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在網上看到了一張俯瞰北京故宮的照片,整個故宮仿佛就在眼前,藍天白雲下,一幢幢黃色屋頂的建築十分壯觀,當時很好奇這是在哪裡拍的,後來得知拍攝地點在故宮正前方的景山公園,心裡想一定要去景山公園一探究竟。
位於北京故宮正後,明清北京城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西臨北海,南與神武門隔街相望,北與鼓樓相望,相對不遠處的北海公園,規模要小得多,但也是遊人常去的地方,當然,這不是因為景山公園門票只賣2元,而是因為這裡是整個北京城唯一可以俯瞰故宮全景的地方,怎麼會錯過呢?
原位於景山公園與北海均為永定河故道,因永定河改道,景山公園所處位置較高,逐漸變成了一座小丘陵,金代在此修建皇家苑囿,史稱「北苑」,元代稱為「青山」,為皇帝遊賞的「後苑」,此後又經過多次朝代的演變,直到順治八年這裡改名為「景山」,乾隆年間,景山十分輝煌,名噪一時。經歷了這麼多朝代,又都是皇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國家很少有這樣的園林山景,而山上的建築更是按照皇宮的規定建造的。
1928年建於景山公園,整個公園佔地345畝,被紅牆黃瓦圍成一圈,最高處是景山中央,相對高度45.7米,是北京城中軸線上最高的觀景景點,也是唯一一個可以俯瞰故宮全景的制高點,因此有「京華攬勝第一」之稱,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慕名而來。
在景山公園內有許多自然人文景觀,如綺望樓、五方亭(觀妙亭、周賞亭、萬春亭、富覽亭、輯芳亭)、壽皇亭、永思亭、牡丹園、萬春亭等。參觀者需要購票入園,門票2元,每日限人數,在「滿12,000參觀者」後即停止購票。
來景山公園的遊客大都是直奔萬春亭來的,萬春亭位於景山最高峰,雖然是最高峰也只有40多米高,走不遠的路和階梯就到了萬春亭,雖然不算很高,在這裡的確可以俯瞰故宮乃至整個北京的最佳觀賞點,再加上公園裡樹木茂密,景色優美,很適合來這裡休閒、放鬆。
然而,近期對萬春亭進行了修繕,雖然無法登上萬春亭制高點俯瞰紫禁城,但在萬春亭四周的平臺上仍然可以俯瞰紫禁城,萬春亭四周建有玻璃磚牆,可以憑欄遠眺紫禁城的全景。
轉過頭,望向故宮,眼前的視野瞬間開闊起來,神武門上「故宮博物院」這五個大字映入眼帘,有一種異乎尋常和熟悉的感覺,歷經600多年的紫禁城被一下子全部收進鏡頭裡,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不免令人激動。
以前也來過北京,但是一直沒有進入故宮參觀,參觀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到故宮參觀,但是已經足夠了,可以感受故宮的雄偉壯觀。神啊
往相反的方向看,可以從故宮中軸線上看到鼓樓,雖然距離很遠,但是也能感覺到它雄偉巍峨的氣勢,鼓樓是這裡的報時中心,元明清時期是北京的地標建築,見證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
從萬春亭西面可以看到遠處的高樓大廈,總感覺這些高樓大廈破舊不堪,美麗的城市,好在離這裡較遠,不會影響大家欣賞故宮的美感。神啊
西面可俯瞰北海公園,公園標誌性建築白塔清晰可見,被夕陽染紅的白塔仿佛是一位沉默寡言、睿智的老者,靜謐、慈祥、洽淡,望著這樣的美景,整個人的浮躁感逐漸消退,變得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