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飼料原料價格,及生產成本上漲的影響,此前全國已迎來8輪飼料漲價潮。而自12月初以來,正大、正邦、雙胞胎、特驅、漓源等超15家企業上調飼料價格,幅度在50—200元/噸,2020年第9輪飼料漲價潮來襲。市場人士認為,近期農產品價格大幅上行,與下遊需求旺盛有重要關聯。成本激增下,飼料產品價格也上行明顯,加之銷量增加,所以飼料企業盈利水平尚可。
15家飼企宣布漲價50—200元/噸
近期,玉米價格延續漲勢,同比上漲近40%。截至12月8日,全國玉米均價為2504元/噸;華北地區玉米收購均價為2471元/噸;華南地區玉米收購均價為2544元/噸;華東地區玉米收購均價為2561元/噸;東北地區玉米均價為2477元/噸;華中地區玉米均價為2532元/噸。其中,海南、浙江均價為全國最高2800元/噸,西藏玉米均價為全國最低1950元/噸。價格呈現上漲趨勢的省市有12個,漲幅為8—97元/噸;價格持平的省市有8個;價格呈現跌勢的有11個,跌幅為1—87元/噸。
依照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玉米的總產量為2.61億噸,較2019年增產400萬噸;參考12月8日全國玉米均價1.252元/斤,較2019年同期(0.9元/斤)上漲了近40%。據了解,當前東北玉米市場的售糧進度已經達到80%,糧企及貿易商的「搶糧」現象一波接一波。與往年表現非常不同的一點是,今年東北玉米市場的價格幾乎與山東、河南等其他幾個玉米主產區持平,像遼寧、吉林玉米收購均價更是突破2500元/噸大關。
受飼料原料價格,及生產成本上漲的影響,此前全國已迎來8輪飼料漲價潮。自12月初以來,正大、正邦、雙胞胎、特驅、漓源等超15家企業上調飼料價格,幅度在50—200元/噸,2020年第9輪飼料漲價潮來襲。
據專業人士分析稱,導致東北玉米行情今年如此火爆的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儘管從全國範圍內來看玉米有所增產,但受到颱風及惡劣天氣因素的影響,2020年東北玉米主產區的產量下降,依照市場供需原則,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第二,生豬產能逐步恢復,對於飼料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在企業不斷「搶糧」加大收購力度的情況下,價格持續上漲。第三,月初中儲糧內蒙分公司進行了政策性玉米拍賣,而不料卻拍出1.355元/斤—1.375元/斤的高價。由此可見,市場依然處於缺量狀態。第四,在玉米行情如此火爆的背景下,不少貿易商上演「屯糧大戲」,導致玉米價格進一步上漲。第五,受冬季天氣因素的影響,運輸的成本加大,進而也帶動了玉米價格上漲。
乾旱致機構下調巴西玉米產量預期,2021年上半年玉米仍將偏強運行
國際氣象預報顯示,本周巴西地區降水仍將以不均勻的方式出現。預計巴西中部、中東部仍表現出較強天氣預期。其中,戈亞斯、米納斯吉拉斯、巴伊亞、託坎廷斯等降水量預期達到100mm—120mm,而巴西中西部、南部一帶降水或繼續較少,馬託格羅索、南馬託格羅索、帕拉納、聖卡塔琳娜、南裡奧格朗德降水預期或僅在20mm—30mm,並且降水分布不均勻,可能進一步影響玉米的生產水平,南方地區玉米旱災減產預期或進一步加重。
據AgRural的調查分析,目前巴西中南部地區乾旱已經嚴重影響玉米作物的生產。其中,南裡奧格朗德玉米單產約為每公頃產量110.1包,低於11月預測的117.2包/公頃。該機構預計巴西中南部玉米產量1940萬噸,為2014/2015年來最低水平。得益於之前兩周阿根廷出現的降水,阿根廷近期玉米播種狀況出現改觀,播種進度達到35%,周度提高3個百分點,但仍落後於去年同期。本周至未來一周,阿根廷降水預期減弱,僅有北方的福爾摩薩、查科、科連特斯、恩特雷裡奧斯省有明顯降水預期,其他大部產區天氣涼表現乾燥,並且部分地區出現數日40℃以上高溫,玉米播種推進或仍緩慢。
資深交易員林洸興認為,如果今年年底至明年2月巴西出現超預期乾旱,造成大豆、玉米產量減少,那麼全球玉米、大豆供應緊張局面將會延長至2021年10月。屆時新季美豆收穫以後才能緩解供應緊張的情形,因此,近期南美洲天氣情況將會成為2021年10月之前影響大豆、玉米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
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分析師王向博認為,玉米市場下遊消費旺季已經來臨。飼料方面,生豬養殖恢復迅速,禽類養殖維持高位。據飼料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10月我國飼料總產量2382萬噸,環比下降2.4%,同比增長20.9%。其中10月豬飼料產量934萬噸,環比增長8.6%,同比增長64.3%,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達到2017年10月的95.3%。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母豬飼料同比增長91.7%,連續9個月同比增長且增幅較大,直觀反映了生豬養殖恢復提速。2020年1月至10月,飼料總產量20638萬噸,同比增長9.2%。
養殖規模方面,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32%;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9個月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27%。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預計2021年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
深加工方面,11月深加工產品消費依然處於旺季,企業開機率繼續維持高位,產品價格表現較好,企業盈利尚可。玉米深加工下遊產品價格多數穩中有升,其中澱粉全國均價報3075元/噸,較上月上漲15元/噸;酒精報6590元/噸,較上月下跌5元/噸;DDGS報2295元/噸,較上月上漲15元/噸;蛋白粉報4360元/噸,較上月上漲30元/噸。春節前屬於深加工產品消費旺季,預計下遊開機率將高位運行,企業原料庫存普遍偏少,收購壓力依然較大支撐價格。
王向博認為,當前能對玉米行情構成壓制的主要是替代品使用和進口增加,替代品能夠替代的絕對量有限,而進口由於船期等因素需要時間來積累量變,目前兩者可謂都處於遠水不解近渴的狀態。在我國強大的購買力面前,國際玉米價格也快速回暖,畢竟憑空多出2000萬甚至3000萬噸的採購量相當於讓年度國際出口量淨增約10%。CBOT玉米合約今年已經累計上漲430美分/蒲式耳,美國玉米進口完稅成本也從上半年1500—1600元/噸躍升至2000元/噸以上。目前美國玉米2月船期進口到北方港口完稅價合2208.33元/噸。
「在企業庫存普遍不高且採購困難的大背景下,玉米價格易漲難跌,12月隨著糧源進一步集中到糧販、貿易商等社會庫存之中,供需博弈會更加激烈,短期內只有通過高價格來限制玉米使用,玉米強勢難改。長期看替代品使用增加以及進口的持續增多也都在積攢力量,需保持關注。」王向博說。
*END*
原標題:《玉米價格上漲近40%!15家飼料企業宣布漲價50—200元/噸,第9輪漲價潮來襲,後市將何去何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