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衣者認為衣物的最終流向要更加透明化;專家建議回收衣物要更規範。自今年年初以來,細心的沈城居民會發現,在很多小區裡出現綠色、藍色等不同顏色的標有「舊衣物回收」字樣的大箱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來收集。這些箱子是誰投放的?回收的衣物如何處理?6月26日記者到部分小區進行了走訪。
(圖片來源:瀋陽日報)
多數居民持歡迎態度:希望流向更透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每家的舊衣服都越攢越多,直接扔掉有點可惜;不扔又佔地方。如何處置舊衣服成了不少市民的煩惱。近期沈城不少小區出現了舊衣物回收箱,很多居民覺得很方便。
6月26日早晨,瀋陽市大東區林韻社區18號樓的一位居民來到設在小區廣場附近的一處藍色的舊衣物回收箱前,將自家的幾件牛仔褲和款式不很新的西裝投到裡面。
「有這個箱子太方便了。我投的這幾件衣褲都挺新的,當初買的時候挺貴的,只是款式有點過時了,如果有需要的人不挑剔的話穿著不是挺好的嘛!」這位居民說,以前也偶爾把舊衣物往社區送,但由於平時上班,常常沒有時間。
在恆大名都小區的一處舊衣物回收箱前,一位女士向記者說,她前些日子往這個回收箱投了一件衣物,她希望處置衣物的環節能更透明一些。
「我是賣服裝的,家中有不少積壓或斷碼的新衣物,賣的話也賣不出什麼價,所以就想找機會捐出去,但這些衣物捐出去之後能否真正送到需要的貧困家庭中?如果回收方能有一個比較透明的流向,會考慮全捐出去的。我身邊有好幾位業戶都有這個想法。」這位女士如是說。
舊衣物回收後如何處理:主要有四種方式
記者通過對幾個小區的走訪看到,回收箱儘管運營方不同,但大小基本都差不多。回收箱一般都是高1.6米左右,回收箱的上方為投放口,下放為取衣口,取衣口有鎖,需要用鑰匙才能打開。在箱子醒目的位置有舊衣物處理流程,其中符合捐贈條件的衣服通過消毒之後將捐贈給貧困地區的群眾;對一些不具備捐贈條件的,白色棉織物通過纖維化處理最終將紡成棉紗;有機織物經過纖維化處理將織成無紡布;滌綸織物通過化學分析處理滌綸原料。
據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一位女士表示,對於適合捐贈條件的衣物,捐出去之後都會出具正式的回執。遼寧省愛心志願者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瀋陽共有400個廢舊回收箱正式投入使用。回收後適合捐贈的主要捐給貧困山區,衣服、鞋等是貧困山區最需要的,這些東西捐出去之後,會在協會的網上及時公布受捐人的詳細情況,歡迎捐贈者及時查詢。
居民處理舊衣方便:但居民間捐贈會受限
在小區設立舊衣回收箱大大方便了居民處理自家的舊衣物。但有一個問題是,原來通過社區回收舊衣物之後,同一社區居民間的捐贈會受到一些影響。也就是說,同一個社區裡,有的人捐出衣物,還有另一些居民需要衣物,這在以前是可以通過社區來進行分享的。
林韻社區李書記介紹,以前,社區在區慈善總會的要求下,每年都要開展舊衣物回收工作,居民把舊衣物、鞋帽等送到社區,社區進行收集整理,安排固定地點存放,等到區裡有捐贈活動時,各社區再將居民捐贈的舊衣物打包送到街道,以街道為單位,在區慈善總會的統一安排帶領下統一捐贈給遼中、法庫等貧困地區。這種舊衣物的收集工作社區要常年開展,才能完成上級交給的捐贈任務。社區要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回收管理,設置好存放地點,牽扯了很大精力。
如今,區慈善總會不再下達舊衣物的回收、捐贈任務,社區也就不再開展舊衣物回收工作。去年,社區通過了解溝通,與專門做愛心捐贈廢舊衣物的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取得聯繫,在林韻春天小區裡安置了三個舊衣物、書籍愛心回收箱。社區安排志願者每天進行查看,發現箱滿就及時匯報給社區,由社區通知國防教育基金會前來回收。舊衣物回收箱的設置解決了居民處理舊衣物、鞋帽的難題,很受居民歡迎。
目前這種舊衣物回收箱在很多社區可見。這種舊衣物回收方式有效解決了居民處理舊衣物的難題,但社區內部居民間的衣物捐贈活動就受到了限制。目前社區正在收集居民需求、捐贈信息,計劃先開展一次兒童衣物捐贈及互換活動,讓舊衣物能在社區居民間進行分享。
設回收箱是好事:但需要規範
「設回收箱讓舊衣物能再利用是個好事,但由於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還需進一步規範。」 瀋陽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理事長張志勇告訴記者,在小區內設舊衣物回收箱涉及運營方的從業資質、對舊衣物的收取、處置等問題,捐獻衣物的百姓最關心的是回收方是否可靠,捐出的衣物是否能用到真正有需要的貧困人群手中。作為從事回收舊衣物的運營方,如果是企業,需要有工商註冊;如果是協會、基金會或其他社會服務機構,需要到民政部門進行註冊登記後才有資格從事這件事。有沒有這個資質,到民政部官網上做一下地方組織查詢就可知道。此前,有些單位以瀋陽市環保志願者協會名義在小區設置很少量的回收箱從事舊衣物回收工作,是沒有經過授權的。
對舊衣物回收,瀋陽市慈善總會有什麼看法?記者撥通了瀋陽市慈善總會的辦公電話,接話一方表示,從事慈善公益事業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批准,具體要求國家有關部門有詳細規定。(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孫全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