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袋鼠能學習與人交流

2020-12-20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16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袋鼠能像家犬一樣學習與人類交流,用眼神求助。

研究人員把11隻未馴養的袋鼠關在籠中,當裝有食物的盒子無法打開時,10隻袋鼠會盯著研究人員,其中9隻還會交替看研究人員和盒子。

項目組長、愛爾蘭籍動物行為學家艾倫·麥克利戈特說:「我們把這理解為主動溝通的方式,即一種求助。我們沒想到野生動物會有這樣的反應,因此這讓人驚訝。」

研究報告說,這一發現對只有狗、馬、羊等馴養動物才會同人類交流的既有觀念提出挑戰,暗示更多動物可以學會向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

項目組成員、來自雪梨大學的亞歷山德拉·格林說:「我們原來以為只有家養動物會試著求助,但袋鼠也會。如果環境合適,這更可能是後天習得的行為。」(完)(繆培源)

關鍵詞:袋鼠(Kangaroos)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袋鼠能學習與人交流 用眼神求助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16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袋鼠能像家犬一樣學習與人類交流,用眼神求助。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研究人員把11隻未馴養的袋鼠關在籠中,當裝有食物的盒子無法打開時,10隻袋鼠會盯著研究人員,其中9隻還會交替看研究人員和盒子。項目組長、愛爾蘭籍動物行為學家艾倫·麥克利戈特說:「我們把這理解為主動溝通的方式,即一種求助。
  • 研究發現:袋鼠通過凝視與人交流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2月17日報導,研究發現袋鼠真的能與我們「交流」。英國羅漢普頓大學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一項首創研究發現,從未被馴化的動物,比如袋鼠,能夠有意與人類交流。這個發現對固有觀念——交流行為通常僅限於已馴化動物(比如狗、馬或山羊)提出了質疑。研究涉及澳大利亞三個地方的袋鼠,即從未馴化的有袋類動物。研究結果顯示,當袋鼠試圖獲取放在一個密封盒子裡的食物時,它會盯著人看。袋鼠通過凝視與人交流,而不是自己試著去打開盒子。這種行為通常只有已馴化的動物才會有。
  • 雪梨大學研究:袋鼠能學習與人交流用眼神求助
    雪梨大學研究:袋鼠能學習與人交流用眼神求助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12月16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袋鼠能像家犬一樣學習與人類交流,用眼神求助。
  • 研究顯示:袋鼠可以有意與人類交流
    根據羅漢普頓大學和雪梨大學的一項研究,從未被馴化的動物,如袋鼠,可以有意與人類交流,以往的觀念中,這種行為通常只限於狗、馬或山羊等馴化動物。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三個地點的未馴化袋鼠進行了研究,研究顯示,袋鼠在試圖獲取封閉箱內的食物時,會凝視人類。袋鼠用目光與人類交流,而不是試圖自己打開盒子,這通常是家養動物的行為表現。
  • 袋鼠的深情凝視,竟是在跟你「說話」!最新研究:袋鼠會向人求助
    日前,來自雪梨大學和倫敦羅漢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袋鼠確實能與人交流。 研究人員把美味的食物藏在一個塑料容器裡,當袋鼠打不開容器時,研究人員對袋鼠進行觀察,發現這些動物用目光與進行實驗的人交流。 接受測試的11隻袋鼠中有10隻會積極地看著把食物放進塑料容器的人。 另外,11隻袋鼠中有9隻在容器和在場的人之間交替凝視。
  • 野生袋鼠 學會與人溝通
    圖說:最新研究發現,袋鼠知道怎麼和人類眼神交流。圖/取自YouTube 文/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一份十六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野生袋鼠也能和經馴化的狗狗一樣學習與人類交流。袋鼠能透過眼神「表達」需求,向人們求助。
  • 袋鼠臉型研究告訴我們:吃不僅能決定體型,還能決定臉型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胡晗(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袋鼠跳。這大概就是袋鼠國澳大利亞的基本國情了。袋鼠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家喻戶曉的澳洲代言「人」。
  • 生物奇觀:袋鼠是怎麼被發現的?
    澳大利亞的動物中,除了鴨嘴獸之外,人們最熟知的應該是袋鼠了。袋鼠是早期哺乳動物的代表,至少已在地球上生活了1億年,現今只分布在澳大利亞。關於袋鼠英文名字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故事。1770年7月,著名的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率領船隊來到了澳大利亞海岸,一天,他派幾名船員上岸去給病員打鶴子,改善生活。
  • 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袋鼠與人拳擊怎麼出拳?
    在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中,說了袋鼠都是左撇子,是怎麼回事兒呢?澳洲與俄羅斯學者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野生袋鼠在進行梳毛或進食等日常活動時,95%傾向使用左前爪。此一發現挑戰過去的一項既定假設,即持續偏好使用單側手是人類與部分靈長類的獨有特色。
  • 袋鼠的智力之高,恐超乎人類想像,澳洲:袋鼠竟試圖與人類溝通!
    動物的世界無奇不有,除了寵物與家畜,最新研究發現,袋鼠竟也有試圖與人類溝通的行為,顯見其智力之高,恐怕超乎人類想像。 海外媒體報導,澳洲雪梨大學與倫敦羅漢普頓大學大學攜手做了一項研究,讓11隻袋鼠面臨一項難解任務,那就是將一個裝了食物卻無法開啟的盒子放到它們面前,瞧瞧會它們有何反應。 出乎意料是,這些袋鼠多半並未放棄打開盒子,而是轉頭看向人類,再將目光轉回盒子,是一種求助的表現。
  • 男子一拳打懵袋鼠 袋鼠和人打架視頻圖片大全(實拍)
    袋鼠和人打架視頻曝光,一起來看看誰會更厲害?據報導:近日,澳洲一男子為了救自己的狗狗,隻身一人挑戰這隻袋鼠,結果悲劇了,這隻袋鼠被男子打的一臉懵逼的待在原地愣了好幾秒。  袋鼠圖常作為澳大利亞國家的標識,如綠色三角形袋鼠用來代表澳大利亞製造。袋鼠圖還經常出現在澳大利亞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現,特別是夜間行車要注意,袋鼠的視力很差,加上對燈光的好奇會跳去「看個究竟」。但因為袋鼠的繁殖率高所以即使不小心撞死了也不需要負責,會有專門的人把袋鼠的屍體收走。  袋鼠通常以群居為主,有時可多達上百隻。
  • 英澳:袋鼠也會賣萌討食
    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袋鼠也會這麼幹。據德國「德國之聲」電臺報導,雪梨大學和倫敦羅漢普頓大學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袋鼠可以像一些寵物那樣有意識地和人類交流。在無法找得到食物時,它們會用凝視向人類求助。研究者在澳大利亞3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一系列試驗。他們將食物放在塑料容器裡。
  • 袋鼠麻麻家長說-佐佑媽媽:袋鼠麻麻伴左右
    佐佐佑佑成長篇 之前聽人說孩子上幼兒園後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自從左右進袋鼠後,我也有這種感覺。在託班,就不一樣了,社交圈很廣啊,怎麼跟別人相處,從小就要學習,小朋友多點一起玩更開心呢。袋鼠的老師雖然很年輕,但都特別有耐心也有愛心,能根據每個寶寶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當佐佐佑佑是小寶寶的時候格外照顧,隨著慢慢長大也就跟別的小朋友都一樣好了。對這些老師我真的很感激,她們從不敷衍了事,而是對這份工作飽有熱情,經常看她們下班開會討論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能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超讚。
  • 英國遊客在澳洲旅遊,使用公廁的時候,發現廁紙被袋鼠吃掉了……
    袋鼠就是這個「搶劫犯」的原型,並且還十分囂張。對於袋鼠這個動物,我們都知道它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許多袋鼠品種都只有澳大利亞獨有,從涼性的雨林到沙漠平原以及熱帶地區,有著不同種類的澳大利亞袋鼠生存者。它們因為族群的穩定和充滿壯碩肌肉的身材被人們調侃,部分網友戲稱它為「澳大利亞之王」,說來這個外號還真沒錯,因為如今在公廁裡,很多人都得看他們的眼色。
  • 澳大利亞遭遇「袋鼠風暴」,坎培拉要被袋鼠攻陷了
    在物種豐富的澳大利亞,任何地方發現動物都不稀奇,但對澳大利亞人民來說,在家中後院、體育場上看到如此多的袋鼠也是一件稀奇事兒。「組團」進城覓食事實上,袋鼠並不經常闖入人群聚居區域。但今年6、7月的澳大利亞乾燥少雨,動物保護區的植物越來越少,袋鼠們「餓得慌」。
  • 史前袋鼠愛步行
    古老袋鼠或曾直立行走。圖片來源:CHRISTINE JANIS   一種古老的澳大利亞袋鼠很顯然與現在的人類一樣:直立行走,每次向前邁一隻腳。   在近日發表於《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比較了66隻現代袋鼠和78隻已滅絕袋鼠的骨架,這些袋鼠來自各種屬和物種。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在本土約有4500萬隻袋鼠,而截止到2018年,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為2499.24萬,也就是說袋鼠的數量已經快達到了人口數量的2倍了。而且袋鼠在澳大利亞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它們經常出沒人類的住所,破壞人的財物,甚至是攻擊人,因此,無論是出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還是對人威脅的因素,都應該控制袋鼠的數量。
  • 袋鼠跌落11米深礦井,被救後發現她的育兒袋裡還有隻袋鼠寶寶
    據《每日郵報》報導,上周日在澳大利亞沃恩一個廢棄的礦井裡,一名淘金者發現了一隻袋鼠。這個礦井深達11米,因此他呼叫了野生動物救援組織Five Freedoms Animal Rescue前來救援。該組織的曼弗雷德(Manfred Zabinskas)到達現場之後,發現這隻袋鼠在礦井裡蜷縮著,幾乎動彈不得。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他覺得這隻袋鼠應該受了傷,脊柱,盆骨或者腿可能被傷到了。曼弗雷德不得不給這隻袋鼠打鎮靜劑,以減輕它的痛苦。
  • 遙遠的非洲居然發現新品種豆丁海馬!相當於在挪威發現袋鼠!
    研究人員在南非索德瓦納灣最新發現的一種豆丁海馬,於近日被正式命名為Hippocampus Nalu。它們背部有尖刺,還長著一對神秘「翅膀」。與其他豆丁海馬不同,非洲豆丁海馬生活在巨浪翻滾的海域,常常乘沙御浪,身材小小卻相當強壯。
  • 大部分袋鼠都是左撇子
    大部分袋鼠都是左撇子時間:2015-10-07 18:0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嗎? 大部分袋鼠都是左撇子 習慣使用一隻手的現象(利手)通常被認為主要存在與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中,不過,對澳大利亞野生袋鼠的研究發現,它們在攝食、梳理毛髮以及進行其他活動時,都傾向於使用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