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11月9日舉行「2019年榮譽學位及高等學位頒授典禮」,向喬曉陽先生、劉羨冰女士、盧煜明教授和鍾志平博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們的卓越成就、為社會發展和教育做出的重大貢獻。
頒授典禮上,澳門行政長官兼澳大校監崔世安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澳大校長宋永華陪同下,分別向喬曉陽先生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向劉羨冰女士頒授榮譽教育博士學位、向盧煜明教授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向鍾志平博士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譚俊榮致辭時表示,
四位榮譽博士分別在法律、教育、科學、創新創業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為國家和澳門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非常值得尊敬和學習。
劉羨冰代表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人士宣讀謝辭,
她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三來源:除學校老師言傳身教之外,還有無數的「無聲老師」──讓她自由閱讀的書報典籍,還有無數的「眾聲老師」,即各種會議上和研討會上的百家爭鳴。同時,她還指出,四位榮譽博士有兩項巧合,第一,都參與教學工作,以培育下一代為樂;其二,是應做就傾力去做,以回饋社會為職志。
喬曉陽發表感言,分享與澳大的特殊感情,
從澳大新校園的選址、奠基、建設到開學正式啟用,我全程參與,親眼見證了這裡從一片農地變成充滿活力的大學校園。以後我來到這裡,再不是客人,作為「澳大人」的感覺真好,看到校園的朝氣蓬勃,我的心也年輕了。
他的感言獲得全場一片掌聲。
新聞知多點
喬曉陽
曾參與或主持起草、修改包括國家憲法修正案及其他幾十部法律,曾擔任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他曾向澳門大眾講解憲法修正案的重要性,並解釋了憲法與基本法之間的關係,在澳門基本法推廣及教育方面貢獻良多;另外,也負責研究處理有關澳大在橫琴島設立新校區的法律問題。因此,喬曉陽是國家改革開放立法工作的親歷者、澳大新校區建設歷程的一位推動者。
劉羨冰
從事教育工作逾半個世紀,她關心學生的教育、教師的權益、私立學校的發展,在很多教育議題上為澳門教育界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劉羨冰曾任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曾為該會編輯《澳門教育》、領導該會所籌辦活動的工作、出任「澳門學歷認可諮詢委員會」委員及澳門教育諮詢機構「澳門教育委員會」委員。1999年出版的《澳門教育史》更是澳門教育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盧煜明
分子生物學的臨床應用專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被譽為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率先發現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胎兒DNA,並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技術,迅速被超過90個國家應用作常規檢查,成為醫學界的重大突破。盧煜明的研究成果對全球人類醫學發展及科學研究影響深遠,並獲得國內外多個權威獎項。他在2016年和2017年兩度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評為「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而 2017年更獲評為全球首五位。
鍾志平
憑個人努力白手興家,成為工業翹楚。其創辦的創科實業,現為全球主要的電動工具生產商之一,尤其充電式電鑽產量更處於全球領導地位,鍾博士更被香港傳媒冠以「電鑽大王」的美譽。2018年,獲委任為香港職業訓練局主席,進一步深化職業專才教育於教育體系內的角色,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優質及多元化的升學途徑。鍾博士屢獲殊榮,分別於2005年、2011年及201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頒授銅紫荊星章和金紫荊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