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議題,在很多單位的數位化轉型中經常被討論,那就是我們是否需要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籤章和電子合同?手機上經常讓我們籤同意的合同可以用在其他業務場景下嗎?
區塊鏈技術聽起來非常高深莫測,如果和用戶說他的標準定義: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明白?
如果你問用戶是否需要這個技術?用戶估計是有點懵的。
如果我們想更好的做好需求分析,那麼我們還是要解釋清楚這個技術是什麼?有啥好處?
通常我們可以用它的特性來描述這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它本身是一個分布式記帳的共享資料庫,這個資料庫有非常強的加密技術,具有「不可偽造」,「去中心化」「獨立性」「全程留痕」「公開透明」「匿名性」這些特點。
所以,如果你需要在某一領域需要這些特性成為你數字信息的特性的,這個就是區塊鏈應用的場景。大家熟知的就是比特幣,以及後來衍生出來的其他數字貨幣。現在的電子籤章電子合同供應商也都來結合這種技術推出產品。
電子籤章是電子籤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將電子籤名操作轉化為與紙質文件蓋章操作相同的可見效果,同時利用電子籤名技術保障電子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籤名人的不可否認性。
電子合同可以界定為:電子合同是一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通過電子信息網絡以電子的形式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通過上述定義可以看出電子合同是以數據電文、電子郵件等形式籤訂的明確雙方權利衣物關係的一種電子協議。
無論是電子籤章還是電子合同,我們用戶想要達到的效果無非是電子數據替代紙質數據,不用寄來寄去,電子的傳輸方便,可以存檔可以查閱,無法私自篡改其內容,時間,文件本身具有法律效應,到最後打官司的時候法院要人。你看到電子籤章和電子合同所需要的某些特性:加密,不可偽造,全程留痕等和區塊鏈技術很匹配。而且分布式記帳可以同時把數據傳輸給合同方,司法鑑定機關,公證處,保全中心等等,一旦你是這個鏈條上給被認識一方,所有的數據都會在交易同時更新無法篡改,相互承認。而去中心化沒有數據中心作集中化存儲,而且不會面臨數據中心被黑客攻擊的情況,更加安全。而我們國家也在法律上不斷更新,越來越認可電子籤章電子合同的應用了,當用戶接受到這個信息的時候大概會匹配出適用的場景了。
那麼,我們現在是否已經完全具備適用電子籤名電子合同的條件呢?
首先我們對適用範圍要做進一步分析:國家規定有些內容不能適用的:(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係的。(二)涉及土地、房產等不動產權利轉讓的;(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經調查呢,現在企業和銀行相關的文書場景,都不接受電子籤名。
但是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比如企業買賣合同,企業員工的勞動合同等,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籤名、數據電文。
確定了適用範圍,我們需要選擇可靠的技術:
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取決於電子籤名的有效性,電子籤名有效性是要符合電子籤名的第13條的四款
之前我們的討論中也闡明,基於區塊鏈的電子籤章和電子合同,原則上是符合這四點要求的。接下來就要看技術提供商是怎麼把這些技術實現的了。
比如你要考慮到技術提供商可以提供的
1.籤名人的身份實名
2.合同籤署的意願認證
3.加密,時間戳
4.CA認證,存證和第三方存證。
5.公證,訴訟支持和司法服務的內容。
這些硬性指標符合用戶要求之後,再考慮實操需要,例如:支持的部署方式,合同的格式模板,API和企業原有系統數據對接,籤署的流程,存檔和查閱。
有人可能要問:一方使用電子合同另一方按照紙質籤署是否,答案也是可以的。有這樣的運用場景也是可以加入的。
如果以上問題和用戶充分進行了充分的溝通,那麼接下來找供應商算錢
目前市面上的供應商各種報價的都有,安裝部署免費按合同收錢的,安裝部署收費使用免費的,安裝收一些錢使用也收錢的……綜合考慮需求產出和投入,就可以決定上不上哪家啦!
希望通過以上各種分析,用戶可以享受到數位化轉型和新技術帶來的便利,企業也能受益。
如果你也是數位化轉型的實施顧問,歡迎你來一起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