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傳統木吉他,保存環境中要講究溫度和溼度。碳纖維複合材料吉他的出現給樂器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種新材料製作出來的吉他不僅對溫度與溼度的變化有更高的抗性,更帶來了頻段更廣更洪亮的聲音。36氪最近接觸到的新材料吉他 LAVA ME正是一款碳纖維複合材料 AirSonic 製作而成的。LAVA ME 的設計公司拿火音樂希望借新材料樂器帶來音樂行業的變革。
2015年,拿火音樂首款產品LAVA GUITAR上線;2017 年,發布了一體成型的碳纖吉他LAVA ME;2019 年,推出瞄準專業市場的吉他款型LAVA ME PRO ,隨後又延展至尤克裡裡 LAVA U ,斬獲 2019 年雙十一尤克裡裡銷冠。據介紹,拿火連續5年獲得天貓雙十一吉他類目的單品與全店銷售冠軍,公司營收年均同比增長超100%。在今年全球疫情最高峰期間,拿火同比增長超 80%。
拿火團隊介紹說:目前拿火的銷售渠道分為大中華、東南亞、歐洲與北美四大區域,每一區域均設有線上直營與授權代理商、經銷商模式。並且在2019 年 9 月,拿火開始進駐北美亞馬遜渠道,11 月隨即獲得亞馬遜電箱吉他銷售冠軍。
在傳播方面,基於產品本身的極強差異性與辨識度,拿火產品被眾多國內外的頂流明星、綜藝、電競賽事使用,包括了華晨宇、陶喆、蕭敬騰、胡彥斌等等;海外方面,Instagram粉絲量第一的吉他手Mateus Asato稱其為近年最喜歡的吉他,權威雜誌《Guitar World》稱 LAVA U為最為技術領先的尤克裡裡,LAVA ME吉他也是YouTube平臺中觀看量位列第一的新材料吉他視頻。
此外,與傳統廠商更關注生產運營與復刻產品的營銷不同,拿火認為自己更像一家創新型的科技公司,一面聚焦於融匯新材料、新製造與新設計的樂器研發,一面通過智能軟硬體降低學習門檻、激發興趣和創意,試圖定義一種新世代的樂器。創始人一開始選擇新材料製作吉他,主要是瞄準了未來布局:在利用新材料設計出創新的樂器產品後,更好地結合智能軟硬體,進而重塑樂器行業。
拿火認為,樂器產品多年未有顯著創新,樂器行業中大部分生產工作仍高度依賴手工制琴師的經驗。而拿火遇到的挑戰是:新材料的應用無法借鑑傳統樂器的製造流程,團隊必須重新開創出一套全新的供應鏈體系。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懂吉他的不懂製造,懂製造的不懂吉他。」
面對這個難題,創始人陸子天與規模亞洲第一的材料供應商取得聯繫。隨後組織材料及生產供應商的核心技術人才進行溝通,與團隊針對前期的技術難題逐個攻克。到了量產階段,拿火在多項工序中均派遣了總部的工藝工程師協助與監督生產。
從材料科學到工藝,到聲學仿真等領域,拿火擁有超40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在生產方面,拿火以蘋果公司的核心供應鏈代替了樂器工廠,並將傳統吉他 45-60 天的生產周期革命性降低至 2-3 天。
據了解,市面上運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作吉他的還有黑鳥和Rainsong。拿火提到,團隊研發的 AirSonic碳纖複合材料,相較用於製作傳統碳纖吉他的編織布材質重量降低了近 40%,同時由於工藝的差異,一體成型技術製作出的吉他形態更柔和、工藝更整潔與標準化。在成品上,LAVA ME比傳統碳纖維吉他更輕盈、音色更渾厚,內部結構也更整潔,但零售價降低70-80%。
不難發現,拿火第一階段發展的關鍵模式是新材料、新製造與新設計的融合與品類的延展。
至於,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點,拿火認為是智能樂器及與其配合的人機互動之音樂教育。團隊正投入研發融合現有技術與音頻算法、智能軟硬體的新型樂器,包括智能鋼琴與智能打擊樂等產品。
針對音樂教育,拿火介紹說,人機互動是其主要聚焦方向,因為通過智能硬體主動適應用戶需求,可以為用戶帶來真正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這在傳統的教育中是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再通過社區化的短視頻來激發用戶興趣,並通過激勵模式讓資深用戶能幫助新手用戶。
團隊特別提到,最適合人機互動的產品無疑是智能鋼琴,這也是團隊籌備了近三年的作品。通過傳感器與算法技術,系統能獲知用戶的水平並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這款產品將於明年面世。
拿火音樂在今年8月上旬完成了由金沙江聯合資本領投的第二輪數千萬級融資,融資資金主要用於新產品研發、全球銷售渠道的建設,與音樂教育服務的投入。2019年,公司曾獲得過廣東文投數千萬元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