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元「自願」買賣孩子仍屬販嬰
上海破獲一批網絡販賣嬰兒案,涉嫌非法買賣14名兒童
買賣雙方不以營利為目的,皆因個人或家庭原因
警方:即使雙方「自願」,買賣嬰兒也屬違法
他們,一個願買一個願賣,並通過網站給孩子落戶,美其名曰「自願」。通過網絡平臺,買賣雙方能輕鬆繞開監管部門,私下完成所謂的「民間收養」。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如何解決正規領養渠道需要花費過多等待時間及等了很久不一定能領養到孩子的尷尬!畢竟,從上海警方破獲的網絡販嬰案來看,買賣雙方非以營利為目的。
晨報記者 王亦菲
近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上海公安破獲了一批網絡販賣嬰兒案件,查實14名兒童涉嫌被非法買賣。其中,女孩10名,男孩4名。警方共抓獲19名收養者,5名出售者。
上海查獲的買賣雙方違法人員並非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人販子」,他們由於種種個人或家庭原因,賣掉孩子或者去買孩子。警方強調,即使雙方出於「自願」,不論何種原因的買賣嬰兒都是違法行為。
案例一 媳婦無法生育老人「求」孫
1986年出生的衛某感情之路一直不順利。3年前,她和人同居產下一名男嬰,但是對方卻失蹤了,衛某不得不獨自一人撫養孩子。去年,她又意外懷孕,在崇明南門一婦幼保健院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孩子的父親同樣找不到了。自覺無力同時撫養兩個孩子,衛某想到了「送養」,並將自己的想法在閒聊時透露給了醫院護士。
而這邊,同樣住在崇明的沈某一家,卻是極度渴望孩子。由於媳婦子宮摘除無法生育,沈某多年的抱孫夢眼看沒法實現了。數月前,求孫若渴的她找到了自己同事的愛人——在衛某生產的醫院做護士的小倩(化名),拜託對方如果在醫院發現棄嬰,她願意收養。
沈某今年60歲,染著一頭黃髮,很是時髦。曾是幼兒園老師的她,對孩子格外喜愛。她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小康,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家庭溫馨,只差第三代膝下承歡。
「媳婦身體不好,幾年前做了子宮摘除手術,無法生育孩子。」得知這個情況後,沈某默默走上了「尋孫」路。「我第一反應就是抱養一個孩子,當自己親身孫子一樣。」沈阿姨說,自己也是女人,從未想過因為兒媳不能生育就要兒子另娶。「從道德和感情上,我們也不能遺棄她,所以想到了領養孩子。」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子和媳婦,但遭到兒子的否定。兒子說,「現在『丁克』家庭很多,不是非要有孩子。」儘管兒子反對,但沈某還是私下託人找到了在婦產科醫院做護士的小倩。
網購假證「孫子」順利落戶
得知衛某想把孩子「送養」,小倩很快想到了沈某,並通過自己的丈夫將信息傳遞給了對方。第二天,興衝衝的沈某和兒子立刻趕到醫院。「我們看孩子健康白淨,很是喜歡。」沈某一家當下決定收養這個孩子,「既然他母親不要,那我們來養,當成親孫子一樣。」沈奶奶對這個孩子一見如故,笑得合不攏嘴。
出院當天,沈某交給衛某母親5萬元。「懷胎十月也不容易,每月3000元營養費,10個月就是3萬元,加上1萬元的生產費一共四萬元。」沈奶奶說,因為當地風俗比較避諱「4」這個諧音,為討吉利她自願給對方5萬元,作為補償。
孩子抱回家後,沈某全家百般疼愛,可是由於並非由正規途徑「收養」,怎麼給孩子報戶口成了問題。沈某兒子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了專門出售偽造出生證明的「圓夢收養送養之家」網站。「網站上說,只要花幾千元,就能夠買到一整套的生產記錄,到時候就能給孩子在上海報戶口了,辦成功再付款。」聽對方說得信誓旦旦,為了給「孫子」一個名正言順的戶口,沈某讓兒子下了訂單。「3500元,包括出生證、住院記錄、產檢B超記錄等一整套住院記錄都有。」果然,利用這套買來的證件,他們順利給孩子落了戶。
假造的出生證如何能通過公安部門審核順利落戶呢?原來,「圓夢」網站的核心創始人周代富團夥通過勾結廣東揭陽、安徽六安的多家小醫院,購買了真實的出生證明。
網站被端揭開「孫子」身世
就在沈某以為能夠從此抱孫時,上海警方找到了她。在公安部的指揮下,警方搗毀了涉嫌買賣虛假出生證的「圓夢」網站,並根據網站內的信息,找到了曾是「客戶」的沈某一家。「他們說我涉嫌拐賣兒童。」沈某說著,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
「我就是想要個孫子,怎麼就是拐賣了呢?民間收養自古就有啊!」沈某穿著黑色外套,看起來精神狀態很差。因為涉嫌非法買賣嬰兒,她和兒子都被警方取保候審。直到被警方查獲,她仍然不認為這是「販賣嬰兒」,而是「民間收養」。「孩子抱回去後,我們一家人都開心得不得了,養了幾個月都有感情了。」為了確認孩子身份需要抽血驗DNA,給孩子扎針後,沈某還悄悄掉了眼淚。
「如果能夠從正規途徑很快領到孩子,我也不願意走上這條路啊!」說起走上「買孫」路,沈某很無奈。「不是沒想過通過正規途徑,但是聽周圍朋友說,民政局領養要等很久,還不一定領到。」據沈某說,她也曾四處打聽,有的家庭甚至被告知要等好多年,才有可能獲得一次收養健康孩子的機會。「我哪裡等得了這麼久?」
採訪結束時,沈某說:「只要能保住我孫子的戶口,讓他平安長大,無論我接受怎麼樣的處理都心甘情願。」
儘管真情感人,但沈某的行為終究是觸犯了法律。目前,孩子的生母、外婆和買了孩子的沈某和兒子都已被依法處理。
案例二 丈夫出售妻子外遇之子
相比沈奶奶一家,另一起被查獲的販嬰案「賣家」李某夫婦的行為則少了苦衷,多了諷刺。「本人因家庭條件貧困,無力撫養一男嬰,誠心收養者可聯繫我,騙子、中介滾。」去年11月,論壇上的一條「送養孩子」的帖子引起了警方關注。根據帖子上所留的聯繫方式,警方很快鎖定了發貼者李某。根據線索,警方在寶山周浦地區找到了涉嫌販賣嬰兒的李某夫妻。「那個孩子不是我的,我為什麼要養。」
到案後,李某爽快承認了自己出售嬰兒的事實。「我一直在外打工,2月份的時候和妻子見過一面。可是她8月份的時候就生下了這個兒子,怎麼可能是我的?」李某越想越氣憤,在他的逼問下,妻子終於承認她曾在去年11月和一個在網吧結識的男子發生過一夜情。得知實情後,李某便在網站上發布了該「送養」孩子的帖子,而通過李某所留電話,一對無錫夫妻很快找上門。在檢查了對方的結婚證後,李某將孩子以3.5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對方。
警方強調 涉及錢款交易都屬違法
「買賣雙方或多或少都是『自願』的,通常是買方無法生育孩子,通過正規領養渠道又要花費過多的等待時間。賣方則是無力撫養、非婚生子等,雙方一拍即合,利用網絡平臺非法買賣。」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總隊長助理楊劍說。
楊劍告訴記者,目前上海方面查獲的多是「非法收養」,暫時還未發現有職業人販子。但是,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而私下賣掉孩子、買來孩子或者購置假冒的出生證明,涉及到錢款交易的,都是違法行為。
而對於像「圓夢」這樣的非法網絡販嬰平臺,警方更將對其進行嚴厲打擊。「網站搭建者為買家辦理假出生證,提供所謂的一條龍服務,方便其為孩子報戶口,從中牟利,並將這一違法行為演變成了一種職業。」楊劍說。
律師觀點 民政局未登記收養不成立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楊永勝告訴記者,根據《收養法》規定,只有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和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才可作為收養對象。「而網上這樣發布的所謂尋求收養,其實遠遠偏離了這個範圍。而通過網絡這個平臺,使得買賣雙方能輕鬆繞開監管部門,私下完成『收養』,也就是所謂的『民間收養』。」
「但這種收養是違法的行為。」楊律師表示,在我國,未在民政局辦收養登記,便意味著收養關係不成立。「在『收養』過程中涉及到金錢交易,就涉嫌違反刑法中的『拐賣婦女兒童』罪。」楊律師表示,「現行的收養法是最大程度上保證嬰兒的利益,避免被人以『收養』名義買賣兒童。作為送養方,無法完全核實收養方的身份,萬一交給的是人販子,怎麼辦?」
此外,「民間收養」還會帶來很多衍生問題。「因為不受法律保護,如果送養一方反悔了,要討回孩子,對收養一方來說也毫無保障。此外,『民間收養』孩子無法落戶。」楊律師說,像沈某家為了給孩子一個合法的身份,不得不網購出生證,這又違反了其他法律。
如果沈某和衛某同時到民政部門辦理正規的收養手續,可以嗎?答案也是否定的。「按照民政部門的規定,並不允許定向收養,也就是收養人指定收養對象的收養行為。」換言之,如果衛某將孩子送到福利院,沈某也只能登記排隊,而不能定向收養衛某的兒子。「更何況,衛某並不符合前面說的送養人條件,如果將孩子送人則涉嫌遺棄。」楊律師表示,民政部門之所以有如此規定,也是要兼顧公平,更要杜絕某些人鑽法律的空子。「如果放開定向收養,不排除會有私生子女藉此途徑獲得合法身份或者藉此販賣嬰童。」
他們,因為孩子重病難治且醫療費用高昂,而將病殘兒遺棄在棄嬰島。一方面是棄嬰島接收能力的有限,另一方面是家長棄嬰數量的「無限」,這讓建立棄嬰島的初衷扭曲成「縱容」家長棄嬰的質疑。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經過比較充分的試點、試行後,如何讓這個勇敢的嘗試成為更符合兒童利益原則、符合現階段社會道德、社會管理原則和規律要求。
廣州棄嬰島啟用50天不堪重負關閉
接收262名患病棄嬰,超過福利院承受極限
南京棄嬰島啟用88天接收136名棄嬰也可能關閉
晨報記者 李曉明
棄嬰島「吃不消」了!僅僅啟用50天,就接收了262名棄嬰,超出了承受極限,廣州棄嬰島3月16日正式宣布暫時關閉,成為全國第一家關停的棄嬰島,給正在風風火火推進的棄嬰島建設刮來一陣寒風。廣州棄嬰島的關閉或許只是一個開端,南京棄嬰島隨即表示,因為接收的棄嬰數量驟增,棄嬰島不堪重負,也在考慮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一方面是棄嬰島接收能力的有限,另一方面是家長棄嬰數量的「無限」,在棄嬰島建立之初,就有質疑的聲音,擔心是否會「縱容」家長棄嬰行為,而棄嬰島棄嬰數量的激增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擔心。
對此,國家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在個別設棄嬰島的城市,一兩個月內出現了棄嬰數量顯著增長的情況,但建立棄嬰島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利大於弊。
262名棄嬰中23名死亡
3月16日,廣州市「嬰兒安全島」試點工作情況通報會宣布:暫停試點「嬰兒安全島」,主要原因是短時間內接收棄嬰數量已經超出福利院承受的極限,需要暫停試點進行總結,並做好已接收嬰兒的疫、分流等工作,條件成熟時再適時重開,重新啟用時間另行公告。此時,距離2014年1月28日正式啟用棄嬰島,僅僅過去50天。
接收棄嬰數量多是棄嬰島關閉的直接原因。據介紹,在50天的運行時間裡,棄嬰島共接收棄嬰262名(已有23名重症患兒離世),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遠遠超過了福利院的承受極限。
棄嬰數量猛增讓是福利院的床位捉襟見肘,很多張嬰兒床擠著兩個孩子,「一個娃娃蹬腳,瞬間就能吵醒同床的那個。」其次是福利院養育員人手不足,每個班組養育兒童的人數已經從50餘人猛增至80餘人甚至近百人,雖然已經在招募養育員,但還是左支右絀。
最令人堪憂的是疾控方面。按設計標準,每個兒童居室佔地約二三十平方米,每名嬰兒應配5平方米,才能通風透氣、防止病毒快速傳播。床位本來是靠著牆壁擺一圈,現在中間也放了兩排嬰兒床。有疾控專家到場看後,對居住密度之高深表擔憂。另外,如果新入院的棄嬰與院內其他兒童共同生活在一個區域,很容易導致院內傳染病的交叉感染和快速傳播。
如此窘境之下,廣州市社會福利部門宣布暫停了正在試點中的「嬰兒安全島」。
南京考慮是否關停棄嬰島
廣州棄嬰島或許不會是唯一一家關停的。就在廣州棄嬰島宣布關停之後,南京棄嬰島負責人也表示,正考慮棄嬰島是否還要繼續試點下去。原因同樣是棄嬰多到讓他們感到「吃不消」。
南京棄嬰島在去年12月10日啟用,當時為了防止過多棄嬰被送到這裡,棄嬰島採取的是「白天鎖門,晚上開放」的策略,就是為了防止家長大白天來遺棄嬰兒。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越來越多的棄嬰被送來。據統計,南京棄嬰島啟用88天來,總共收到136名棄嬰,而以往福利院一年正常接收的棄嬰數量也只有約160人。「以前是幾天才收一個孩子,現在平均一天一個,最離譜的是有一天接收了3個孩子。」南京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朱洪說,棄嬰數量短時間內驟增超遠福利院的負荷,目前,他們已開始將部分棄嬰轉到高淳分院。如果再不行,打算尋找省內其他福利機構「幫忙」。這也是無奈之舉,這麼短的時間,要照顧好這些孩子,福利院現有的條件顯然不夠。
朱洪表示,此次廣州暫停試點,讓南京方面壓力更大,擔心棄嬰會集中到南京來,相關部門也在考慮「棄嬰島」是否要繼續試點下去。
為何廣州和南京吃不消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河北、天津、廣東等10個省區市建成25個棄嬰島投入使用,其中首個棄嬰島——石家莊棄嬰島已經運營兩年多,但為何是廣州和南京兩地的棄嬰島率先「吃不消」?
2011年6月1日啟用的石家莊棄嬰島,在兩年半時間接收棄嬰約180人,西安棄嬰島兩個半月接收68名棄嬰,天津棄嬰島50天接收棄嬰數量為16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兒童福利院於2013年4月開展試點,至2014年2月僅接收4名棄嬰。相比之下,廣州50天接收262,南京88天接收136名嬰兒的數量遠超上述城市。
為何廣州、南京兩地棄嬰島接收的棄嬰會激增?根據相關部門解釋,廣州是因為「交通條件便利、人口流動頻繁、醫療資源集中」,南京同樣是經濟發達、醫療資源集中。兩地的共同點是同屬大城市,交通便利醫療條件好,不少病殘兒父母慕名來求醫,一旦得悉病況難治且醫療費用高昂,很可能就地將病殘兒遺棄,導致兩地棄嬰島棄嬰數量激增。
民政部長:試用過程利大於弊
棄嬰島成立之初就伴隨著爭議,這是不是在「變相鼓勵」或「默許」棄嬰行為成為最大爭議點。廣州、南京棄嬰島所遭遇的困境似乎從現實方面論證了「縱容」棄嬰的嫌疑。
對此,今年「兩會」期間,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介紹棄嬰安全島的試行情況時坦言,在部分試點城市,一兩個月的時間內,的確出現了棄嬰數量顯著增長的情況,但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
李立國表示,要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事情。首先,按照國際兒童公約和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設置棄嬰安全島體現了兒童利益最高的原則,試點首先有益於保證棄嬰的疾病救治、生命安全和監護服務。其次,棄嬰安全島目前剛剛開始試用,試用過程中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不斷地在跟蹤棄嬰安全島的進行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判斷。這種分析判斷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要經過比較充分的試點、試行才能做出符合兒童利益原則、符合現階段社會道德、社會管理原則和規律要求的結論。」李立國說,還要再試用一段時間,才能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判斷,目前下結論為時還早。
李立國還表示,在開展試點工作中,設立棄嬰安全島的社會道德風險和政府責任風險已經有比較充分的預料和估計,但這件事首先是有利於保護棄嬰,有利於實現兒童利益最高的原則,所以,「在面臨風險的情況下進行試點、試驗,是我們一個勇敢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