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剛剛過去的半年裡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校園裡的課堂和講座都轉戰線上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進展
北大校園終於在金秋九月恢復往常
北大官微停更數月的
「一周講座概覽」
也即將再度與大家見面
新學期伊始
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
攜手推出系列講座
「叩問生命: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視角」
將為我們帶來有關生命的前沿探索
生命是什麼?
這一問題高懸於人類文明史的每個章節
生命對於「自我認識」的探索
幾乎構成了所有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元問題
突如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似乎加劇了人們對生命問題的迷惘
是時候進行再一次的綜合
從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視角
認識生命,認識我們自己
系列講座預告
系列講座內容
第一講:從失序到有序:生命的邏輯與社會秩序重構
主講人:白書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他所提出的有關植物發育的「植物形態建成123」理論,將之前提出的「植物發育單位」、「有性生殖周期」、「植物發育程序」等新概念整合成為一個自洽的邏輯體系。
135編輯器
第二講:20億年的生命歷程:生命起源到真核細胞起源
主講人:趙進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藍藻光合作用、藍藻合成生物學、環境基因組學等。
135編輯器
第三講:植物演化過程中的「跨界基因流」
主講人:顧紅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植物遺傳多樣性和演化研究,基因家族的功能和演化研究。
135編輯器
第四講:「傳宗接代」方式的革命:植物的智慧
主講人:瞿禮嘉,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主要通過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方法研究參與高等植物有性生殖過程調控的三大類主要因子,並研究其作用機制。
135編輯器
第五講: 物種之間:保護與共生
主講人:呂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長期致力於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在青藏高原地區動物的行為對於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變化,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了解全球變暖對於生態系統的影響。
135編輯器
第六講:生生不息: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主講人:吳虹,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長期致力於腫瘤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重點探討抑癌基因在腫瘤發生、發展及耐藥中的分子機制,其研究成果對於發現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以及腫瘤治療的新途徑有重大的理論及實際意義。
135編輯器
該系列第一期包括五場講座,將以線上直播或線下開展的方式加以推出。
首場將於9月11日19:00在騰訊會議平臺進行直播,主講人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白書農教授,主題為「從失序到有序:生命的邏輯與社會秩序重構」。
後續講座的時間、地點和收看方式,北大官微及文研院微信公眾號將及時發布,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230-0105]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223-1229]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216-1222]
定了!教育部公布2021年考研時間!
抗戰精神是激勵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北大學者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北大開學季,第一位報到的「新生」竟然是TA
出發!昌平新校區!北大新生即將軍訓
很重要!北京大學2020級研究生報到須知
@北大圓夢新一代,歡迎你的到來!
上一站大涼山,下一站北大!
直擊現場!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今天報到
來源: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編輯:詹延葦
排版:劉大鈺
責編:以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