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 宗蔣)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為響應市屬高中外擴戰略,南京一中江北校區將於今年9月率先開學,首批300餘名高一年級師生將入駐生態校園,這是市委市政府推動江北新區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南京五所市屬普通高中外擴工程的先行項目,對全市普通高中總體布局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化校園
媲美一流高校建築設計
學校位於國家級江北新區核心區,緊鄰定淮門隧道,地理位置優越,坐落於江北新區健康城的核心位置,生態環境優美,擁有圖書館、教學樓、藝術中心、體育中心等主題建築,總佔地面積約150畝,是一所現代化校園。
江北校區總投資12億元,建築氣勢恢弘,教學、運動、拓展、生活等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媲美國內外一流高校建築設計,既有高標準、高顏值,還有很多別出心裁的功能設計。學校有三棟教學樓,按年級分棟設置,每棟建築之間設有風雨廊道。每個班級的教室設計顛覆傳統,採用1+1模式,即一間標準教室加班務室。課桌椅設計可根據身高調節高低,選材均為無汙染材質。班務室配有洗手池、直飲水、學生儲物櫃和會議桌椅等物品。
教學樓負一樓和一樓均為基礎實驗室。實驗室設備置頂,實驗桌椅都可以移動,同時滿足必修課實驗和選科學習的需要。此外,還建有STEAM科創中心、圖文信息中心(模聯社、思益書院等)、藝術中心(音樂廳、美術館等)、體育中心(遊泳館、擊劍館、排球館、籃球館、桌球館等)指向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教學活動區域,課餘時間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特長自由選用。
四個統一
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介紹,江北校區首批教師團隊由中山南路校區統籌安排,兩位一中副校長領銜,多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省市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加盟,陣容豪華。江北校區與中山南路校區實行「一體化」管理,確保學生享受頂級教學資源,構建和諧教育生態。兩個校區實行一校兩址、一套領導班子、一支教師隊伍、一體化辦學,做到「四個統一」——文化建設統一推進,師資隊伍統一安排,教育教學統一要求,後勤保暲統一調配。
學校仍然延續中山南路校區「適合的教育」辦學理念,面對學生、因材施教,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秀所在,並鼓勵和推動他們在通往優秀的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
江北校區傳承中山南路校區「崇文求真」課程體系,同時構建包括學業課程、生活課程、創新課程等在內具有全員、全科、全面、全程等特點的全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豐富的優質課程,讓他們擁有獨特而有生命活力的學習經歷和體驗。此外,依託南京一中和江北新區豐富的教育資源,學校還將與周邊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共建,開發校本課程,把院士、專家「引進來」,讓學生「走出去」。
「一刷行」
著力打造智慧校園
「我們為學生打造一座綠色環保、智慧化管理的現代校園。」南京一中副校長、江北校區執行校長李敏介紹,江北校區採用智慧識別系統和微校管理平臺進行智慧化管理。每一位入學江北校區的學生,將獲得一枚「智慧校微」,憑藉這個校徽,進出宿舍、儲物收納、購物就餐等都能「刷一下」完成。此外,利用「智慧校徽」,學生還可以享受每月與家人免費100分鐘通話。同時,老師和家長也能利用「智慧校徽」反饋的數據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
除此之外,教學樓內每個班級的門口都設置了電子水牌,時間、課程、教師等班級信息會根據課堂的變化而及時展現出來,方便學生、老師、家長等快速了解班級情況。隨著新的教學設備在課堂上運用,曾經被視為教室3件寶的「黑板、粉筆、黑板擦」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也逐漸減少了使用,而由觸控黑板取而代之。觸控黑板是一款將黑板、投影儀、電子屏、快拍儀等功能結合於一體的現代化智能教學設備,任課老師可根據自己的課堂需要合理使用。
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表示,江北校區主體上是寄宿制生活,將實行陪伴式、書院式的教學管理,師生之間同吃、同住、同學習、同成長,學校希望能夠培養有自主學習能力、有較高綜合素養、有廣闊國際視野的一中學子,以服務於經濟社會整體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