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寧波開始進入「三伏天」。與之相對應的,寧波各醫院的「三伏貼」也開始變得火熱異常。僅孔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天就接待市民100多人。
隨著市民對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每年入伏後貼「三伏貼」的市民也逐年攀升。據了解,市中醫院2017年貼敷達96247人次,2018年貼敷達97648人次,呈逐年攀升趨勢。
冬病夏治對中醫師的臨床經驗、中醫理論要求非常高。一是有嚴格的適應病症,二是藥材加工、穴位選擇和定位上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建議市民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接受冬病夏治。
今年市中醫院共有13個科室開展「冬病夏治」,較往年增加了4個。每個科室針對不同的病證採用不同的配方,有的科室配方多達7種,並且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取相應的穴位。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貼一般選擇從夏至到秋分,每隔7至10日敷貼一次。
相比往年同期,今年的三伏天氣溫相對較低,有時還下雨,但是市民前來貼敷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
那麼,這樣的天氣究竟是否影響三伏貼治療效果呢?寧波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劉宏飛博士介紹:「三伏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今年入伏季節氣溫相對偏低,但人體陽氣還是會應時而動,因此不會干擾三伏貼的效果。」
但「三伏貼」並非人人適合,據專家介紹,疾病發作期、孕婦、2歲以下的兒童、皮膚過敏者、皮膚有疥癤皰和破損者、疤痕體質、嚴重心肺功能疾患及中醫辨證屬陰虛火旺者不宜採用。(陳敏 陳君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