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識貨 三線品牌到國內竟成奢侈品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導語:CK、GUESS、COACH這些牌子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擁有這些牌子的衣服是很多女性的願望。不過,這些奢侈品可能僅限於中國的範圍,實際上,這些打著奢侈品旗號進入國人生活的品牌中,很多在國外只是二線三線,價格也比在國內平易近人許多。

 

在北京街頭,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看看他們心目中都有哪些品牌算得上是奢侈品牌。

消費者:CK算奢侈品,COACH也算奢侈品。

消費者:不是說隨便就能買得起的。

消費者:COACH應該算奢侈品,它的價位也是從幾千到一萬不等,這個價位在中國應該算奢侈品。

GUESS中美售價差距達十倍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傳統LV、古奇、卡地亞等奢侈品牌,像CK、GUESS、 COACH這些牌子在國人眼裡也是絕對的奢侈品。在北京某購物廣場的GUESS品牌專賣店,記者看到,一條產自韓國的牛仔褲要賣1690元,即便是產自中國的牛仔褲也要1090元,而且還不打折。不過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牌子可是美國的,有品牌價值。

GUESS牛仔褲韓國代購只需要500塊左右

銷售人員:這個牌子是美國的,但是生產線在韓國,因為韓國的版比較適合中國人穿。

這些品牌在美國本土的價錢究竟如何?是不是也和在中國一樣高高在上?小趙在美國留學多年,對美國的這些品牌了如指掌。

小趙:GUESS的話,一般在商場裡有,但是商場裡一般都打折,還是挺便宜的。有一半時間都在打折,五、六十美金一條,但是不是老打折嗎?

在美國,GUESS一條原價50美元的牛仔褲折合人民幣315元,如果再打一個五折才150多塊錢,按照小趙的話說,如果想買的話,很便宜就買到。和國內沒有折扣的1690元相比,價格差距竟然有十倍之多。

COACH在國內官網售價與淘寶網海外代購價對比

COACH在國內官網售價與淘寶網海外代購價差別很大

COACH是當下白領非常喜歡的一個品牌,特別是它旗下的女士手袋,受到了很多年輕女士的追捧。在COACH的店面裡,記者看到,這裡一個普通的布包也要三、四千塊錢,如果是皮質的價格更高。

記者:這是什麼的呀?

店員:牛皮。

記者:這個多少錢?

店員:10500。

店員告訴記者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這是一線品牌。情況是這樣的嗎?記者登錄COACH美國網站,發現同樣一款包包,美國賣300多美元,折合人民幣2000多,而在國內的價格則高達5000多,基本翻了一倍。小趙說,COACH在美國的奧特萊斯賣的更便宜,只要100多美元就能買到:

小趙:因為它在奧特萊斯的打折的力度很大,有的時候打到兩折、三折。一個400塊錢的包,打三折也就100多塊錢。

折後100多美元,對美國人來說,大約只是月收入的三十分之一,而且COACH在美國的定位也絕對不是高端品牌,在本土開設的店鋪規模也不大,經常和一些賣保健品,賣日用商品的小店鋪鄰居。

到底什麼才是奢侈品?專家熱議有話說

什麼是奢侈品呢?按照世界奢飾品協會對奢飾品的定義,如果一件商品在不加關稅和消費稅的情況下,價格高於這個國家一線城市人均月收入,就可以成為奢侈品。2010年北京城市城鎮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在2400元左右,按照這個標準,我們調查的這些洋品牌在踏進國門之前顯然還夠不上奢侈品,不過踏進國門之後卻賣出了奢侈品的價。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僅僅是這些服裝箱包類的洋品牌拔高了自己的身價,就是一些洋快餐在國內的定位也比本土高。比如吉野家,在日本就相當於中國的成都小吃、沙縣小吃的水平,餐館裡有時連凳子都沒有,需要站著吃,面向的消費者也是普通大眾。而到了中國,吉野家的定位就變成了白領們才能消費的起的水平,一個人一頓飯下來少說二、三十塊。

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周婷:這些洋品牌進入中國時的營銷策略就是要打造高端品牌的形象,為得就是要掙更多的錢。

洋品牌進入中國的時候,特別選擇進入一些高檔的百貨商場,會讓人認為是很高端的。因為那裡的人群是高端人群,他的產品的售價也遠遠高於中國的中檔商品,讓人從價位上覺得它是奢侈品。中國市場增長這麼快,大家對于洋品牌和奢侈品的需要這麼強勁,所以他們趕緊到咱們這兒來撈金。

財經評論員葉檀:消費信息的不對稱也加劇了這種二線洋品牌價格畸高的現象。雖然如今走出國門越來越容易,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到外國生活的機會並不多,對這些洋品牌了解的也不甚清楚。

中國的奢侈品非常的不發達,引進來也沒多長時間,對國外的奢侈品牌也不熟悉。只要有一個品牌進來,大家就不分高端品牌中的具體排名,只要是個洋品牌就一味覺得是好的,實際上這是不一樣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政府採購員稱不知LV是奢侈品 不識貨還是很識貨?
    感嘆 LV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溫雲鵬:一句「不了解」足以把LV羞死,對這樣一個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居然連聽都沒聽說過,看來,LV的名氣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範子軍:照這樣的說法,該工作人員完全是個外行,業務素質差得不行,何以委以採購重任?而且即使果真不知LV為奢侈品,價格之昂貴總是相當直觀的吧?
  • 國內服裝一線品牌重心偏向二三線城市
    在這個基礎上,波司登還計劃在終端中引進幾個國內外中高端品牌,用強勢品牌來增強公司對渠道的控制力。    其實將眼光投向中國二三線市場的不只國內品牌,一直以來自視身價頗高的國際品牌甚至奢侈品牌也正在向這裡邁進。
  • 在美國只算三線品牌 蔻馳:中國人炒出的大牌?
    茜妞還告訴記者,還有就是價差的問題導致國內的瘋狂搶購。在美國人民幣1000塊錢左右就能買一個蔻馳包,這是很多國人都能消費得起的價格。而在美國賣1200元到1300元的同款包包,就算在國內的奧特萊斯也要賣到2700元到2800元。因此,國內普遍偏高的價格催生了代購一族。
  • 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心理。
    國人眼裡的奢侈品非常多,可以說是玲琅滿目,這些奢侈品從包包到手錶,從服飾到汽車,無所不涉及。那麼在國人眼裡哪些品牌屬於奢侈品呢?愛馬仕、香奈兒、古馳、勞力士、勞斯萊斯、賓利、卡地亞等。那麼說道這裡,有人會問,那還有江斯丹頓或者布加迪威龍呢,但別忘記,奢侈品是廣泛應用於消費者的,江斯丹頓和布加迪威龍只能說是收藏品。
  • 奧特萊斯漸成「二三線品牌」聚集地
    不僅如此,長江商報記者深入採訪武漢百聯奧特萊斯街區了解到,目前入駐奧特萊斯的品牌共分為A、B、C、D四個區域,而這當中A區主要是經營一些國際品牌,B、C、D區主要經營一些二三線品牌。上述街區服務人員還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除了招牌處進門的垂直街區外,其他街區有很多便宜的國產品牌。」
  • 杜拜人在上海花「40萬」請吃飯,菜單曝光,網友:不識貨,亂吃!
    杜拜人在上海花「40萬」請吃飯,菜單曝光,網友:不識貨,亂吃!在之前幾年,國人紛紛崇拜在杜拜撿垃圾的人,聽說杜拜每天都是鈔票滿天飛,而且還自帶閃光特效,因為杜拜的奢侈品實在是太多了,導致連撿垃圾都成為了部分人的夢想。
  • 朱浩雲:為何國人青睞和追捧奢侈品?
    對於品牌成長時間來說,煙和酒、鐘錶和珠寶擁有最長的歷史,這些品牌全部產生於1950年以前,化妝品和汽車的結構比較穩定,大部分是在1950年以前確立,留給年輕品牌的機會不多。時裝和酒店則給了年輕品牌充分的機會,有近一半的品牌是1950後誕生的,尤其是兩家阿拉伯酒店成立品牌不超過20年時間。
  • MIUMIU是奢侈品嗎?MIUMIU屬於幾線品牌?
    miu miu 是奢侈品嗎? miu miu 當然是奢侈品。為大家熟知、喜愛的 miumiu 是來自義大利米蘭的一所時裝公司,現屬於 Prada 集團旗下。
  • 奢侈品國內貴過海外 行業定價潛規則多是癥結
    記者了解到,對於這類進口奢侈品而言,所需要交納的關稅僅為10%。其高價主要是因為廠家的定價策略和我國國內的複合稅收制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剁手黨們關注的香奈兒降價,或將成為眾多一線奢侈品為搶佔中國國內市場而降價的信號。
  • 這些奢侈品,對於極少數人我只想說這不叫品味,只能稱呼您為土豪
    奢侈品品牌在中國的排名。提前了解一下吧,為以後買得起做充分的準備,雖然這個準備的時間無期限。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與街頭潮牌的合作是極其危險的嘗試,因為這很有可能會衝淡自身的品牌印象。這裡簡單介紹下它兩種層面上的定義:1.在大眾人眼裡,奢侈品是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等特點的生活必需品。2.在經濟學上,購買奢侈品是一種高檔消費行為,本身無褒貶之分。而不同市場有各自不同的奢侈區間,譬如豪車、葡萄酒,甚至巧克力。
  • 農村荒地野菜,國人不吃,到了日本卻當成高級菜,日本人:不識貨
    農村荒地野菜,國人不吃,到了日本卻當成高級菜,日本人:不識貨!北方地區的婆婆丁,還有南方的牛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牛蒡的是一個大家特別喜歡的野菜,但是呢,在村子裡面很少有人吃,一般在山東地區,還有江蘇的比較多,在其他地方的見到的也很少,但是當地的朋友是吃的不太多的,因為大家都不太喜歡吃牛蒡,但是這個牛蒡在種植之後呢,他被出售到日本之後,日本的很多朋友都表示非常的喜歡,並且把它當成一個非常珍貴的食材。
  • 為什麼法國人對奢侈品不太感冒?而國內的有些人卻大量購買LV
    愛馬仕、香奈兒、GUCCI等等,在海外的很多名品店,你也會發現很多店內的服務員要麼是華人,要麼都會說一些中文,近些年國內有很多有錢人,拿著麻袋去海外瘋狂採購,讓很多老外目瞪口呆,國外有一項不完全統計,奢侈品百分之七十都是國內人購買的。
  • 羽絨服竟成奢侈品,加拿大鵝爭議中砥礪前行
    2018年的冬季,有關羽絨服品牌的事件,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前有本土品牌波司登玩了一把走秀,後有加拿大品牌Canada Goose即加拿大鵝成功入駐國內市場。這個來自於加拿大,已經有50多年歷史的奢侈品品牌,在加拿大的地位可謂家喻戶曉,進軍國內市場後,也收穫了不少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從一家小作坊成長為世界級的奢侈服裝品牌,加拿大鵝在爭議中砥礪前行,2019年4月中上旬,加拿大鵝官方發布了新的擴店計劃,在該計劃中,預計新增6家實體店,分別位於歐洲、美國和加拿大。
  • 又一國產車停產,有小路虎風範、國人真不識貨嗎
    要說起昌河的品牌實力其實一些老司機還是略知一二的,當年昌河在麵包車領域也是數一數二的老大哥,沒五菱啥地位可言的。不過後續的昌河表現沒有那麼風光了,在汽車圈的表現也漸漸不再光線。畢竟這種軍工核心的企業它本身的任務並不單單是造車而已。所以昌河再推新車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它沒有用心,或者只是敷衍。這也讓昌河汽車的公關有些犯難,是國人不識貨嗎?
  • 中國人在2019年對奢侈品的興趣減弱,品牌該怎麼做?
    而購買奢侈品對人們的意義也基本脫離了炫耀目的,提升生活品質、表現自我品味和自我獎賞成為最重要的消費動力。渠道方面,奢侈品在中國內地市場逐步下沉。《2020中國奢華品報告》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者的年均奢侈品花費超過了39萬元人民幣,一線城市則約為34.4萬元,而香港地區約為16.7萬元。
  • 在美國早已倒閉的「爛品牌」,卻在中國缺成奢侈品?
    眾所周知,外國奢侈品近幾年在中國逐漸的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追求高品質,高質量,來購買一些高貴的奢侈品。像這種奢侈品,對於一般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去購買,只能選擇一些輕奢品牌。漸漸地輕奢品牌開始在國內流行起來,傳遍各地。
  • 奢侈品特賣網站風靡國內,洋老闆商城以品質打開市場
    隨著國民整體消費水平的提升,奢侈品在中國家庭的消費中已經屢見不鮮,而因為關稅、距離等原因,中國作為奢侈品消費大國,如今卻仍然承受著全球最高昂的奢侈品價格。巨大的差價,促使了一批跨境電商、海外代購網站的興起,奢侈品特賣網站開始風靡國內。
  • 東京的表參道,國人最愛在此購買奢侈品
    而過去的參道在今天已經是一條時尚大街,各種設計店逛不過來,這也成為現今來「表參道」不得不逛逛的理由。遊走在東京,不得不提到它的建築,單單從繁忙的的JR原宿站出來至表參道的大街,沿途兩旁就聚集著各有特色奢侈品店,並且每家店都為了能更多的吸引消費者而聘請了大牌建築設計師設計整棟樓面,走在大街上光是看著一棟棟獨特的建築造型就已大飽眼福,而各種獨特外形的建築也表達著不同建築設計師的內心表達,更呈現著現今建築設計的魅力,而在夜晚之中,這些以奢侈品牌旗艦店為路標的每棟建築
  • 奢侈品進口:一線品牌衣服,鞋,包如何寄回國內?
    奢侈品進口,該怎麼選擇合適的渠道呢?一線品牌類都是價值不菲的產品,國內的需求巨大,有合適的渠道才能給客戶更佳的體驗。1、海外直郵,直接在國外發郵政直達國內收件人,好處是時效快,比轉運要快很多。當然郵政渠道的海關清關也越來越正規,稅金成本也越來越高了。痛點是退貨,如收件人拒絕配合或者其他原因退回國外就麻煩了。
  • 奢侈品鑑定師 國內A貨鑑定得手發軟
    奢侈品定師,這個在國內剛嶄露頭角的新職業,普通人對它感到陌生,一些大牌直言「從未聽說過」。奢侈品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在日本,出自鑑定師之手的鑑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想要拿到奢侈品鑑定師的證書,最低的門檻是必須通過鑑定考試,並擁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經歷,當然,如果想要成為中級鑑定師,則需要3到5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在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奢侈品鑑定早已職業化。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奢侈品鑑定師開出的培訓課程,也沒有相關的認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