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RWU排名公布了,有沒有RMIT的同學帶著期待點進去,結果被這個排名驚呆了呢?老牌名校ANU掉到97名,澳洲第六也就算了。我大RMIT在榜單最末401~500??!
明明記得前不久QS世界排名上,RMIT還有專業澳洲第一,設計、建築什麼的就不說了。就連不算太強勢的學科在榜單上也是世界150的水平啊。再怎麼四捨五入也舍不到400多名啊。
後來在網上調查了一下才知道,ARWU是以學術為主,關注學校有多少篇論文發表在了頂級雜誌上。而QS則側重於就業,也是公司HR最為關注的排名。
RMIT是一個偏文科類的院校,所以在學術領域較為吃虧。一群學art&design的藝術家,你讓人家發表啥?如何將畫出來的藝術變為實物產出GDP?我們又不是神筆馬良。
還是讓學商科的同學們不搞算數搞學術,出幾篇頂級論文來討論一下會計如何能在根本配不平的情況下強行配平?如何捋順AASB、IASB、ASX...一堆亂糟糟縮寫間的愛恨情仇?
無所謂,你們隨便排好了,我自己知道我們是最招僱主稀罕的學校之一就夠了,這年頭找得到好工作比啥都強!
我一直覺得我們RMIT是一所被嚴重低估的學校,就如同大家在叫我們學校名字的時候總叫「墨爾本理工」。「皇家」呢?請跟我一起正確朗讀,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好多人來到墨爾本都覺得我們是一所新興的年輕大學,其實我們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的工人學院,而正式更名為墨爾本皇家理工至今也有了57年的歷史。
至於我們這個有點年頭的學校為什麼沒有很多,國人沉迷的那種古色古香的建築。相反大樓都藝術感科技感十足,我想除了我們學校藝術和建築人才的實力太強之外,就是因為學校太有錢了吧。
墨爾本地價最寸土寸金的地方在哪?CBD?聽說過我們學校招生的口號是什麼嗎?「We are a part of the city!」你如果不是長期來墨爾本生活,只是來短途旅行,city轉一圈你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可哪都是RMIT,你甚至會是產生一種這個城市是不是只有這一所大學的幻覺。
我剛來的時候,特別喜歡我們Building80後面的籃球場。後來也是在網上了解到,這個籃球場的建造,居然是源於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和學生溝通的會議上,一個黑人小哥的隨口一說。結果高層點點頭真的就給蓋了!!
我的天,我要是有這種機會我跟學校要點什麼好呢?
超豪華的畢業儀式,年年搞的比春晚都熱鬧。
我記得第一次把畢業典禮的圖片發給國內的小夥伴看,他們還問我是誰來墨爾本開演唱會了。沒辦法RMIT就是這麼有排面。
前幾天看到微信上有學校的椅子,幹手機火了。我在學校裡轉了轉。
是這東西嗎?我多少年前來RMIT的時候,就有這東西了。不好意思,之前不知道你們這麼貴,下次用的時候,我一定溫柔些。
你說討論室裡有大電視?誰的討論室裡沒有大電視?弱弱的問一句,你們的Project room外面有顯示屏嗎?
好多人花重金來澳洲留學,卻過著國內補習班的生活。
早起衝到學校,上課腦袋亂掉,下課回家補覺,晚上幹幾把王者榮耀。這樣的生活,我不知道和在國內上外教課有什麼區別。幾年下來證書拿到了、段位上去了然後呢?
回過頭來說不清楚是我來澳洲上了大學,還是澳洲大學上了我。
在RMIT,我們是真的感受到是來到了南半球、一個嶄新的國家。而不是中國維州省墨爾本市。
早上來到學校先小吃個Brunch,然後隨便找到一個或開闊或靜謐的地方開始一天的學習。
累了就來到小花園式的陽臺,遠眺整個城市。
墨爾本的CBD在RMIT的校園裡,RMIT的校園建在童話般的世界裡。
排名什麼的你們自由分配,奪不走我作為RMIT人的驕傲。RMIT的牛逼,講真,你不真的來這讀上三年,我再怎麼描述你也理解不了。
很多的學校在努力的集資,想去擁有我們校園裡的一切,而我們一直在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不說了,學校那邊有個會,讓全體校董過去一趟,我先去樓下銀行取個錢。
作者:鄭歡實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