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歌劇院」——金碧輝煌的藝術殿堂
雪梨歌劇院坐落在美麗的湖畔,貝殼狀屋頂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楊帆的潔白小船,美麗動人。這座坐落於澳大利亞的美麗歌劇院,讓世界無數的人為之傾倒,為之讚嘆。而在法國巴黎,也有這麼一個美麗的歌劇院,憑藉其高大雄偉的建築風格,在十七世紀義大利歌劇風靡世界的時候成為上流社會最受歡迎的歌劇院。這座富麗堂皇、可與凡爾賽宮相媲美的加尼葉歌劇院究竟有什麼樣迷人的美麗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巴黎歌劇院,體會十七世紀歐洲格局盛行那個時代的輝煌與燦爛的故事。
巴黎歌劇院又名加尼葉歌劇院,是在十七世紀後期由國王路易十四下令、設計師沙爾勒·加尼葉主持修建的。長達三百多年的文藝復興使得義大利的文化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和繁榮,藝術大家層出不窮,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國家。在這次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的運動中,義大利更是發展了本國獨具特色的歌劇形式,風靡整個歐洲,對於整個歐洲歌劇的發展創造了彪炳千秋的貢獻。但是當時歐洲各國國家也在潛心研究自己本土的歌劇形式,抵抗義大利歌劇的壟斷地位,法國也不甘示弱,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法國歌劇的發展也是令人稱讚,還能引導當時貴族們沉迷享樂的奢靡之風。國王路易十四看到這番景象也是欣慰不已,於是下令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延續法國歌劇的發展,為本國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於是在年輕的設計師操刀下,加尼葉歌劇院歷時兩年終於落成。
加尼葉歌劇院採用法國傳統建築風格,羅馬柱式和多洛克柱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營造了紛繁複雜卻不失氣度,有非常恢弘富麗的裝設風格。屋頂採用圓拱形的綠色玻璃幕窗,陽光照射下來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玻璃幕窗的四周有一條細細的腰線,這竟然也是細小的刻刀雕刻出來的一圈雕塑和紋飾,精美絕倫,讓人讚嘆當時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寶藍色幕牆之上是一個狀似旋轉木馬那樣精美的裝飾,用寶藍色和青色相間的漆塗飾,無比的精美華麗。
這個裝飾之上還有一群精美的人物塑像,他們圍繞著一個體態優美的少年,目光灼熱而又敬重,仿佛對少年手上高舉之物表現出無比的崇敬。這個體型優美的少年,在眾人簇擁的狀態下站立著,雙手高舉至頭頂,手裡捧著一個金光燦燦的皇冠,代表著法國王室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屋頂之上的圓形幕牆的旁邊還有一個金色的雕塑,一位帶著皇冠的女神在向來到加尼葉歌劇院的人們揮手致意,她的背後還長著一雙美麗的翅膀。她通身金黃色,就是美麗和藝術的代表女神,是巴黎歌劇院的精神領袖和守護神。
走進巴黎歌劇院的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輝煌富麗的大理石樓梯,在金黃色的燈光和金碧輝煌的牆壁的映襯下顯得無比奢華富麗,歐式的旋轉大樓梯大理石臺階已經變得光滑鋥亮,據說是被摩肩擦踵的貴婦們的長裙磨亮的,可見當時加尼葉歌劇院裡觀眾如織的一片盛況。這座樓梯是設計師採用古城堡的風格建造的,復古氣息之中還帶有一點王室奢華的風格,扶手都是採用最華貴的木材配著上好的松漆建成的,即使經過了二百年的歲月流逝,依舊完好不腐,還散發著木材特有的香氣。
大樓梯的天花板上還繪製著精美的神話故事的浮雕,在金色的壁燈的照耀下顯得光彩熠熠,仿佛置身於一個美麗的宮殿之中。這還是小巫見大巫,當我來到巴黎歌劇院的大廳時,我才真正知道什麼是輝煌富麗的宮廷風格。這個輝煌燦爛的大廳被人們稱作是「精美的首飾盒」,可見它的精美豪華令人瞠目結舌。兩邊是一個個鱗次櫛比的羅馬廊柱,柱子的頂端和腳下的部位全都雕刻著精美的紋飾和圖案,每個廊柱前都懸掛著一個精美的吊燈。
這些吊燈樣式繁雜,造型考究,懸掛著耀眼的水晶和燈託,上面整齊地放著白燭。幾十個吊燈居然沒有重複的樣式,可見設計師的良苦用心。鏡面板的大理石地磚之間還夾雜著一道道團雲紋狀的白色花紋,樣式精巧,將整個大廳映襯的熠熠生輝。大廳的廊柱前還擺放著一排長椅,供觀眾們休息等待。大廳的正前方是一個裝飾華麗,還遮蓋著金黃色幕布的入口,門楣之上是通向天花板的一幅巨型壁畫,描繪的是歌舞齊平的歡樂場景。每當幾十個吊燈亮起來的時候,整個大廳金碧輝煌,流光溢彩,仿佛並不是置身於一個歌劇院,而是皇家宮苑,讓人讚嘆不已,甚至可與凡爾賽宮的宮殿大廳媲美一二。
加尼葉歌劇院擁有一個芭蕾舞團和一個管弦樂團,聞名世界。這裡的演出大廳是金色和黃色相結合的藝術品,看起來也頗有法國王室的風範。可容納一萬兩千多人同時觀看的演奏大廳和全世界最大的舞臺,讓加尼葉歌劇院宏大規模有目共睹。整個觀眾席都是紅色的座椅,鱗次櫛比,井井有條,觀眾席周圍的牆壁上才是重頭戲。這裡被修建了一個四層高的貴賓席,每層都有十數個中間有隔斷的貴賓席位,每個座椅都用紅色的天鵝絨包裹起來,坐上去舒適無比,氣氛又富麗華貴。觀眾席的圍欄都是金色的鏤刻,整個大廳仿佛是紅色天鵝絨和金色雕刻的盛宴,徜徉其中,滿眼都是道不盡的雍容華貴之感。
畢竟,這個耀眼奪目的歌劇院是為上流社會的貴族準備的,當時衣食不保的老百姓自然沒有閒情逸緻去看歌劇這樣高雅的藝術演出,奢靡華貴自然還是貴族們追求的目標。這座前身被大火燒毀又從十七世紀重建的歌劇院,記載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歷史,見證了歐洲歌劇發展的繁榮景象,更是一個建築藝術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