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賺錢從心態開始
遠古時代,人類開始進行商品交換的本意是用剩餘的物品換取其他所需的生活物品。漸漸的,物物交換次數逐漸頻繁,便產生了交換的介質也就是貨幣。商品經濟和貨幣之所以可以以最迅猛的速度發展,基本都得益於人類最原始的需求本性。當這種需求被不斷壯大,貨幣的價值也就自然而然的瘋狂增長。到如今,金錢,也確實成為了衡量人類生活水平的一個尺度,而除此之外,一些人在追求生活質量的同時,往往把金錢作為人生成敗和心態快樂與否的標準。
所以,金錢的價值似乎有些被妖魔化了,導致太多的人甚至一觸碰就走火入魔。比如,一個賭徒用一千元下注贏了100萬,後來又輸得精光,此時他的心態絕對不是只輸了一千塊而無關緊要,而是認為自己真不該贏了之後再繼續賭下去,以至於失去了100萬,他會為失去100萬而感到痛苦萬分。
這也是為什麼,在證券市場做模擬盤賺錢會比較容易,翻幾倍甚至數百倍都大有人在。而當人們滿懷信心的用真槍實彈的做實盤時又十分艱難。因為,真錢比較怕虧,所以做不好。
而另一方面,貪婪與恐懼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在遭遇搶劫的時候,大多數人為了保命幾乎都會立馬把身上的錢交出來,這是恐懼的作用。在股市上,讓對手賠錢的方法也是如此,先通過各種方法誘惑對手,然後讓貪婪的小白在高位瘋狂的買入股票,然後再把股價殺跌,將他們套牢。然後又通過利空、恐懼再逼他們瘋狂的割肉。因為只有這樣顛倒低買高賣的模式,股市才有足夠的籌碼或金錢供贏家享受。
所以,我們必須明白,金錢,貪婪和恐懼等等太容易成為我們的心魔。在股市裡或者是人生中,我們必須超越它們,才能戰勝它們。
人的聰明絕不在投機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於腳踏實地,在於善良、勤奮、認真、守信和對正義、真理的執著追求和堅守。你可以踏上投機的道路,但絕不會因為善於投機而成功。投機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選擇它是不理智的,但是選擇之後任何不理智的想法和做法都會帶來滅頂之災,擁有任何僥倖心理只能說明受到的教訓還不夠深刻。當你看到一個遊刃有餘的高手,他的背後一定隱藏無數血淋淋的傷口,九死一生,概莫能外。
股道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們只能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沒有任何捷徑,苦難是我們的良師。
【一】我們的人生不應僅僅建立在股市賺錢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成為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任和有用的人。因為從真正意義上講,你只是記名的財富所有者,財富是屬於整個社會的,只是現在暫時存在你那裡而已,而財富的多寡和一個人是否幸福無關。股市是資金的獵殺場所,一個人的成功要建立在更多人失敗的基礎上。如果我們僥倖賺到了錢,希望大家這時都能想想這些錢後面隱藏著別人的汗水、淚水甚至是生命,並在花錢豐富自己生活的同時,能夠用這些錢作一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在這方面我想,積點德、行點善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成為金錢的主人勝過當金錢的奴僕。
【二】股市有如一個魅力無比卻又兇殘成性的魔鬼(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股市特別象一種有靈性的生命,呵呵,有點迷信了啊)。她不僅能吞掉你的金錢,甚至還能吞噬人的生命與靈魂。可悲的是,人在絕對意義上講是無法戰勝股市的,因為判斷力和想像無法戰勝事實,你的勝利與否不是由你決定而是由股市決定。
我想,最終意義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夠作到從容進退的人。李文斯頓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絕股市的誘惑。換句話說,他拿得起來卻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棄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殺回到股市的例子。呵呵,其實拿得起來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難作到的。在股市成功,你必須全身心地關注它,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但你又不能因此就放棄一切。股市沒有生活重要,你必須注意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否則很容易既失去了錢,又失去了生活。
【三】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必須正確理解股市的本質。你離真相越近,離成功也就越近。最重要的問題:股市是什麼?可能有些人沒有細想過,但任何一個股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拿自己的鈔票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當然沒有終極的正確答案。在現階段我的理解是:股市是財富的再分配場所,推動股價升降的背後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體價格是通過多、空雙方競爭來實現的。
入行十幾年,我見過無數意氣風發的投機者,也見過無數種死法。
做趨勢的人多數死在震蕩裡,因為講趨勢就要講操作級別,小於5分鐘的級別容易死在震蕩裡,當行情波動不大的時候,價格的變化就經常會圍繞著操作邊界線上下舞動,造成投機者止損不斷、操作頻繁、虧損累累!!!
而做盤整的人多數又會死在趨勢裡,因為震蕩裡進進出出賺的小錢,一次大的反向波動就掃沒了。
做短線的人多數死在暴拉前,盈利的時候只有一點點,虧損的積累卻不少。如果沒有「做短看長」的心理準備,一旦短線走好了,投機者就很容易為了一點點眼前的盈利而放棄讓利潤奔跑的機會,這就是大多數做短線的人死的道理;
但做長線的人又往往死在周期裡,大的周期往往數年之久,投資者在堅持拿了數年後,大概率會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賣出;
沒方法的人多數死在亂做裡,新手一般完全沒有方法論,包括進場和離場都是胡亂操作以及倉位輕重的胡亂操作;
有方法的人又多數死在執行裡,不是說有了方法就能盈利,我很早就有了方法,但曾經還是虧多盈少,問題就出在不能嚴格執行上。不能嚴格執行是因為不明白舍與得之間的辯證關係,有點小利在行情回撤時不按照規則就獲利了結,如此就變成了有規則等於無規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原來的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怎麼也無法擺脫,再合理的方法也是等於沒有方法。簡言之,有了方法不執行,跟胡亂操作就沒有區別!
靠主觀的人多數死在感覺裡,靠消息的人多數死在新聞裡……
這麼多種死法,總會有一種適合你。
其實什麼思想,什麼理念,什麼哲學,說白了都只有兩個用處:一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交易者,二是評論家用於自我包裝的語錄。
普通人要想成為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先要去關心三件事,並把它們做到極致:買點、賣點、倉位。
以我在金融市場做交易的經驗來說,這三個點掌握好了,一個投機者的優勢就有雛形了。
事實上,一些知名的大家建立自己的優勢也是需要一個反覆修正的過程的。美國的韋爾德發明了一系列技術指標:相對強弱指數(RSI)、拋物線(PAR)、搖擺指數(SI)、轉向分析(DM)、動力指標(MOM)、變異率(VOL)等等。他經過多年的反省檢討,認識到每一種指標都有其缺陷與誤區,沒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絕對準確地預測市勢的趨向。
後來他領悟到「順勢而為」的重要性,深明「無招勝有招」的真諦,於1987年推出新作《亞當理論》,副題為「最重要的是賺錢」。也就是說,在歷經市場風雨大徹大悟之後,他否定了很多技術方面的東西,故而才有「無招勝有招」的感慨,這也算是「為道日損」到一定境界就無為卻無所不為吧。
在買點和賣點兩者之間做比較,買點的選擇要比賣點的選擇顯得更重要。可以說:抓住了買點就抓住了獲利空間。均線的轉勢就是趨勢的轉變,均線的轉勢是以60均線為核心的。個股60日均線也叫季均線,是短期趨勢強弱的一個重要的多空分界線或分水嶺,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它!
60日均線是個股的中長期趨勢,成功運用好60日均線能帶來豐厚的利潤。
60日均線應用法則:
1、前期強勢拉升過一波,現在回調至60日均線附近,獲得一定支撐;
2、60日線和120日線依然處於多頭排列;
3、60日線呈30度左右的斜角,向上發散;
4、資金再次開始關注,特別是有主力資金攻擊。
買入操作要點:
1、60日均線重新低位走平開始向上拐彎(拐彎就是說MA60的數值開始呈現由跌反升),股價站穩於線上,並經過回抽確認,說明中期趨勢有走好跡象;
2、中期上升趨勢的成交量應處於溫和的放量過程;
3、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在5日均線抬頭向上是買進;
4、買進後要捂股,不要輕易做短差。
賣出操作要點:
1、60日均線重新走平開始向下,股價收在60日均線之下,並經確認無法站穩60日均線,說明中期趨勢有走弱的跡象;
2、下跌的成交量縮量陰跌的過程,反彈無法放量;
3、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在有效跌破5日均線止贏賣出;
4、賣出後不要隨意搶反彈。
一、60日平均線在操作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由於不少中線莊家吸籌時間都在一個季度左右,60日均線成為波段操作的利器:股價突破60日線,往往是中級行情啟動的信號;而股價跌破60日線,則意味著中期行情的終結。
如果我們手有中60日均線下方的股票,有時候會出現騙線,區別是真和假一般是跌破60日均線後,三天還站不上去,應該注意股票的取捨股票。
我們用下圖來揭示60日均線在實戰中的真正應用:
利用60日線的操作要點是: 1、股價處於低價區時,60日均線拐頭向上前後的區域可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 2、股價突破60日線前下跌的時間越長,一旦突破之後反轉的可能性越大。股價上穿60日均線時,必須連續放量,否則不可認為有效,特別小心突然間的偶爾放量,可能會造成又一次的下跌。 3、股價突破60日線前後需同時滿足60線拐頭上行的條件,若該線保持下行趨勢時突破該線往往是反彈行情,可視為突破無效。 4、股價在高價區跌破60日線,則為中級行情的終結。
所謂低價區,是指股價處在中長莊主力的收集區間,從最低點算起升幅一般不超過30%。這種情況下,60日線附近就是主力的成本區間。突破60日線之後再度 向該線靠攏,多為主力的洗盤行為。股價第一次衝上60日均線幾乎100%回調。操作策略:在低價區股價突破已拐頭上行的60日線時,表明中級行情已啟動, 這是低風險、高收益、高效率的買進時機,宜及時跟進,重倉買入。
所謂高價區,是指股價在主力成本的相當升幅以上,特別是100%以上。在這 個區域,如果股價有效跌破60日線,一般都已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橫盤震蕩,主力的貨也出得差不多了。所以,股價在高價區經過一段時間橫盤而跌破60天線 時,尤其回抽時無力上穿60日均線又下跌,此是大跌的前兆,不要有幻想,及時出貨能使你迴避即將到來的暴風雨。
在買股票,我們不應該在60日均線撿便宜,股票買在最低點的想法是錯的,在大盤展開一波行情時,強勢的個股早上率先啟動了,那些始終在60日均線之下蠕動的個股就是不漲,我不買60天平均價格線下方的股票說幾點理由:
1、60日均線下方是重要空頭信號,空轉多比較慢長。
2、60日均線下方可能是主力集中籌碼的地方,我搶不過的。
3、60日均線下方是不少散戶喜歡去的地方,散戶多的地方沒莊家。
4、60日均線下方看上去便宜,往往隱藏著更大的殺機。
5、60日均線破位往往是長空的開始,套你沒商量。
6、60日均線上方的股票市場上多多,為何棄強選弱。
鑑於,60日均線下方運行的技術性和方向性,有的朋友喜歡海底撈月,這就錯到那裡去都不知道了,在60日均線下方買股票是大錯,是輸時間,輸耐心,輸錢的最好地方!有時候會碰對,從概率上基本難贏!
二、生命線很重要,股價一旦跌破60日線,就可以認為該股整個漲勢已經結束,跌勢將要開始了,這個規律在很多個股中都存在。因此我們手中的股票如果跌破60線,特別是在一輪較大漲勢以後,股價一旦跌破60線,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它往往是一波較大的跌勢開端。因為上漲時間比較長了,股價跌破60日線後,其跌勢也會較長些。
如果你對股價跌破60日線,還感到不能確認跌勢已經開始的話,再告訴你幾個判斷個股頂部的其它重要輔助技術。
第一個是【三死叉見頂】。這是一個用得比較多、效果比較好的判斷頭部的方法。所謂三死叉就是股價5日均線與10日均線死亡交叉;成交量5日均量線與10日均量線死亡交叉;MACD中DIF與DEA死亡交叉。這三個單一信號都是見頂信號,每一個單一信號都可以認定頭部成立,將三個單一信號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複合信號。在一波較大漲勢後,當這三個死亡交叉陸續出現時,就基本可以認定股價正運行在頭部區間。【三死叉見頂】準確率很高,可靠程度很高,幾乎可以確定股價的頭部。
另外還有一個判斷頂部的信號,即MACD跌破零軸線,通俗的說法就是【MACD跌進綠色的海洋】。當MACD指標中的DIF「下海」時,這已經是一個不好的先兆,如果DEA也跌破零軸線時,就幾乎可以確定這個個股的跌勢將要開始了。
這就是我們判斷股價頂部的三個重要要素,即【跌破60日生命線】、【三死叉見頂】、【MACD跌進綠色的海洋】。這三個要素足以判斷一個股票是不是頭部,如果判斷這個股票在做頭部,那就要堅決撤退,要毫不猶豫地撤退!
小結:
在一隻股票大幅上漲後,特別是股價在莊家的成本上已經翻番後,客觀上莊家已經有了派發的理由和條件,此時如果在高位出現寬幅震蕩,反覆出現【三死叉見頂】信號,股價不能再創新高,或者創新高非常困難,那麼一旦隨後出現【跌破60生命線】、【MACD跌進綠色的海洋】等頭部信號,則頭部成立!
60日線的介入點
1.連續陰線挖坑之後地量線上十字星買入法
【操作技巧】
(1)調參數:我們都會將此種買入法的均線參數設定為5、10、30,以此來對股價的走勢進行分析。
(2)此時的均線系統一直都在保持著多頭排列的趨勢。在之前的一個階段已經開展了上升的勢頭,並且整個拉升的過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的。
(3)在K線圖上會突然間出現五個小時以上的連續陰線下跌的形態。說明此時的主力機構正在努力洗盤當中,把一些散戶清理出去。
(4)投資者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選擇在陰孕陽線出現之後,進行跟蹤觀察,並在地量結構出現時買入。當出現地量線上十字星的時候,可以進一步加碼買進了。
【實戰經驗】
2、第二波漲勢的買點
每隻股的漲勢一般有2波。第1波前期一般屬於慢漲階段,在均線成多頭排列時,依據20日線等短期均線買進,即逢調整到20日線買入。此所謂「買漲不買跌,買陰不買陽」買入法。第1波後期呈加速上漲,突破前高,加速趕頂。一般來說,突破前高是一個買點。
不過,建議在價格突破前高后回抽時買入,這樣比較安全。當然,有時候並不給回抽的機會。強勢股啟動時經常是這樣。所以可以在啟動大陽線之後的第二天開盤時追入。其實這裡想強調的是第2波的買點。這是最好的一波,其買點也相對比較明確,就是圖中的60日線買點。當價格在第1波築頂後回調,跌破頸線,在一片恐慌中,來到了60日線。此時,是最佳買點。
如600801華新水泥築了個M頭:
這種圖形的關鍵是回調階段的把握,回調亦有不同形態,包括:平臺盤整、短線彎長線、小陰小陽線、重要均線等。這種形態有一個形象的名字,稱為「空中加油」。
在實踐中經常出現,是一種必賺的技術圖形。所謂空中加油,就是在經過第1波上漲後,為積蓄力量,進行整理蓄勢,或回調、或橫向整理、或築雙底,然後結束調整繼續第2波上漲。在實戰中應用這個形態時,應該儘量在第1波上漲之後進行整理階段的末期介入,越往上越不安全,每個波段頭部也都有類似這種形態出現,不可一味地都作為能突破再漲的蓄勢形態對待。
如也有築W底的,如600495晉西車軸:
60日均線賣出要點:
1、60日均線重新走平開始向下,股價收在60日均線之下,並經確認無法站穩60日均線,說名中期趨勢有走弱的跡象;
2、下跌的成交量縮量陰跌的過程,反彈無法放量;
3、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在有效跌破5日均線止贏賣出;
4、賣出後不要隨意搶反彈。
優點:
1、60日均線買賣法在大牛市或大熊市中最有效。在大牛市的上升途中,股價很難跌破60日均線,所以可以放心持股;而在大熊市的下降途中,60日均線也很難中途假拐,所以應耐心持幣。
2、操作簡單,省時省心。對一隻股票一年僅需操作一兩次,甚至一年一次都不操作。
3、適合很少有時間看盤,反應有較慢(掌握不好短線買點和賣點,即非短線高手)的投資者。
缺點:
1、當60日均線拐頭向下時,股價跌幅已經較大了。
2、在較為複雜的頂部或底部,可能會出現拐頭後不久又拐頭的現象,不好把握。
3、在60日均線發上小角度轉折後,股價可能迅速返回原趨勢,如突然的利空或利好,使按60日均線操作的買賣出現錯誤。
成功老股民的炒股經驗
大多數的投資者都希望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這種盈利心理原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貪圖便宜,那就非常危險了。一隻股票的價格是否便宜,是相對於股票的內在價值而言的,投資者要對其做出客觀的分析。如果股票的市價高於內在價值,股票就是昂貴;如果股票的市價低於內在價值,股票價格雖高,但仍可以說是便宜的。
從一個長的時期來說,股票市價大體上是與股票的實際價值一致的,而股票的實際價值又是由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資產的增減來決定的。所以,上市公司經營好壞對股價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長時間的。因此,對於有些股票,即使市場的價格再便宜,也要審慎買入。
由外部因素導致股價便宜的現象,一般都是比較短暫的,隨著這些因素的漸漸消失,股價會回歸本來的價值。從上述的分析中投資者可以看到,如果投貧者一味地追求便宜貨.就極有可能買進實質很差的股票,到頭來只會虧得血本無歸。所以,投資者不應有「愈便宜愈買「的錯誤心理。
在股市中,有兩類看法極端相反的人永遠各持己見爭鬥不休。其中一派人士專好拾進創新高價的股票;而另一派人士,則熱衷於那些創新低價的股票。到底哪一種投資的勝算比較高呢?以往炒股的經驗告訴人們,喜歡「拾便宜貨」的人,拾到「破爛「的機率極高。股票往往與別的商品一樣,那些敢買人高價股票的人都是「識貨」之人。一項統計表明,買創新高價股票的獲勝率遠超過買創新低價的股票。所以說.投資者切忌掉入貪戀便宜的心理陷阱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