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是個大雜燴,考的範圍廣,涉及到的知識面廣,去年省考行測76.5上岸,我說運氣好你信不信。
我認為行測長時間沒有進步,像你說的還是在認真複習了,一般不是因為摳書就是因為盲目刷題,沒有計劃的複習或者效率低所致,純手打經驗,略長,請各位耐心看,完了給了點個讚,私信我都會一一回復的,時間比較緊張,謝謝大家的認可。
我備考還算是順利,室友考研也給了我一定經驗,沒吃過豬肉倒也見過豬跑,知道打住備考策略,以下內容不一定適合你,但是可以借鑑看一下......
正確認識行測
行測備考中有很多誤區
1.死磕基礎知識
2.放棄數量關係
3.狂刷題
4.狂積累常識
以上是我認為對行測最深的誤解,這些誤解會耽誤複習進度,影響備考效率,甚至導致最終上不了岸,從行測表面看,有限時間內做大量題,還要留時間塗答題卡,考場上本來就是緊張的,只有平時把速度和正確率都練上去,練好,才能保證行測不拖後腿。
一般複習的策略都是從解題技巧切入的,實用的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平均每道題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上去,整體成績才能上去,就像考初級會計,其實是一樣的,會計只是各個題型多,單選多選,背背知識點,做做題,知識點反正都是死記硬背的,但是行測不一樣,言語理解和圖題判斷完全是有發散思維的感情,語境不同,圖形的多變,說到底是解題思路的掌握,刷題是一回事,但是在刷題錢有目的的刷題,有方法的刷題,不能盲目刷。
常識我是沒有做過多備考,畢竟分值小,而且涉及到的知識面是真的廣,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根本沒辦法定位到考試的範圍,可能浪費時間背了,最終一道也沒考,我當時就平時練練題,積累一下,考試的時候完全隨緣,一遍過,平時把更多時間留給其他版塊,做有效提升。
有針對性備考
每個人的掌握情況是不一樣的,文科生普遍言語理解掌握的可以,資料分析敗在快速讀題上,理科生普遍計算題掌握的好,圖推判斷好發現規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是按照大部分來分析。
備考前期可以先做兩套真題,看一下自己的掌握情況,之後也有一定方向,根據自己的薄弱版塊和掌握好的版塊定每一塊要花的時間,定好方向,按部就班學就是。
同時要能自動識別難題和簡單題,簡單的不允許出錯,難的就先嘗試思考,有思路的允許在一分鐘內解題,二十秒還是沒有思路的,選答案跳過就好,所有題都一遍過,這點在後期刷題的過程中要注意,能拿到的分一定不能拿不到,不一定能拿到的分爭取拿到。
說一下我當時備考的各種規劃:
先做題了解題型,我的言語理解還行,數量關係是慘不忍睹,資料分析的根本沒時間做。
然後看資料了解基礎知識,書還是國考的室友買的,反正她基本沒咋看,從小到大都是看書考試,不看書總覺得心裡沒有底氣,但是看完也就那樣,前前後後加起來可能有一星期的時間,之後全身心投入才是真正高效備考的開始
第一階段:看阿甘上岸說+做行測5000題
第二階段:瘋狂刷題+查漏補缺(沒掌握的繼續看阿甘)
第三階段:做套卷,看總結的錯題
考前:調整心態,做近兩年的真題練手
下面詳細說一下各階段的備考情況:
掌握解題技巧
分版塊學,看一個題型的阿甘上岸說做相對應的行測5000題,我最後都沒做完,主要就是為了熟悉解題方法用的,並不是刷的量越多越好,
大家不要一上來直接跟著視頻課學,當你對公考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跟看視頻課容易不知道方向,一定要先大概了解一下公考,有一個大致的複習思路,這樣備考方向也會逐漸清晰。
這一階段的效率還是蠻高的,不到一個月,所有版塊搞定,三大版塊正確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畢竟阿甘是眾多視頻課中解題技巧最實用的,本身文科生,對言語理解還算是有點信心的,就算是蒙也要語感,可能女人的第六感不是隨時在線,不然我也不會和前男友say拜拜,瞎扯了。用阿甘總結的技巧,言語理解和資料分析不用一字一句讀題,快速定位到關鍵詞,關鍵句,結合總結好的選項之間的關係,對比法,排除法等等,不敢說秒選但也不會超過五十秒。
印象最深的是數量關係題,難計算,讀不懂,就算是理科生也不敢保證能拿下這一部分,我這文科渣渣就更被說了,勉強用常規公式解最簡單的題,剩下的就不費腦細胞去算了,後來跟著阿甘學這一版塊,總結的公式簡便到三兩步就能算出來,不用再列方程,一般只要公式不記錯,數據帶對,選出來的就是正確答案。看完之後三大版塊正確率穩定在百分之八十。
忽然發現手機裡還存著一張當時看課的照片
刷題+鞏固
前期把把各個題型的解題技巧掌握的比較好,後來刷題目的就是那個做題速度,當時120分鐘的時間我是這樣分配的:
言語理解25-30分鐘
圖推判斷20分鐘
數量關係25分鐘
資料分鐘30分鐘
常識5分鐘
塗卡10分鐘
意外預留時間10分鐘
這個意外是萬一忽然遇見特別難的題,一時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死磕的,是這樣的存在,而且平時速度越快越好,考試的時候信心更足,遇到掌握不好的就拐回去再看課,溫故而知新。
我的經驗是:行測都是選擇題,做起來很爽,成就感滿滿,但是不能一味刷題而不去總結。每刷一個題型之前,先回顧題型涉及的知識點和學的簡便技巧,學了就要發揮出價值,不能還是用固有思維做,尤其是言語理解,語感不穩定,害人不淺,刷完題後對不熟悉的題型再去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遇到新的知識點也要做好記錄,後續翻看筆記也便於鞏固,題型就那麼幾種,方法和技巧才是通用的。
後來大概做了五六套真題,後期行測幾乎沒再下70,說到底還是掌握了簡便的解題技巧,現在分數一直上不去,你看看是不是這些問題所導致的。
考前調整
行測真的沒什麼講究,最簡便的解題技巧掌握了,解題速度上去了,正確率也有了,還怕成績提不上去嗎?而且你的底氣來源於你掌握的情況,前面做了那麼多準備工作,考前告訴自己一定能行,考前兩天去踩踩點,直到考前都要一直做真題,不然很容易丟掉題感,也不會過於浮漂,平常心,適當緊張,認真對待,就可以。
長期分數上不去的原因基本就這些,我的提分方法也告訴你了,一定要注意,這對行測來說是很重要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