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畫家,因為畫技精湛,讓很多人都誤以為真。比如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他畫的《地獄變相圖》,因為過於逼真,讓觀者汗毛聳立,不寒而慄,京都一些屠夫宰魚者都放下屠刀,懺悔往日的罪過。而南北朝時期的畫家張僧繇,因為在畫龍時點了眼珠,竟讓龍破空而出。在宋朝歷史上,也有這樣傳奇的畫家。
李公麟經歷
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是北宋著名畫家,他出身名門大族,家藏書法名器眾多,這也為他日後的畫藝打下了基礎。在耳濡目染之下,李公麟對繪畫、書法、文物鑑賞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長於詩文,行楷書則有晉人之風。他與王安石、蘇軾、米芾、黃庭堅等人是至交,同時也是駙馬王詵的座上客。
古代都講究「學而優則仕」,所以李公麟也在成年後參加了科舉考試,並於熙寧三年中進士,擔任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後官至朝奉郎。對於當官,李公麟並不是很熱衷,所以在政治上並沒有什麼作為。在京城住了十年,都未曾到權貴府上拜訪,每日以訪名園蔭林為樂。
既然官場上無法取得成績,那就在繪畫上有所突破。李公麟一生勤奮,作畫無數,山水、花鳥、魚蟲、人物,他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因此,他又有「獨步中國畫壇」、「宋畫第一」等美譽。而在諸多種類中,李公麟又以畫馬出名。為了畫馬,他常常在馬廄中,一待就是一天。蘇軾曾評價道:「龍眠胸中有千駟,不唯畫肉兼畫骨。」
李公麟畫馬
有一次,西域向宋朝進貢了一匹寶馬,李公麟奉旨入宮作畫。等他的馬畫完,寶馬竟然死了。時人都說是馬被李公麟攝去了精魄,所以才會死亡。搞的御馬監的小吏一見李公麟就緊張,生怕他再畫馬,害死了自己的馬匹。後來李公麟辭官回鄉,不畫馬,改畫老虎了。因為山中有虎,可以觀摩。山中有泉,可以濯筆。
同畫馬一樣,李公麟畫虎時也是一看就是幾天,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公麟的老虎,從來不畫尾巴。有一次,有位朋友忍不住問他:「你為何不給老虎畫尾巴呢?」李公麟說:「畫上尾巴,它就會活過來。猛虎傷人,所以不能畫尾巴。」因此,李公麟的筆下的老虎,都是禿尾巴虎。當然,這些都是傳說而已,同畫龍點睛一樣,目的都是為了強調畫家技藝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