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各位家長還記得小時候念書時的課本嗎?那時候,我們經常在語文書、歷史書上塗鴉,數學書、英語書上畫畫,唯獨對生物書「手下留情」!
畢竟,生物書包含的「信息量」過大,許多插圖都讓人「一言難盡」,就算是生物老師也總是避嫌讓我們自主學習呢!我們哪好意思在上面亂塗鴉啊!
可是,前段期間,生物課本火了!央視曝光高中生物書內含有不良內容,這是怎麼回事?你說初中生物課本插圖令人臉紅就算了,高中生物課本哪裡犯錯了?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央視:打擊不良內容
正常來說,課本中的插圖與內容息息相關,沒有一張插圖是冗餘的。
但是,生物學科的插圖有些特殊,我們都知道生物學科涉及人體器官知識,這也導致部分插圖可能因「尺度」過大,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譬如,高中生物書就涉及到一些解剖學科的知識,在蛋白質相關章節中,我們就看到插圖中的「肌肉女」身上只穿著一套比基尼,給人一種暴露的不適感。
因此,央視打擊課本內不良內容是正確操作,家長要豎起大拇指點讚。
老師知道這件事情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我覺得教育部做得對,這張照片確實有些過了。許多男學生看到這種照片後,都會瞎起鬨,還叫她【金剛芭比】。女同學看到後,馬上就把這頁掠過,心跳加速,面紅耳赤;一些同學還會給這張插圖進行二次創作,影響很不好。」
專家:尺度過大,學生把持不住
這張插圖成為網上熱議的焦點後,專家也加入反「肌肉女」的陣營中,他們表示:
「高中是孩子一生中最關鍵的時刻,他們會面臨高考,走上不同的道路。現在,高中生年齡多集中在16歲~19歲,他們容易對異性產生模糊好感與幻想,這張插圖尺度過大,刪掉它,也是怕孩子受不住。」
專家的話有沒有道理?我們暫且不提,先看看下面這個問題:
「肌肉女」為何會成為生物課本插圖?
據悉,這個女子真名叫克裡斯•維斯伯格,是加拿大一名職業健美運動員,生物課本中的插圖是她在1984年奪得北美健美錦標賽女子組重量級冠軍的精彩瞬間。
為什麼她被稱為「蛋白質女王」?這裡涉及到一些簡單的生物知識:
蛋白質是促進人體增長肌肉的主要能量來源,健身塑形肌肉最快的方法也是大量補充蛋白質。
生物課本中,剛好介紹蛋白質的功能,放上「肌肉女」的插圖,這也是想讓學生了解肌肉和蛋白質的相關聯繫。
網友吟詩:生物蛋白今猶在,不見當年「肌肉女」
我們在想念殭屍片鼻祖林正英的時候,都會用這句詩懷念,「糯米紅繩今猶在,不見當年捉鬼人。」
現如今,「肌肉女」只能存在於80後、90後的記憶中,也有網友吟詩懷念,「生物蛋白今猶在,不見當年肌肉女。」
由此可見,不少網友都非常捨不得「肌肉女」啊!
不過,「肌肉女」被刪除後,也有不少網友提出了抗議,他們覺得這張插圖沒有違規,是家長、專家、老師過度解讀了!
於是,一場關於「肌肉女」的混戰就開始了!
正方網友觀點:我們支持生物課本把「肌肉女」踢出去
①這張「肌肉女」的插圖太不雅觀,正如專家所言,尺度過大,會給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②這節課只是介紹蛋白質的功能,隨便換一張插圖不好嗎?你們死盯著「肌肉女」不放,內心太骯髒;
③央視都在嚴厲打擊課本不良內容,特意把這張插圖拉出來做解說,你們還在辯駁什麼?
反方網友觀點:我們不贊同你們刪除「肌肉女」的初衷
①這只是一張普通的插圖,如果專家指出這種插圖尺度過大,那麼影視劇、生活中、雜誌到處都有類似的圖片!
譬如,我們帶著孩子去遊泳時,人家女生會為了你家孩子,不穿泳衣泳褲,穿著長衣長褲下水嗎?
如果學生連這種插圖都把持不住,那定力也太小了吧?現在手機上隨便一翻,都是明星的照片,難道我們都能淨化嗎?
②家長、老師和專家都過分誇大了「肌肉女」插圖對孩子的影響。
某種程度而言,高中生處於青春期最後階段,已經具備邏輯思維和自我判斷的能力。
所以,教育部把「肌肉女」刪除,只能說明一點問題,那就是社會對學生充滿了不信任。
③「肌肉女」被刪除,從根本上證明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說到底,家長還是沒有給孩子做足性教育!
正如網友@羊駝媽媽評論道:「避而不談,只會導致更大的誤解,產生更大的問題。家長要科學地去引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好奇心強,就像治水一樣,可疏不可堵。」
無論是正方網友,還是反方網友,他們的說辭都有一定道理!各位家長和孩子,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可以在評論區把戰火蔓延下去哦!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家長需要積極關注引導
對於家長而言,性教育就是「洪水猛獸」,總是對孩子避而不談,或者不正確引導。
一張插圖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嗎?可能會,但是當插圖都讓孩子把持不住的時候,不正說明家長的性教育非常失敗嗎?
難道家長真的很認同那句話,「逃避可恥但有用」?
在性教育的問題上,家長一定要積極關注孩子,並給予正確的引導,至少要做好這3點:
1.幫助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反方網友的說辭確有道理,就算孩子在生物課本上看不到「肌肉女」,也會從其他渠道接觸到類似的圖片。
現在科技、網絡如此發達,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機,家長能夠阻礙孩子接觸不良信息的根源嗎?
不可能!
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使用網絡,監督孩子使用手機,不要讓他們瀏覽一些不良內容。
PS:家長監督孩子時,要說明利弊,不要看到孩子的隱私。
2.幫助孩子從正規的渠道了解性知識
無論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童年期的孩子,他們都有權利了解性知識,家長也有責任幫助孩子理解性知識。
許多家長覺得性教育不重要,往後拖就可以,實則是錯誤的觀點!
在這裡,我們強調家長要幫孩子從正規的渠道了解性知識,書本、繪本、紀錄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家長不理睬、避而不談,只會讓孩子更好奇,這就是掩耳盜鈴的行為。
3.教導孩子尊重異性
家長要教導孩子在生活中尊重異性,不能隨便在異性面前談論別人的身體,更不能在未經允許情況下觸碰異性身體。
青春期的孩子確實非常敏感,但這不代表他們油鹽不進、邏輯混亂、不分好壞!
家長要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進行正確地引導,幫助他們擺正心態,做孩子的父母與最好的朋友!
兜媽寄語
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專家認為是尺度太大,學生把控不住。
各位家長、孩子,您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不妨說下你們的觀點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兜媽愛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