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強音》第三季總決賽在臺北圓滿落幕。(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臺北1月13日消息(記者葉進華 劉揚濤)兩岸高校音樂大賽《青春最強音》第三季總決賽12日晚在臺北舉行,經過激烈比拼,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獲得冠軍,來自四川的電子科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分獲總決賽亞軍和季軍。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隊熱力四射奪得冠軍。(劉揚濤 攝)
該活動由大陸海峽衛視和臺灣東森電視合作舉辦,致力於為兩岸大學生打造專屬的音樂夢想舞臺。第三季於2018年9月啟動,吸引兩岸198所高校參與,覆蓋臺灣高校158所。《青春最強音》自2016年6月啟動,連續三季每年影響兩岸超過380萬大學生,已成為兩岸青年在文化交流上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最熱門賽事之一。
賽事吸引全國高校參與,來自四川的電子科技大學奪得亞軍。(劉揚濤 攝)
著名音樂製作人包小柏,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薛忠銘,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作曲、中國好歌曲音樂總監安棟,金牌作詞人、新銳編劇甘世佳擔任第三季總決賽評委,在兩岸大學生中挑選「最強音」。
音樂夢想: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臺
海峽衛視總監洪雷接受媒體採訪。(葉進華 攝)
主辦方海峽衛視總監洪雷表示,第三季節目由兩岸頂尖制播團隊聯手,在互鑑配合中對話、交流,為兩岸學子提供了完美展示自己的舞臺。更有不少臺灣青年通過比賽了解大陸的飛速發展和嶄新機遇,進一步拓寬演藝事業。此次總決賽在臺北舉辦,也是希望比賽全程可橫跨兩岸,帶動交流。
在緊張刺激的對戰選拔過程中,兩岸大學生用音樂對話,主題包括「致青春」「我愛我家」「我和Ta」等。這些學習、夢想、生活、家庭、未來等方面的話題引發兩岸參賽學生、評審與觀眾的頻繁交流互動、熱烈思考議論。
經過近五個月角逐,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來自四川的電子科技大學從兩岸198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站上總決賽的舞臺。冠軍隊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的萬家伶、李威漢表示,《青春最強音》第二季總決賽時他們還是臺下觀眾,就被現場熱烈的氣氛和兩岸選手之間的友愛所感動,他們覺得這樣的交流很有意義,決定這一季報名參賽,一路闖過海選、複賽、決賽、最終站上最高領獎臺。「經歷一路艱辛,站到今天的舞臺上,自己反而不緊張了,因為這就像個音樂派對,享受它就好了。」萬家伶說。
總決賽評委之一、臺灣音樂製作人薛忠銘認為,音樂是最好的溝通語言,兩岸高校以此進行交流、合作,相信會進一步加深兩岸間了解與認同。
季軍福建師範大學隊談參賽收穫。(葉進華 攝)
「這些天我們一直在排練,就為了在今天舞臺上呈現最好的狀態。」福建師範大學隊的廖智慧與隊友身著中國風服飾參賽,比賽帶來的收穫她深有感觸,「最大收穫就是成長、交朋友。賽場上大家是對手,賽場下卻是好朋友,一起經歷歡樂和淚水,從中收穫了友誼。」
線上線下:全媒體矩陣平臺
除電視播出外,《青春最強音》整合兩岸全媒體矩陣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第三季在兩岸高校及城市核心區域共舉辦53場地面推廣活動,特別深入到臺北六大商圈,舉辦臺灣地區青年族群喜愛的mini KTV線下活動,並通過東森新聞FB、青春最強音FB線上同步分享,直播觀看人數屢創新高。
本屆大賽還開通了微博話題專頁、短視頻挑戰賽,多渠道提供兩岸青年切身參與的入口和平臺,兩岸校際比賽期間發起的#青春最強音抖音挑戰賽,吸引了兩岸眾多年輕網友積極參與,「4天點擊量突破1個億,大概有18萬的作品參與抖音挑戰賽」海峽衛視總監洪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表示要參與到活動當中。截止目前,兩岸青年上傳視頻超過18000條、互動量超過300萬、視頻播放量突破1.5億。
《青春最強音》由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共同主辦,福建海峽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聯合制播。本季節目將於2月起陸續在福建海峽衛視、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臺灣東森電視完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