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人體在進行正常的身體代謝,人體的腎臟將血液裡多餘的雜質和水分代謝出體外,來維持身體內正常的運轉。因此通過觀察尿液的變化,我們能夠一定程度上了解身體的健康情況。很多朋友在在平時上廁所的時候,小便結束後都會習慣性的回頭看一眼,有的朋友發現自己最近的尿液顏色比較深,並且尿液中經常出現很多小泡泡,這是怎麼回事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正常的尿液應該是什麼樣的?
尿液的主要組成元素是水、無機鹽、尿酸、尿素等物質,一般來說正常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的,看起來比較清澈,並且沒有明顯的味道。但是當人體在憋尿的時間久了以後,尿液裡的尿酸和尿素濃度都會上升,人體的尿液顏色會略微變黃,尿液的氣味會明顯加重。而當人體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後,尿液顏色就會變得很淺,甚至呈現出透明的樣子。那麼為何人體在尿尿時,尿液裡經常會出現泡泡呢?
尿液裡經常出現小泡泡?多半與這幾個原因有關,可別大意了!
原因一,血糖濃度升高: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越來越多樣,街邊隨處可見的奶茶店、甜品店。當人體在長期食用了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後,身體內的血糖濃度就會上升。這樣一來腎臟在進行過濾的時候,負擔就會加重,人體的尿液裡的糖分含量可能會升高,從而出現泡沫尿的情況,因此若是大家發現尿液裡經常有小泡泡,這個時候要注意,觀察一下身體內血糖的變化,防止影響人體血管的健康。
原因二,腎臟功能下降:人體的尿液主要是通過腎臟來代謝出體外的,腎小管和腎小球會對尿液裡的營養物質進行過濾吸收,防止人體內有用的元素被排出體外。但是當腎臟功能下降的時候,腎小管就可能會將人體有用的物質,比如蛋白質代謝出體外。當尿液裡有蛋白質的時候,人體在排尿的時候也會出現小泡泡。
原因三,憋尿時間太久:很多朋友在平時忙於工作,身體出現尿意也一直憋著。等到膀胱受不了了,才匆匆忙忙去廁所排洩。但其實人體在憋尿的時候,隨著尿液逐漸增加,膀胱內的容量減少,腹部的壓力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人體在突然排尿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從而導致尿液裡出現泡沫。但是一般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泡沫,會在30秒內自動消散,大家不必太過擔心。此外,很多男性在排尿的時候,若是站的比較高,也可能會導致尿液裡有泡沫,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尿液裡出現小泡泡的情況,先要注意檢查一下自己的血糖和腎臟功能,對於血糖高的人來說,平時要注意少吃高糖油膩的食物,避免體內的血糖濃度上升。那麼在平時我們該如何養護腎臟健康呢?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護腎臟的健康?
想要養護腎臟的健康,多喝水是非常關鍵的。人體在喝水的時候,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內的水分循環,這樣一來能夠減輕腎臟的負擔,預防血液變得黏稠。大家在平時若是發現身體有尿意,不要憋著,儘早去廁所進行排尿。此外,若是能夠每天堅持散步30分鐘,這樣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腎臟將多餘的代謝物給排出體外,更好的保護腎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