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是一種出現在兒童幼年時期的智力障礙,這些孩子的智力、認知能力和社交技能都低於正常孩童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現是感知速度慢、注意力嚴重分散、記憶力差、言語能力差、思維能力低等。家長一方面要做好預防,減少這個情況的出現,一方面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最大程度上助力孩子的未來發展。
嬰幼兒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
1、對外界利激反應遲鈍,如6個月仍不能朝發出聲響的方向轉頭,不能自己翻身,無成人幫助不能坐穩等;
2、表情呆滯木訥,如滿百天後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滯或者6個月時仍不能表現出自然的笑容;
3、9個月仍不能主動伸手拿東西,同時當有大人扶時不能用雙腿支撐體重;
4、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如周圍很熱鬧,寶寶卻一動不動,不喜歡與人交往,缺乏情感依賴;
5、語言發育落後,到10個月時不能咿呀學語,發音也不清晰;
6、吸吮能力差,咀嚼晚,如吃奶困難,容易吐奶,吃固體食物時容易發生吞咽障礙和嘔吐;
7、哭聲異常,即從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時間長,有時需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哭聲尖銳,或哭聲細小無力;
8、愛嗜睡,睡眠過多且不易喚醒;
9、7-9個月仍然會經常流口水,清醒時有明顯的磨牙動作。
兒童智力低下的表現
第一,反應遲鈍:無法進行眼睛的追視;
第二,運動發育落後:正常孩子行為正常,走路姿勢和一些動作協調,但智力低下的孩子做不到;
第三,智力低下方面:與人溝通時,對外界無反應、異常冷漠及遲鈍,如一個玩具放在智力低下的孩子面前,正常的孩子會拿起來進行探索觀察,但智力低下的孩子無反應或反應遲鈍。
兒童智力低下怎麼辦?
第一,已經查明病因者,如慢性疾病、中毒、長期營養不良、聽力及視力障礙,則應儘可能設法去除病因,使其智力部分或完全恢復。
社會心理文化原因造成的智力低下,改變環境條件,讓其生活在友好和睦的家庭中,加強教養,則可使其智力取得圈套進步。
第二,科學治療,訓練和康復,配合應用醫學、社會、教育和職業訓練等措施,按年齡大小和智力低下的嚴重程度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訓練,使其達到儘可能高的智力水平。
第三,飲食治療,多喝牛奶,孩子每天早晨喝1杯牛奶,有利於改善認知能力,提高大腦高效地工作。
有些事情我們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勇敢地、平靜地面對他們,父母會對孩子智力遲鈍的現象感到非常難過,這是人的天性。然而,也有必要善待孩子,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孩子的成長不僅是先天性的,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