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甜甜的爸爸,希望跟大家探討育兒經驗和心得,共同進步。୧(๑·̀◡·́๑)૭
———————————————
上次聊了聊私立醫院還是公立醫院,這次我們來聊聊是請月嫂還是月子中心。
很多人都覺得這件事情等快生了再決定就好了。但我遇到的情況是很多月子中心提前半年就快訂滿了(可能跟豬年有關係),優秀的月嫂也一個檔期接著另一個檔期。所以無論是月嫂還是月子中心,優秀的都是供小於求的狀態。所以我們真正定月子中心的時候是12周左右,所以大家還是要早做打算。以免最後想好了發現沒房間,沒檔期。
如果說私立醫院是一個多花5W元,享受9個月服務的地方。那麼月子中心,真的是花10萬的錢,享受1個月的地方。當時真的是糾結了很久。從多個方面最後才決定咬牙定月子中心。
首先來個結論,如果有錢的,月子中心肯定更專業一些,畢竟月子中心是一個團隊,有專門的廚師、醫生、護士、後勤等等。當然價格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一般月嫂1.5-3萬,月子中心6-8w起。20萬的也有。 本文主要希望給有能力去但也不是土豪,糾結的人做個決策參考哈。
我來說說為什麼選擇了月子中心,月子中心給我解決了什麼問題:
- 沒找到優秀的月嫂
我一向認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而你要做的判斷她是否值得信任。所以我在思考請月嫂標準時,第一條就是:我能信任她麼。我會問自己:當孩子出現什麼狀況(發熱),月嫂說正常不用去醫院。我能放心聽他的不去麼?
我先想到的是好友推薦,畢竟基於好友關係+親身經歷。我問了單位不少朋友,希望他們能給我推薦合適的月嫂或機構,但聽回來的是各種情況,比如:月嫂拿過期奶給孩子喝的、誤把乾燥劑給孩子吃了、月嫂是南方人,做飯不合口味、沒有健康證等市場比較亂、懶等。可能不好的事情大家會記憶更深刻吧。總之我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於是我只能自己網上看看了。抖音特「貼心」的給我刷出各種月嫂網站。我看到月嫂分普通、銀牌、金牌等等,劃分的規則也很簡單,就是帶過多少個孩子定的。結合在我心裡對國內月嫂的認知,我有理由相信國內的月嫂基本都是經驗型人才,熟能生巧。 而不是理論科學型人才。那麼回到我之前的問題,我問月嫂需不需要去醫院,她給我的答覆是:不用,因為我之前帶過有類似狀況的孩子,不用去就好了。 我之前帶過多少人都這樣。。。 那我是不信服的。
所以我認為:國內除熟人推薦外,缺少判斷優質月嫂的方法,只按照帶娃數量不能使我信服。
但當然也會有優秀的月嫂,我大學哥們兒家通過熟人推薦就找到了非常好的月嫂,不僅很專業,而且盡職盡責,還給寶寶記了日記。羨慕ing
個人建議請月嫂最好問問周邊親友家裡確實請過的。盲找月嫂我覺得風險有點高。
- 月子中心解決了兩代人育兒觀的問題,寶媽少生氣
同事在聊帶娃時,經常會聊到兩代人呢的育兒觀:經驗育兒 vs 科學育兒。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腳涼,父母認為凍著了得穿襪子,實際上由於孩子的神經末梢發育不完全,所以腳涼並不和大人們一樣,穿襪子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發育。遇到雙方各執一詞時,父母經常會以著名言論收尾:我就是這麼養你的、我把你帶大了、我有經驗。親父母之間磕磕絆絆還好。更多的是婆媳之間,意見不一致後假如媳婦頂撞,婆婆心裡不舒服,媳婦不說,媳婦自己不舒服。很多婆媳問題都是在長時間相處後產生的。哺乳期間本來帶孩子就已經很讓寶媽崩潰了,所以產後真的容易產後抑鬱。 這時候我發現月子中心的另一個好處了:就是讓護士來「評評理」,如果說不建議孩子穿襪子不是出自於你的口,而是專業人員的口。那麼一般而言老人是聽得進去的。所以月子中心期間,每天都是我丈母娘陪著住。這樣她能夠看到護士是怎麼做的,怎麼建議的。有效減少兩代人帶娃的差異。不僅如此,更多的是媽媽能夠知道我們這代人的「科學育兒」不無道理,所以老人們從月子中心出來後,也更相信我們的決定。
- 認識同一批寶媽,大家可以共同成長。
這是我一開始想訂月子中心的一個想法,希望能和裡面的人多多交流。不過這個看個人性格哈,甜甜媽不是一個很愛和人搭話的人,不過感謝護士長給大家拉了個群,裡面都是同期寶媽,分享育兒心得、商品等。尤其是在孩子出現狀況的時候,不論是求助,還是求安慰,有一個群,大家都懂你,都能產生共鳴還是很有助於寶媽情緒管理的。
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當然還有齊全的裝備(尿不溼等都準備好了)、更豐富的活動(比如瑜伽、保險課等),更專業的夥食(寶媽一天6頓,家屬3頓自助餐),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硬核
最後,我想說:新手爸媽在孕期,會對未來有一定的恐懼。擔心孩子月子裡不好帶,自己有什麼都不懂,這很正常。我一開始也一樣,擔心照顧不好孩子,會生病啊等等。其實過來之後,會發現還好,雖然月子裡會有很多驚慌失措的情況,比如突然孩子不吃奶了、吃完就吐了等等的。但現在再看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選擇月子中心還是月嫂更多的結合自身實際家庭情況,不僅僅是錢,包括了寶媽的想法、家裡成員間的狀況、甚至出月子後怎麼辦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早早就定下了媳婦媽媽來看孩子(這樣媳婦心理壓力會小些,畢竟親娘),也定下了不打算請育兒嫂,所以我們就決定省下的月嫂育兒嫂錢用在月子中心,媳婦和媳婦媽去住,就當是去參加培訓了。
另外,我們去的月子中心是和私立醫院一個集團的,醫護人員非常專業,便宜的是一個責護團隊(3人)負責幾個屋子,有事情基本都隨叫隨到。 但目前市場上也有月子中心,裡面都是月嫂,醫療條件和專業度未知,請大家一定注意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