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07:1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醉 共享聯盟寧海站 徐銘懌 張春濤
歷經一個夏季的發榮滋長,以及颱風等不速之客的造訪,山間荊棘、毛竹又悄悄攀爬上了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
資深驢友「大公主」從離寧海縣城最近的杜鵑山步道登山,沒走幾步,就被零亂倒伏的枝杈牽絆了腳步。「瞧瞧!又成『大花臉』了,該我們『美容師』上場了!」她扭頭衝著身後的隊友俏皮地說。
「美容師」,是「大公主」給這群特殊驢友取的名字。他們共20人,來自各行各業,最初因愛好戶外運動聚集到「開遊匯戶外俱樂部」,結伴登登山,隨手撿撿垃圾、清理樹枝,後來乾脆利用業餘時間義務維護步道。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中國第一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總長500公裡,幾乎遍布寧海全縣,每年吸引百萬遊客,維護任務非常重。每周,他們都會分路段巡檢維護。每年春秋換季後,經寧海縣體育發展中心醫護用品等採購資金的補給,他們還要給步道來一次歷時3個月的大巡檢,好好修整一番。
9月23日,連日的秋雨後終於放晴,4位「美容師」開啟了今年秋季的步道維修季。我們背上登山包,跟著他們上山了。
驢友「月光」拿著割草機清理雜草。
上山
30斤割草機開路
早上7時40分,4名驢友抵達杜鵑山腳的白嶠村。杜鵑山沿線的步道約10公裡,他們翻出手機地圖,簡單地跟我們描述了一下地形,以及他們昨晚規劃好的線路。
4名隊員各自分工,個個滿負前行。「月光」俯身將十幾釐米長的割草機背上身。他個頭不高,皮膚黝黑,卻是團隊裡的「力量擔當」。這30多斤重的機器一上身,他還是晃了一下。找到平衡後,便開始往步道上走。
「這機器雖重,但好用著呢!」「月光」每年都上山,對每段步道的情況了如指掌。杜鵑山一帶,草最茂盛,一個夏天就能躥上半人多高,沒有這機器寸步難行。
「陽光」承包柴刀、鋤頭等小工具,「鮑魚」要背一桶20多斤的除草劑,大夥進山一天所需的乾糧和水就交給了「大公主」——我們掂量了一下,少說也有十幾斤。只有我們是輕裝上陣。我們搶步上前,走在隊伍最前面。
「月光」看我們搶先了,遞上一個加長版鐮刀:「山間多有蟲蛇,還有看到蜘蛛網,就要這樣揮動長刀,掃掉,萬一有毒。」這個裝備是用來領頭開道的,就是在一米多長的杆子頂部綁一把鐮刀,像排雷一樣,邊走邊揮動。
才走幾步,眼前的步道就已完全被草掩埋,我們只能退後,讓「月光」和他身上的割草機開路。刀盤飛速旋轉,隨著「咔咔咔」的聲音,齊腰的草倒了一片。我們跟在他身後,邊走邊彎腰清理。草裡滿是荊棘,我們便用鋤頭把散在地上的斷草往步道兩邊撥。
很快,割草機最先喊「累」,發出疲軟無力的聲響——刀盤鈍了。「月光」換上新刀盤,開始擔憂帶上山的5個刀盤會不夠。
「上山前準備裝備總是很糾結,帶多了,費體力、行進慢;帶少了,整修又沒法繼續,下次還要進山返工。」「月光」說,每次出發前,他們都要先來踩踩點,預估好裝備,並做好詳細的規劃。
驢友「大公主」清理雜草。
累了
來場「山間演唱會」
一路進山,不停地彎腰、起身,這個姿勢重複了太多遍。幾個小時後,我們已經雙腿發軟。
「現在你還能蹦躂蹦躂,一會估計要拖著腳回去,連爬樓梯也抬不起來!」53歲的「陽光」一副很有經驗的樣子,給我們打「預防針」。他去年剛加入步道維護時,還頂著二尺八的腰圍,「肚子大,看不到腳尖。」可如今看上去健碩卻並不肥膩,腰圍減了一大圈。
有一次,「陽光」記得是遇到一片竹林,一兩百棵竹子幾乎都被颱風吹倒了,亂七八糟地壓在步道上。他們只能把長長的竹子截成一段一段,再搬掉,中間幾乎沒怎麼休息,因為想趕在天黑前做完。清理完天已黑透,大夥都累得邁不動步子。
「陽光」邊回憶,腳步也不自覺重了幾分。我看他有些累,就扯開嗓子喊道:「大公主大公主,走不動了!」
「大公主」心領神會,輕輕躍上大石塊,擺出一個誇張的S型,一手握拳當話筒,唱起了自編的歌:「步道十八彎,彎彎有雜草……」我們一群人瞬間被逗笑得直不起腰——如此打鬧著向前,他們稱之為「山間演唱會」,是加油打氣的「秘方」。修整步道不比簡單的登山徒步,除了負重,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障礙物,對體力和毅力都是個大考驗。「山間演唱會」之類的「秘方」,可以讓辛苦被歡聲笑語稀釋。
「快樂的人工作效率也高,是不是又來精神了?」「陽光」笑著問道。的確,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大笑後,我們都覺得疲勞舒緩了不少,又有力氣再出發。
溫暖
用愛維繫著團隊
上躥下跳的「大公主」,一米六上下的個頭,戴著頂鴨舌帽,遮蓋住了大半個臉。依稀能看到臉上的皮膚發紅,與40歲左右的同齡人相比明顯粗糙。
見我們盯著她,「大公主」不自覺地伸手在臉上摸了一把,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經常頂著高溫進山維護步道,角質層早就被灼傷了。」
「大公主」平時開網店、做電商,一年收入也不錯,閒暇時玩玩戶外,生活算是過得不錯了。她的父母認為:這樣上山幹體力活並不是他們女兒該做的事情。
「確實很多人都不理解,也很少有人願意加入我們。我們俱樂部4000多個會員,願意來承擔步道維護的只有我們20個人!」「大公主」的語氣裡,也透露出一些無奈。沉默片刻,她話鋒一轉:「至少還有20個,不是嗎?」我們瞬間被這種樂觀豁達打動了。
說話時,「大公主」總不時用眼睛餘光去追蹤著隊員們,估摸著大家的體力情況,招呼大家補充能量。「來來來,看看我今天帶了什麼?」她變魔術般從身後的大背包裡變出哈密瓜、葡萄等水果,還有牛奶、麵包,像極了野營的豐盛大餐。「下次不要帶這麼多,背著多累」「就是,一人兩瓶水就夠重了,吃的話,我一個麵餅就夠了」……隊員們七嘴八舌地「責怪」起「大公主」,而她嚷嚷著頂回去:「你你,還有你,這麼大塊頭,一隻餅怎麼夠?」
隊友們說:「大公主」像是靈魂式的領隊,用愛維繫著這個看似鬆散、卻又無比團結的公益團隊。看著他們打打鬧鬧,我們也感到了溫暖。
1601421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