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成龍,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作為一名武打演員,他的成就可謂是相當高。憑藉出色的演技與武打才能,成龍不但"打入"好萊塢,而且在2016年稱為首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
自1971年步入電影圈至今,成龍主演的電影多達五十多部,在這之中不乏有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作品。例如:《警察故事》、《A計劃》等等。
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他不僅參演過成龍的電影,而且迄今為止是眾多與成龍合作過的人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他就是出演《寶貝計劃》中"寶寶"這一角色的蔡志強。
相信看過《寶貝計劃》的觀眾都對電影當中的"寶寶"印象十分深刻,當時這個孩子不僅有著"卡姿蘭大眼睛",而且面容十分可愛,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之所以擁有如此出眾的顏值,是因為蔡志強是典型的混血兒。蔡志強的父親是中國人,而母親則是哥倫比亞人,所以作為兩國混血產下的孩子,蔡志強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擁有出眾的顏值。
據悉,當時導演是在路上偶然遇見蔡志強的父母,在見到孩子以後,他即刻便敲定了"寶寶"的人選。隨著《寶貝計劃》的大獲成功,蔡志強成了當時年齡最小的童星。
如今,距離《寶貝計劃》播出已經過去十五年,那時僅有3個月大的蔡志強如今也長到了15歲的年紀。那麼,現在的他過得如何呢?
據了解,在參演《寶貝計劃》以後,蔡志強便在父母的帶領下返回澳大利亞成長、讀書,此後沒有再參演影視作品。
從一些近期照片當中可以看到,蔡志強長大以後依然維持著高顏值的天然優勢,只不過少了一些呆萌,多了一分陽光與俊氣。
說到混血兒,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顏值高。的確,絕大多數混血兒都擁有比較出眾的顏值,那麼這樣一種天然的優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為什麼混血兒普遍顏值高?
·消除個性化特徵
雖說絕大多數人覺得混血兒的顏值非常高,但事實上混血兒是所有人種最欠缺個性化特徵的存在。舉個例子:說起白種人,我們能夠想到的顯著特徵就是高鼻梁、眼睛深陷等,這其實就是白種人的個性化特徵。
而由於混血兒同時遺傳了兩個不同人種的基因,所以這些個性化特徵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中和與消除。此時孩子自然也就"長"在了大部分人的審美點上,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高顏值混血兒。
·血緣關係疏遠
我國之所以明令禁止近親結婚,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攜帶有各式各樣的隱性不利基因。血緣關係越靠近,越有可能攜帶同樣隱性基因的,結合後生育出來的孩子,其不利基因表達的概率也就越高。
相較之下,混血兒作為兩個不同人種結合的產物,父母雙方的不利隱性基因在其身上表達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混血兒所呈現出來的整體狀態要比一般孩子好。
回到蔡志強的成長話題上,在參演《寶貝計劃》大獲成功以後,蔡志強的父母並沒有讓孩子往童星的方向發展,而是選擇讓其回歸平凡的生活,這一做法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
有些網友覺得父母這種做法是對孩子才能的埋沒,三個月大的孩子能有這種表演實力,證明其是有相關天賦的,應該著重培養。
事實上,過早出名成為童星,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而言是相當不利的。
孩子過早出名的弊端
·耽誤孩子學習
之所以將課程學習安排在青少年時期,是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活躍度最高,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知識的吸收效果。倘若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出了名,那麼其學習勢必會因為其他商業活動而被耽誤。
在現如今這個社會,即便是依靠才藝吃飯的名人也不能目不識丁。一旦孩子錯失了最佳學習機會,在那之後再想補救將變得異常困難。
·導致身心早熟
過早出名意味著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要開始經歷商界的"爾虞我詐"以及長時間與成年人進行交涉與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身心難免會過早成熟,導致其從小缺乏童真與歡樂。
在這種氛圍之中長大的孩子,其不僅生活當中很難擁有同齡朋友,而且很可能因為年輕氣盛而作出一些衝動的行為,導致人生尚未正式起步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我是海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