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素材積累:莊子名言名句及翻譯

2021-02-19 時政考試

1.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翻譯】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翻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3.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翻譯】如果水積的不深不厚,那麼它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從大舟與水的關係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求大學問,幹大事業,必須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

4. 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莊子·大宗師》

【翻譯】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遊》

【翻譯】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几案,代替廚師去做的。此謂儘管庖人不盡職,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範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6.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翻譯】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遊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裡。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翻譯】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

【翻譯】世上一切事物,無不存在對立的另一面,無不存在對立的這一面。從另一面看不明白的,從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說,彼出於此,此也離不開彼。即事物對立的兩面,誰也離不開誰。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是對形上學和絕對論的否定。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莊子·人間世》

【翻譯】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翻譯】生長在山上的樹木,因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為能照明而被燃燒,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有用有為必有害,無用無為才是福。闡發了常常被人忽視的"無用之用",蘊含樸素的辯證法。

11.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莊子·大宗師》

【翻譯】天久旱無雨,河水乾涸了。許多魚被困在河中灘地上,它們親密地互相依靠著,嘴巴一張一合地吐著唾沫,來潤溼它們的身體(藉以延緩生命,等待大雨降臨),倒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這裡暗喻世人應忘掉生死,而遊於大道之鄉。成語"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於此。

12. 不以物挫志。——《莊子·天地》

【翻譯】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

1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翻譯】: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14.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天地》

【翻譯】: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15. 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天道》

【翻譯】: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閒暇有餘;有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

16.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翻譯】:天鵝並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並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

17.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翻譯】: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18. 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遊》

【翻譯】: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把自己厭惡的東西當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變化為神奇,神奇也可以變化為臭腐。所以說:"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成語"化腐朽為神奇"源出於此。

1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

【翻譯】: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20.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翻譯】:竹籠是用來捕魚的,有人捕到了魚卻忘了竹籠;兔網是用來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卻忘了兔網;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有人領會了思想卻忘了語言。以魚、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強調得魚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說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魚忘筌"這一成語便由此而來。

2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莊子·讓王》

【翻譯】: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心道德修養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

2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莊子·讓王》

【翻譯】:大寒季節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

【翻譯】: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物質可無限分割。

24.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莊子·天地》

【翻譯】:有了機械,就會產生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就會產生機巧之心;機巧之心放在胸中,就會破壞純白的品質。不具備純白的品質,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會被道所拋棄。功利機巧的確是壞事害人的東西。

25. 狙公賦,曰:「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莊子·齊物論》

【翻譯】:有個養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給猴子,對它們說:「早上給你們三升,晚上給你們四升,好麼?」猴子們聽了都發怒了。老人又說:「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們都高興了。莊子用「名實未虧」的道理,來比喻未達道者不能忘懷是非。成語「朝三暮四」便出於此,比喻反覆無常。

26.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

【翻譯】:不知是莊周在夢裡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裡化成了莊周呢?莊子現身說法,認為夢與覺並無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現象。因此,若要齊同物論,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而與萬物混為一體。

27.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莊子·養生主》

【翻譯】:脂膏燒完了,火種卻流傳下去,無窮無盡。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盡火傳,是說形體雖死而精神永存。後以「薪盡火傳」喻學業師徒相傳。

28.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莊子·駢拇》

【翻譯】:野鴨的腿雖短,如果給它接上一段,它就會痛苦;仙鶴的腿雖然長,如果給他截去一段,它就會悲傷。說明強以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語「鶴長鳧短」、「斷鶴續鳧」都出自這裡。

2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

【翻譯】: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翻譯】: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短暫,切勿浪費。

31. 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莊子·知北遊》

【翻譯】:有個名獲的市官問屠夫關於檢查大豬肥瘦的方法,(屠夫說),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無所不在,越從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從宋代就有人誤作「每況愈下」。章士釗在《甲寅》周刊上發表的《孤桐雜記》中,也同樣用錯,遭到魯迅的奚落。現多作「每況愈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32.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遙遊》

【翻譯】:知識少的不了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了解年壽長的。

33.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

【翻譯】:至人泯滅了物我的對立與區別,不再有「我」,神人聽應自然,完全拋棄了「功業」的概念;聖人深明事理,完全拋棄了「聲名」的桎梏。偉大的人不為自我、功業、聲名所累。

34.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

【翻譯】: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35. 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譯】:什麼是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貴的,是天道;有為而勞累的,是人道。處於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於從屬地位的,是人道。天道與人道之間相去甚遠,不可以不明察。

36.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譯】:天地雖然廣大,其按自性運動變化卻是相同的;萬物雖然眾多,其循性自得卻是一樣的;民眾雖然眾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為本而順天道無為而成功。所以說,遠古之君治理天下,行無為而治,順應天道自然而已。

37. 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刻意》

【翻譯】: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

38. 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刻意》

【翻譯】: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於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為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39.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刻意》

【翻譯】: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聖人看重精神。

40. 孔子曰:「……當堯舜之時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之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秋水》

【翻譯】:處在堯舜時代,天下沒有困窮之人,不是因為他們有智慧;處在桀紂時代,天下沒有通達之人,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智慧,一切都是時運造成的呀。

41. 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至樂》

【翻譯】:骷髏說:「死人,沒有君在上面,沒有臣在下面,也沒有一年四季的操勞之事,放縱自如與天地同在,即使南面為王的樂趣,不能超過呵。」

42. 扁子曰:「……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達生》

【翻譯】:現在你修飾己智以驚醒愚昧,修養自身以顯示別人卑汙,光明炫赫的樣子就像舉著日月行走一樣。

43. 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山木》

【翻譯】: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睏;衣服破爛,鞋子磨穿,是貧窮,不是疲睏,這是所謂沒遭遇好世道。

44.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山木》

【翻譯】:陽朱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德而又能去掉自以為賢的想法,哪裡會不受愛戴呢!」

45. 黃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知北遊》

【翻譯】:道是不能獲取的,德是不能達到的。仁可以去做,義可以所唾棄,禮是相互欺騙的。

46.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翻譯】: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說,四時有明確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說。聖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達萬物生成之理。

47.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

【翻譯】:形體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純實之知,不堅持故見。

48. 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庚桑楚》

【翻譯】:不知道嗎?人說我愚昧。知道嗎?反而危害我的身軀。不行仁,便傷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義,便傷害他人;行義,反面危害自己。

49. 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人間世》

【翻譯】: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鬥爭的手段。兩者是兇器,是不可以盡行的。

基礎包:每月時政100題,包含近一年

升級包:十九大、一帶一路、香港回歸,黨史、兩學一做等

價格:單獨買一個10元,2個一起15元

購買:添加微信18119425957好友,微信紅包,告訴郵箱發送

相關焦點

  • 高分素材積累:名句、美文、諺語一篇匯總,從小學到初中都需要!
    高分素材積累:名句、美文、諺語一篇匯總,從小學到初中都需要!寫作文是一件「燒腦」的事情,如果沒一點素材積累,光憑自己流水式敘說,很難達到老師的及格線要求。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寫作重在流利表達自己所敘述之事,到了小學高年級就要進行一定素材的積累,素材積累的多少也決定了你肚子墨水的多少。寫作使人精確,對思維也是一種訓練。升入初中後就要完全掌握議論文的寫作,而且在考試中,議論文是孩子們最容易掌控的文種。
  • 莊子名言精選(帶翻譯)
    《史記》用精練的幾行字介紹了莊子,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蹠》、《胠篋》等篇,都是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習古堂國學網精選了莊子的經典名言,加以翻譯,供廣大莊子愛好者學習欣賞。1.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翻譯】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
  • 2020寧夏省考申論素材積累:16條名言警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省考申論素材積累:16條名言警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申論主要考察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 2018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名言警句歸類記憶(六)
    2018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名言警句歸類記憶(六) 2018-01-04 15:30:4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二十四史》經典名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二十四史》經典名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申論的提升需要不斷積累,除了做題之外,各位考生還可以通過積累一些金句為自己的文章寫作增添色彩。
  • 名言名句的積累:聚沙成塔!高中語文「重頭戲」,高考作文更流利
    但其實,語文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積累,大家平時多看一些名言名句,考試可以根據主題靈活運用,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下面學長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哲學名言名句的彙編,都是很棒的句子,建議大家收藏列印哦~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私信回復【語文20】立即免費領取完整版!
  • 2020教師資格面試素材積累:教育相關名人名言20句
    2020教師資格面試素材積累:教育相關名人名言20句 2020-04-07 | 來源: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 https://www.eol.cn
  • 初中作文:名人名言137條,初中作文素材必備,趕緊為孩子收藏!
    馬上就是期中考試了,對於很多學不出好作文的同學來說,這個時候正是積累優質作文素材的大好時期,正好今天小山整理了100條作文常用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趕緊收藏,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作文要想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首先文字要出彩,而讓自己的文字出彩的最佳方法,其實還是在於在文章中多加一些名人名言。
  • 莊子名言名句
    ——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莊子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莊子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莊子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
  • 2018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積累(教育類名言警句)
    2018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積累(教育類名言警句)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市公務員考試,2018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京考申論寫作素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小學初中高中詩詞名句積累6000句,妙筆生花不在話下
    孩子平時除了積攢一些時事、名人典故以擴充自己的「素材庫」,還需要閱讀足夠多的詩詞名言。詩詞名言除了寫作文時孩子能引經據典的使用,還能讓孩子於無形之中受到薰陶,達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花的境界。今天分享的是一個「耗時大工程」資料——《小學、初中、高中詩詞名句積累6000句》,不止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有想要積累詩詞的大人也適用哦!
  •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運用古詩詞、名言?方法和素材都在這裡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對寫作的總結:掌握這些方法和素材,將古詩詞、名言巧妙運用到作文的寫作中。通過本文的方法和素材總結,中小學生將學會如何在作文中巧妙運用古詩詞、名言,給作文「加分」。中小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巧妙運用古詩詞和名言名句,能夠讓作文更有亮點和深度,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很給作文「加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運用,掌握不了正確的方法,生搬硬套反而會讓文章看上去很亂,一位資深語文老師為我們分享了4個方法和29條素材,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 莊子的名句,墨子的名句,韓非子的名句,古人智慧,值得謹記!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莊子、墨子、韓非子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莊子,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的名句,墨子的名句,韓非子的名句,古人智慧,值得謹記!今天就先寫到這裡了,我們後續會繼續給大家分享經典古詩詞,喜歡可以收藏、點讚,謝謝!
  • 139句名言,讀完讓人豁然開朗,中小學生寫作文當素材也很實用!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中小學生必備的139句名言,這些名言都可以當作文素材用,可以讓作文增加亮點,對語文學習很有幫助,同時這些名言也充滿智慧,讀完讓人豁然開朗,可以收穫很多人生哲理。很多中小學生都有摘抄「名人名言名句」的習慣,這是一個很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對作文寫作很有幫助,在寫作文的時候引用一些名言名句,可以讓作文瞬間提高文採,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堅持對素材的摘抄和積累,還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
  • 小學語文全冊古詩詞彙總,歷年考試「重點」,另附成語、名句積累
    小學古詩詞在語文考試中,是必不可少的考題。例如:「寫出帶出「春」字的詩句」,這時你的腦海中能浮現出哪些詩句呢?如果能對古詩詞熟練掌握和積累,並在作文上能運用,對作文加分大大提高。同時,古詩詞默寫是語文考試中必出的題目,不管是大考還是小考,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一題想要穩拿滿分,就必須多多積累,閱讀和背誦古詩詞。就小學語文對於古詩的考核而言,往往都是採用補充句子或者翻譯的形式出現,也會以描寫珍惜時間,勵志,寫作的詩句有哪些的形式出現。小學古詩詞多而繁瑣,不利於孩子複習背誦記憶。
  • 2021中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事例+分析點評(注重積累)
    二、注重積累 (一)注重積累的名言: 1、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荀子 2、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 莊子名言精選(文白對照)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莊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樸素辯證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地生」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
  • 2020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素材如何積累應用?
    申論素材在公務員考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素材的積累、整理、應用是一篇好的申論文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從以上三方面為各位考生分析申論素材的問題。一、申論積累哪些素材?(一)詞彙1、官方詞彙積累的詞彙最好是實用的官方的語言詞彙,比如發展、制約、保障、提升、助力等詞語,或者開創新時代、未來等類似的詞彙。
  • 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的名言名句,讀之受益匪淺!
    孔子名言名句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老子名言名句大全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2、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3、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4、上善若水。
  • 初中語文作文:名言警句素材積累大全,適用於常考作文
    初中語文作文:名言警句素材積累大全,適用於常考作文眾所周知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作文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作文考查的是孩子們語文綜合能力的運用。同時作文在語文考試中,佔的分值也是非常高的。想要寫好作文,同學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寫,或者在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可用,以至於寫出來的文章毫無邏輯和條理性。這其實是需要同學們長時間不斷積累才行的,我建議同學們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在平時如看到了優美的語段,可以自己整理好記錄在本子上,時間一長作文素材有了,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歸納總結習慣,作文水平也得到了不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