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擬人的修辭手法呢?
擬人:就是把物當人寫,使沒有生命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給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語言更鮮明、生動。
擬人的作用:運用這種修辭手法可以讓語言具有表現力,更加生動形象。
例1:風背著手貓著腰一下鑽到了秋的懷抱裡。
這個句子的特點:風一下就跑到秋天的懷裡,怎麼跑呢?背著手貓著腰鑽到秋天的懷裡。這就是把秋天的事物比成了人,就像人一樣,背著手還貓著腰,還是鑽到秋天的懷裡。非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的特點。
例2: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在這個句子中也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山嶺比喻成了人,擬作人,像人一樣溫柔,而且每個山頂都不是那樣盛氣凌人。賦予了山嶺人的性格特點,寫出了山嶺的溫柔,寫出了山嶺的平易近人。
例3:幾場春雨過後,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這句還是運用的擬人的修辭手法,將鮮筍賦予了人的特點。說鮮筍在幾場春雨過後,成群結隊的像人一樣結伴而行,而且是從土地裡探出頭來,露出他們的頭來。所以這個句子寫出了筍的特點
例4: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
在這裡把小白菊當作人來寫,說小白菊不再膽怯,慢慢抬起頭,賦予小白菊人的性格特點。
在《秋天的雨》這課中就大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秋雨人格化,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好。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使文章充滿了情感色彩。
如「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描述的對象更生動具體,富有趣味,更能表達作者的情感。
我們在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時,有兩種情況:
1·用描述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的詞語來描述事物。
2·直接、徹底地將事物當作人來描述,此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童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