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天假期大家過得怎麼樣?
正當天真的朋友準備連休三天,以滿滿的元氣迎接3月1日到來的時候,猛然發覺2月28日直接與3月1日接軌了。
奇怪,誰偷走了親愛的2月29日、2月30日、2月31日?
進而又一想,為什麼好端端的天文曆法,偏偏「歧視」2月,讓2月成為一年中最短的月份?
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合併為一個問題——為什麼2月29日、2月30日、2月31日這三天不見了,從而使得2月份成為一年中最短的月份?
我們不妨拆開這三天分別來說。
2月31日——根本就不會出現的日子
我們都會背「一三五七八十臘,31天永不差」,既然31天的月份已經「約定俗成」,那麼2月肯定是沒有機會的了。所以,2月31日和4月31日一樣,是根本就不會出現的日子。
2月30日——的確曾在某幾個特定的時期及國家出現
首先是1712年的瑞典帝國,由於在修改曆法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這一年的2月出現了30號。
然後是蘇聯,在1929年,蘇聯決定採用蘇維埃革命曆法,每個月都有30天,剩下的5天或者6天當作假期。從1930年到1931年,每個2月都有30天,但在1932年2月卻又變成了原來的天數。
另外由於我國早期戶籍政策的不規範,不排除有人報農曆生日而被登記默認為陽曆的可能性,所以亦曾有身份文件顯示生日為2月30日的情況出現。
因為在農曆的曆法中,是允許二月份隔幾年出現三十日的。最近的一次,去年2018年的農曆二月就有三十號。
2月29日——公曆閏年中的第60天,每4年出現1次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周的實際時間約為365.242188天,但民用的曆法只能取整數,所以公曆平年共有365天。也就是說,每隔4年曆法上就會出現近一天的時間差。為了解決這個餘數,每4年增加一個額外的閏日 ——即2月29日。
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很遺憾,每4年才能過一次生日。
2月——被「歧視」的月份?
那麼,為什麼是2月那麼多講究?
這要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的凱撒大帝。凱撒徵服埃及後,帶回了埃及的陽曆。原來的羅馬使用的陰曆,十分混亂,有時與太陽曆相差幾個月,以致人們春秋難分。亞歷山大裡亞的希臘天文學家索西吉絲建議凱撒改用埃及現行陽曆,並且注意四年置閏一次。
凱撒接受了建議,決定在整個羅馬推行陽曆。此歷規定,每四年中頭三年為平年,每年365天,第四年為閏年,一年366天。一年12個月,單數的月份31天,為大月,雙數的月份30天,為小月。
那為什麼一定是單數月份31天呢?
因為凱撒的生日是在7月,凱撒為了體現自己至高無上的威嚴,要求這個月必須是大月,故天文學家將單月定為大月。6個大月6個小月,使平年多出了一天只有從某個月中扣除一天。
當時羅馬的死刑都在2月份執行,人們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一個月,所以從它這裡減去一天,2月就成了29天。
凱撒大帝去世後,他的外孫屋大維繼位。這位屋大維的生日偏偏在8月,他也要擺一擺譜,所以下令將8月定為大月,並從8月份開始以後的雙月定為大月。這樣一年就有了7個大月,又多出一天。
怎麼辦?只好再從「不吉利」的2月減去一天,使它成為28天。每逢閏年,2月份增加一天,變成29天。
之後慢慢沿用下來,就是我們現在公曆的樣子了。
不得不說一句——這爺孫倆是有點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