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正骨水是廣西玉林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根據五十年代初,具有傳奇色彩的著名老中醫陳善文先生獻出的秘方,結合現代技術研製而成的純中藥製劑,對跌打損傷及消除運動疲勞等功效顯著。以前出過一本圖書叫《死囚的新生》,就是專門介紹正骨水發明者陳善文先生傳奇故事的。
陳善文(1887年9月—1973年),廣西玉林縣石和鄉雲茂村人,年輕時開始拜師學醫,民國六年,陸榮廷出任兩廣巡閱使,其部下林虎將軍也是廣西玉林市人,駐軍廣東潮州一帶,陳善文擅長駁骨、接骨,受邀到林虎將軍部隊當軍醫,後又到廣東梅縣王塘陸育軍醫學校學習三年,畢業後仍回到林虎將軍部隊服役,任職少校軍醫官。
1920年粵桂戰爭隨敗軍退回廣西,陳善文隨後脫離部隊歸鄉務農。
1921年,李宗仁駐軍玉林,成立軍醫院,招收軍醫人才,陳善文入職該院二等軍醫官,重操舊業。期間曾給國民黨將領張發奎,餘漢謀醫治腳傷。並在張發奎部下充當軍醫官。並隨之參加北伐。
抗日戰爭時期,隨部隊轉戰廣東徐聞兵敗,逃回玉林,後陳善文得到幾位玉林商人的資助,在「信昌號」自製駁骨水、雲香精等藥品,醫治了很多骨傷科患者,由於醫術精,陳善文因此聲譽鵲起,他所制的駁骨水,雲香精生意火爆,供不應求,被譽為廣西藥王。
1949年底,解放軍大軍進廣西,國民黨白崇禧的軍隊節節敗退,在玉林縣的陳善文在國民黨軍官的慫恿和鼓動下,加入了玉林縣當地的土匪組織,並被封為副司令。盤踞在玉林的土匪,趁人民政府初建不久,解放軍開赴海南前線之機,在玉林各鄉發起大規模的暴亂,匪徒無惡不作,民憤極大。
人民政府依靠當地駐軍,民兵和廣大群眾,協同增援的解放軍對各路土匪,逐一擊破和殲滅,而陳善文卻逃到一百多公裡外的平南縣丹竹鎮,躲在郊外的一間柴屋裡,後來被解放軍偵察員盯上,並被抓獲,陳善文隨後被押送回玉林,人民政府對他處置時,考慮到他有一技之長,願意伏法,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在政策感召下,他獻出了正骨水、雲香精秘方,由於他有立功表現,僅被判7年徒刑,後又被提前釋放。一九五一年,在玉林成立製藥廠,廠裡一邊生產駁骨水(正骨水)和雲香精,一邊讓陳善文在廠裡坐診為群眾治病,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問藥,反映良好,正骨水、雲香精批量生產後,被送到朝鮮戰場,為志願軍醫治手腿骨傷,使他們恢復健康,受到指戰員的好評。
後來陳善文當上了廣西省第一屆政協委員,文革時期,陳善文受到批鬥,被送回家鄉監督勞動,1973年去死,享年91歲。
現在的廣西玉林製藥廠已經更名為廣西玉林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中藥製藥50強企業和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雲南白藥是雲南著名的中成藥,由名貴藥材製成,它是由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研製成功,原名「曲煥章百寶丹」,問世100多年來,雲南白藥以其獨特、神奇的功效被譽為「中華瑰寶,傷科聖藥」,蜚聲海外,2001年11月,「雲南白藥」成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雲南白藥的創始人曲煥章(1880—1938),字星階,漢族人,曲煥章7歲喪父,9歲喪母,和12歲的三姐相依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學傷科,後自己配製百寶丹和其他傷科藥方,開始行醫,1898年,曲煥章自採藥材,加工配製白藥和其他傷科用藥。
1914年,曲煥章返回故鄉,通過多年的苦學苦鑽,經反覆試製和實踐,反覆試製,終於研製出了曲氏白藥,
1916年經雲南省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發給證書,允許公開出售,曲煥章成為江川、玉溪、華寧等地有名的傷科醫生。
1917年曲煥章到通海掛牌行醫,白藥由紙包改為瓷瓶包裝,銷往全國。
1922年,曲煥章遷居昆明南祥街開設傷科診所。
1927年,成功又研製出來了普通白藥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和保險子的精製白藥。
1928年,瓶裝白藥上市,遠銷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
1933年曲煥章當選雲南醫師公會主席,他團結廣大中草藥工作者,積極組織醫學研究,為中醫藥事業作出了貢獻。
1938年,曲煥章被國民黨接往重慶,因拒絕獻出白藥秘方,遂被軟禁,後曲煥章憂憤成疾,同年8月,曲煥章不幸辭世,終年58歲。
解放後,曲煥章妻子繆蘭瑛將雲南白藥方獻給人民政府,1951年,「百寶丹」在西南工業展覽會上榮獲一等獎,1971年,雲南白藥廠正式建成,1978年後,雲南白藥批量生產,每年為國家換回數百萬美元的外匯,現在雲南白藥集團已經成了全國著名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陳善文與曲煥章,都是中國民族醫藥的代表人物,由於生不逢時,命運坎坷,但是他們創造的醫藥和傳奇事跡,永遠在人民心中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