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發帖,因誤用高考作文題的貼圖,為避免誤導讀者,只好含痛刪之,今天掛在了副標題欄同時推送。
看了今年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題,不禁感嘆,大語文何其重要!歷史星空璀璨、長河浩瀚,吞吐千年,雄才輩出。我等後輩鑑古知今,高仰先生之範,然桓公之知人善任、管仲之運籌帷幄、鮑叔之慧眼識人,山高水長、青史昭彰。歷史與語文已休戚相關,不可分割矣!
感慨完畢,回到正題,趣說:
高考作文題設計巧妙,讓考生以發言稿的形式,自選三個人物其中一個人物來寫作,所謂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頂層設計決定世間萬象,選擇和立意就顯得重要,選擇合適、立意出眾,想得低分都難。
假如你是今年考場上的考生,你又會選擇誰來下筆呢?
下筆之前,必須摸清楚這三人之間的關係。管仲的赫赫威名,還得感謝諸葛丞相幫他帶貨,臥龍先生每次深情對白時,必自比管仲樂毅;齊桓公名頭也不小,除開春秋五霸的名頭外,還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公子小白;名氣最小的恐怕是鮑叔牙吧,您看準了,是鮑--叔--牙,不是齙--牙--蘇。
蘇亞雷斯:我招誰惹誰了?
若不熟悉春秋史的,要快速搞清楚三人關係,莫過於對標,上溯五千年歷史長河,要對標這三個人最合適的,莫過於李世民--魏徵--房玄齡,民間知名度也恰好相當, 與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過生意一樣, 魏徵和房玄齡是同窗,兩人性格也剛好互補,而魏徵也是在擁立太子李建成未果之後,改而幫李世民開闢了貞觀之治。
若把齊諸侯國比作一個公司,小白這個董事長的位置可是爭搶來的,老董事長掛了後,臨時董事長又駕鶴西去,齊國公司面臨群龍無首的狀態。按正常企業制度,這得開全體股東大會選舉新的董事長才行,算來算去,也只有流亡在別的企業那兒打工的阿糾和小白有董事長股份的繼承權了,於是兩人在得到了消息之後,立刻深夜兼程趕回集團。
阿糾心眼可比小白多(小白若是心眼多,也不會叫這個名字啦),他一面趕路,一面派出自己的大秘管仲去阻攔小白進城,歷史流傳是管仲射中了小白的皮帶扣兒,小白裝死躲過,但這事兒要我分析,管仲不是這麼粗心大意之人,裝死不裝死,探下鼻孔氣息這招都不會?大不了補一刀嘛。管仲兩頭下注的可能性更大,所謂兩不得罪,這樣他就穩贏了。 這個伏筆是很明顯的, 前董事長委派鮑叔牙去給最不看好的三公子小白當大秘時, 鮑叔差點哭成了齙牙,甚至一直不想去上任,還是管仲歷數三少的好處,鮑叔才勉為其難的。
史傳鮑叔趕在阿糾前率先入城,竭力說服各位股東,替三少小白一錘定音。其實從當時的情況看,就算召開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小白也穩操勝算,為何? 因為齊國集團中的兩大執行董事,號稱天子二守的國氏、高氏,因為懼怕阿糾上臺後清算他們,故而暗地選擇了前董事長較為疏遠的三少小白。
管鮑之交到現在發展成了一個成語,兩人之交,可與伯牙子期相提並論。他們曾合夥開公司,每次分紅時,管仲就要求額外分紅,鮑蜀黍總說:哎呀,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呀。管仲又去當官,三次做官都被免職,鮑蜀黍又說:管仲不是沒有才幹,只是他沒有碰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呀。管仲又三次當兵,每次都逃跑,鮑蜀黍還是替他開脫:管仲不是貪生怕死,是老母在堂啊。在和管仲相處中,鮑蜀黍一再寬容了他的缺點,展現了慈父般的包容與關照。
不得不說,鮑蜀黍這眼光是毒啊, 一旦認準了, 任你如何折騰想逃學,都一定要把你送上985。
小白董事長上位後,想把兩頭下注的管仲開除了,這時鮑蜀黍又站出來替管仲說話,看在鮑蜀黍舉薦的面子上,小白讓管仲當上了總經理,管仲終於變成了管總。
有了職業經理人打理,小白董也落得個清閒,在著名的三問之後,逐漸放權給了管總,忙著他的喝酒去了。
管總於是連續發招,公文汗牛充棟,一時洛陽紙貴。管仲的措施有:
齊國強大以後,管仲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公司發展戰略,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引來了一輪輪天使投資,終于于公元前651年,成功在葵丘交易所 敲鐘。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了周王朝大大小小的公司裡面的獨角獸。
若我坐在高考考場上,面臨選擇選誰來立意,我不會選擇齊恆公,也不會選管仲,而會選擇最不起眼的鮑叔牙。
莫非您這是學梅長蘇, 既不輔佐太子,也不輔佐譽王, 偏偏要選擇一個受冷遇的靖王麼?
並非我要不走尋常路,而是選鮑叔牙的立意會比另外兩個人來得更容易,齊桓公立意是胸懷豁達、知人善任;管仲立意是雄圖大略,才能出眾,鮑叔牙胸懷寬廣、包容、無私、懂得欣賞他人。從鮑叔牙的胸懷切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另外鮑叔牙知名度低,不容易被其他考生選中,更可能讓評卷老師印象深刻,顯得清新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