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時,李增海才捨得把過年買的新衣服穿在外面。
文/謝小真 攝影/張力偉
只有有錢人才能玩蜜蠟?李增海的答案是否定的。幾百塊的原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打磨後即可變成肌理細膩、觸手生溫的蜜蠟。在李增海心裡,小小的蜜蠟似乎也通了人的靈性,填滿了他的事業和生活。
第一批貨賠了個精光
初春時節,寒意反反覆覆。李增海經營的蜜七彩石頭記蜜蠟店位於文化市場園內117號攤位,下午兩三點鐘的太陽烤得這裡很暖,可日頭一落,溫度低得讓人不禁直跺腳。李增海套了兩件羽絨服,裡面一件紅色的,是妻子過年給他添的新衣。因為給蜜蠟原石去皮會揚起不小的粉塵,他不捨得把新衣服穿在外面,於是又裹了件舊的。
大約四五年前,蜜蠟在國內市場走紅。與「一刀生一刀死」的賭石相比,門檻低、成本小、品質上乘的蜜蠟漸漸成為玩家盤玩和收藏的新寵。在朋友介紹下,原本經營木頭手串的李增海轉行賣起蜜蠟原石。
「進的第一批貨是俄料,雜和裂都多。咱也確實不懂行,賠了個精光。」李增海口中的雜和裂指的是蜜蠟原石經過處理後,仍能通過肉眼或高強手電看到的雜質和裂痕。「國內的原石主要來自波羅的海一帶,因為波蘭、丹麥、德國嚴禁出口,現在國內的貨多數來自烏克蘭。」
李師傅用手電筒觀察原石雜質和裂痕。
這雙手是「咱家賺錢的手!」
之後,李增海這個蜜蠟「門外漢」一邊賣貨一邊潛心琢磨,兩三年的功夫,三四米長的小攤位送走了不少的看客,也留住了大把的玩家。
李增海從玻璃櫥窗裡撿起一塊原石,「你別看它現在其貌不揚,等一下去完皮、拋個光,價值起碼翻上一番。要是再沾點白色,價錢更是蹭蹭就上去了!」
李增海的雙手很粗糙,與他四十出頭的年紀極不相配,不僅紋路深,十個手指的指尖也被蜜蠟原石劃下了密密麻麻的小裂口。在李師傅看來,給原石去皮的粉塵不算什麼,戴上帽子最多再戴副口罩就解決了,最讓他精疲力竭的是給去了皮的原石拋光。
「多數賣家都是用機器拋光,拋完光也很亮,可是戴不了幾天,再好的蜜蠟顏色也會發烏。」李增海堅持手工拋光,每塊原石必須經過220目、600目、1000目、2000目、3000目、5000目、7000目共七層砂紙的反覆拋光,才能把其最動人的色彩打磨出來。機械的重複動作讓李師傅的手和肩膀落下病,疼得實在厲害了只能噴些雲南白藥。
一旁,李師傅的妻子疼在心裡,反覆念叨著:「一看就是雙幹活的手!」李師傅卻笑道:「也是咱家賺錢的手!我的拋光水平也是圈裡叫得響的。」
給原石去皮
他買假貨為給玩家「省學費」
天然的蜜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以次充好的仿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多見。心眼直的李增海特意「冒充」新手玩家,買了四五件假貨,給想入行的玩家「省學費」。
區別蜜蠟是真是假,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高強手電照一照。李師傅說,天然蜜蠟裡面是經歷3000-6000萬年的樹脂化石,裡面的紋路是流動的,而蜜蠟粉二次壓制的假貨則不同,行話稱「攪動紋」。
這個辦法,行家一看便知。那麼新手該怎麼區分呢?李師傅說,其一,天然的蜜蠟有股松香味,假的則沒有;其二,用四比一的飽和食鹽水浸泡,沉底的一定是假貨,但漂起來的也未必全是真的;其三,用紫外線燈照射,燈光變綠為真,不變則為假。
鑽孔
「幹自己愛幹的,這樣就很好了」
有人說,類似蜜蠟、琥珀、翡翠等藏品只能給富人錦上添花。「其實,蜜蠟的門檻極低,你越了解它就越能發現它的樂趣。比如說,原石按克稱重,幾百塊買一塊兒,去完皮絕大多數都是『贏』,即便有點瑕疵,也不會像對玉石一樣苛刻,玩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質優價廉、童叟無欺,手藝好、心眼好的李增海聚攏了大把的玩家朋友。「一兩個月進一批貨,大料幾天就搶光了。和有價無市的藏品不同,只要國內經濟大形勢緩和,蜜蠟市場還有至少八到十年的上升期。幹自己愛幹的,這樣就很好了。」他說。
拋光
蜜蠟原石
蜜蠟原石
拋光後的蜜蠟
拋光後的蜜蠟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