妹則沒名字,名為是華山三聖母。玉帝知道妹子私自下凡十分震怒,便將妹妹壓在了桃山之下受苦。楊戩自幼便本領不凡待楊戩長到十七歲,已經是勇無可擋,曾經在二郎山中幹掉了八個危害人間的妖怪,這就是"力誅八怪"的由來。於是他持了一把開山斧,力劈桃山,救出了被壓在山下受難的母親。
  • 二郎神母親和孫悟空有仇?外甥不叫沉香,最擅長治水!
    梅山七結義、劈桃山救母還有寶蓮燈沉香的故事家喻戶曉;手持三尖兩刃神槍,灌江口聽調不聽宣,鬥法力壓孫悟空的天庭戰神形象深入人心;就連他身邊的那條黑狗——哮天犬,也是大名鼎鼎。二郎神01 哪個愛打架嘛,治水才是最愛關於二郎神的傳說有很多,但最早應該是起源於四川的灌縣一帶。
  • 二郎神楊戩是玉帝親外甥,為什麼寧願在灌江口住著也不到天庭任職...
    說到二郎神楊戩,相信許多朋友都不陌生。無論是在《封神演義》、《西遊記》還是《寶蓮燈》之中,都有他的身影。二郎神本領高強,有三隻眼,一柄三尖兩刃刀,還有一隻哮天犬。他是玉帝的親外甥,但是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和部下駐守在灌江口,對玉帝的聖旨更是「聽調不聽宣」,那麼二郎神和玉帝有什麼恩怨呢?是什麼事情弄得他和玉帝的關係這麼僵呢?就聽行者來給您講講有關於二郎神的傳說吧!
  • 《師父》裡的武術實用嗎?
    他最先以其《逝去的武林》一書開了中國武俠紀實文學的風氣,其後又出版了多部武俠小說,其中《道士下山》被陳凱歌拍成電影。筆者想以他2011年的電影《倭寇的蹤跡》為主,附帶著涉及一些《師父》的內容,談一談他的武俠電影中對武術表現的真實性。徐浩峰武俠片在武術指導上最大的追求,就是寫實,不搞特技,堅持表現實戰,然而這談何容易。實戰的技法一般是不好看的。
  • 民間傳說|圓魚精興妖作怪 二郎神彈打三座碑
    就在大夥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治服圓魚精的時候,有人說道:「在羊鼻子汀山尖上修座龍王廟,請龍王來管住它。」聽到這裡,又有人站出來反對說:「不行!龍王和圓魚精都是水族鄰居。圓魚精在石河裡興妖作怪這麼多年。它知道!它們是一樣的!」百姓們商量來商量去,最後說:「要不,咱們就請二郎神楊戩吧!他本領大,會七十三變,專為老百姓降妖除怪。妖魔鬼怪都怕他。」
  • 神話故事中劈山救母的人,是二郎神楊戩還是他外甥沉香?漲知識了
    神話故事中劈山救母的人,是二郎神楊戩還是他外甥沉香?漲知識了中國的神話體系並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多種宗教雜合而成的。而在諸多傳說之中,有兩個人全部都劈山救母過,最早的先是二郎神,畢竟二郎神是沉香的舅舅,但是後來也就多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 二郎神楊戩一生幹了六件大事,四件都甩孫悟空幾條街
    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椶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劈山救母大家都知道。孫悟空見了二郎神就揭短,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就是你吧。
  • 二郎神楊戩為什麼能壓制孫悟空?他們差的不是一點點!
    西遊中孫悟空的名號比二郎神楊戩要響亮得多,但因他們兩個太過相似,經常被放在一起作比較,一個是齊天大聖,一個是真君小聖,那麼論單打獨鬥誰會更勝一籌?我們先來看一下二郎神出場時的情形。孫悟空敗了十萬天兵,又將木吒踢到了玉帝那裡去告狀,玉帝顯得無可奈何,恰好此時觀音在場,觀音便說:「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
  • 解析二郎神楊戩的八九玄功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是同一種功法嗎
    特別是在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擒拿妖猴的時候,觀音菩薩保舉二郎神楊戩前去捉拿妖猴,楊戩和孫悟空各種手段齊出,最精彩的是變化之術,在菩提老祖那孫悟空學會了地煞七十二般變化,二郎神楊戩在其師父玉鼎真人那也學得道教神功「八九玄功」這也是一種變化之術,道教的八九也就是相乘七十二的意思,如此看來孫悟空和楊戩學得是同一種功法嗎?
  • 二郎神是誰?蹺二郎腿真的和二郎神有關係嗎?
    一手牽著哮天犬,一手握著三尖刀,二郎神那天眼一開,便可看盡六道輪迴。說起二郎神,我們腦海中不僅會想到孫悟空,還會想到哮天犬。但關於二郎神,我們依然一頭霧水,二郎神究竟是誰?為什麼沒有大郎神?我們今天蹺的「二郎腿」跟二郎神有關係嗎?
  • 西遊記裡有個人,天生具有天眼,不是二郎神!
    西遊記裡有個人,天生具有天眼,不是二郎神!姜子認為,《西遊記》裡真正有天眼的人,不是二郎神,而是孫悟空。孫悟空剛出世的時候,就能夠【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驚動九天裡的玉帝。眾天仙會聚靈霄寶殿,隔著那麼遠的距離,都能看到花果山上孫悟空眼睛裡的焰焰金光,可見孫悟空的眼睛有多厲害。孫悟空的眼睛,生來就有金光,而且一直保持著金光焰焰的狀態,直到孫悟空吃了人間的水食,金光才潛息。說到潛息,自然是說孫悟空的天眼神通隱藏起來了,不那麼容易被別人發現了。至於二郎神,無論是《西遊記》裡的二郎神,還是《封神演義》裡的二郎神,都沒有第三隻眼(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