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大年初一的早上,吃的是媽祖面!

2020-12-22 媽祖全球行

01山泉水與媽祖面

媽祖面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長壽麵。在製作過程中,可拉長至數米,是麵食類中長度最長的面,故名為長壽麵,有著長命百歲的寓意。

製作媽祖面不僅要看時間、天氣,還要注重水源。水源的好壞也決定了線面的口感。

好的媽祖面都是使用山泉水製作。因為泉水的甘甜以及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為手工線面的製作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總之,媽祖面的製作過程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

02口感有點鹹

媽祖面是用手工抻拉然後自然晾乾的乾麵。其在製作中由於不同的環境、水質、配料和製作手法上的差異,形成不同級別的品質。

比如加入太多的鹽分,可能對於存放的時間長一點,但在口味上卻產生鹹澀的異味,使人難以下咽。需要煮的時候,先過一次滾水才能食用。

在媽祖面的晾曬期間,天氣成了十分重要的因素。陽光不太充足,或逢著雨天、陰天,那線面就會發黴變質;即使是在抻拉線面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使用的勁道的大小而影響到線面的粗細變化。

03莆田人的媽祖面

莆田人不僅把媽祖面用來招待親近的客人,最重要的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家老幼都需吃一碗媽祖面。

新年的第一天,莆田人不是用大魚大肉來祝賀,而是煮了一碗細細長長的銀絲媽祖面,加上一雙雞蛋和幾根菠菜。

線面潔白細膩,比小蔥拌豆腐勝三分顏色。青青白白的,象是宣言,在宣告一年的為人處世;又似在展望,展望漫長的未來一年。

莆田人吃媽祖面是在寄託媽祖給予的一種深深的期盼和祝福!長壽、團圓、圓滿,是媽祖面裡埋藏的象徵,是對美好未來的真切期盼。

親們回復後臺「媽祖面」

可得獨家媽祖麵食譜一份哦!

相關焦點

  • 莆田媽祖面傳承人陳清光:樂當傳統技藝的傳人
    線面也稱媽祖面、長壽麵,是莆田民間吉祥文化的象徵。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買線面,尤其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人們都要吃一碗長壽麵,以圖一年的吉利。自宋代以來,廣宮線面歷經數百年的傳承,早以名聲在外。據介紹,陳清光的祖輩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手工線面的老師傅。早在十幾歲時,為了生計,他繼承父業,跟父親學做線面。每天凌晨2點多他就得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忙碌。
  • 園莊人的正月初一,這14個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先告訴大家明天早上莆仙人必須做的一件事▼莆仙有習俗:大年初一吃麵漲一歲,莆仙人的年齡限定,好像就是傳統意味裡初一早上吃一碗莆田線面(也指莆田媽祖面),沒人要吃一碗麵,吃了線面就是漲了一歲!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 大年初一,我們這兒早上吃青菜煮年糕,你們呢?
    不同的時間吃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大年初一的早餐,老南昌人是非常講究的。在我記憶中,哪怕大年三十那晚剩下了再多的葷菜,大年初一早上都是不能吃的。那麼,老南昌人大年初一的早餐,是講究吃什麼呢?春節吃年糕是南昌人的風俗之一。
  • 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 正月初一早上能洗頭洗衣服掃地嗎
    ­  你知道大年初一過年禁忌有哪些,大年初一習俗各地又有什麼不同嗎?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掃地等等,這些你都知道嗎?【除夕夜習俗】【大年初三不外出拜年】【大年初四的習俗與禁忌】【大年初五為什麼叫破五】【大年初六送窮習俗來源】
  • 平日每天吃的媽祖手工面,一文介紹詳細製作過程
    從古代至今,媽祖面在莆田這座城市就有著特殊的地位,最早開始在宋代,媽祖面就已經悄悄出現在莆田人的生活中,如今,白事,喜事,逢年過節都能見到它的蹤影。現如今,媽祖面的現狀並不樂觀,由於現代機械化製造對媽祖面加工的衝擊,再加上傳統手工面費時耗神,能靜心學習並且加以傳承的人日益減少,長此以往,這門獨特的手藝在百年之後將後繼無人。手工媽祖面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多樣。完整的線面加工,有十幾道工序。
  • 莆田人春節必去的景點!竟成了垃圾場?
    莆田人把過春節出去玩,叫做遊春,很多人會選擇去各大廟裡燒香。在小編的記憶中,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媽都會跟村裡人一起,前往石室巖燒香,我也經常跟在後面,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路過去。燒完香便在石室巖隨便逛逛,爬爬山。可以說,石室巖是莆田許多人春節必去的景點。
  • 大年初一早上,「燒香」燒幾根最好?這些忌諱你必須要知道!
    大年初一早上,「燒香」燒幾根最好?這些忌諱你必須要知道!過年的時候是一年當中最喜慶的時候,這個時候家裡的老少都會回到家裡,家裡的餐飲吃食也是一年中最好的,為了能夠一家團聚,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是從幾千裡的路上趕回來的,足以見得,在人們心目中過年有多麼重要了。
  • 福建莆田人為什麼大年初二不拜年呢?
    但是在福建莆田,莆田人大年初一 一般會選擇去老婆娘家,或者出嫁後的女兒回娘家給父母拜年。要不然就是帶著孩子出去逛街,俗稱「遊春」。可是在正月初二這天,就算是至親,也不能往來,不能夠拜年,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相串門拜年,也不走親訪友,害怕把黴頭帶給別人。 因為正月初二這天為「探亡日」 。
  • 大年初一,要吃這餡的餃子,味道鮮香不油膩,孩子一下吃了20個!
    大年初一,要吃這餡的餃子,味道鮮香不油膩,孩子一下吃了20個,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傳統習俗,餃子是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小面姨就給大家分享一道「韭菜雞蛋肉餡」餃子的做法吧!春節吃餃子是新年裡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餃子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裡具有團圓祥和的寓意,春節家人團聚,走親訪友,其樂融融,一盤美味可口的餃子端上來,過年團圓的氣氛就立馬提升很多。
  • 你吃過媽祖面嗎?
    無論豌豆、黃豆,均富有滋養料,所以此項零食,最易受人歡迎。無為燻鴨無為燻鴨又名無為板鴨,是享譽中外的安徽省名菜,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用肥鴨燻制而成。成菜色澤金黃,皮脂厚潤,肉質鮮嫩,氣味芳香,別有風味。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 大年初一過年有哪些禁忌 正月為什麼不剃頭
    你知道大年初一過年禁忌有哪些,大年初一習俗各地又有什麼不同嗎?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掃地等等,這些你都知道嗎?大年初一過年禁忌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早上忌吃稀飯、葷食、藥。
  • 都說莆田的線面好吃,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這是每年大年初一長輩都會這樣告訴我們的,而直到現在我們已經習慣將這樣一碗麵看做成長一歲的標誌。從小到大,在每個莆田人心目中都有一碗關於線面的記憶。(圖源:小魚網友「陳典先生」)可見線面在莆田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其實早在宋代,線面就已經融入莆田文化生活,在莆田人民的各種宴席上都能見到它的影子,可謂男女老少皆宜的絕佳美食
  • 莆田荔枝肉,莆田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做法都在這裡啦
    其實,莆田也有荔枝肉,但與福州糖醋澆汁的做法不同,莆田荔枝肉以油炸為主,更注重肉味本身,炸好後蘸上醬油和醋,外酥裡嫩,所以也可以叫它【幹炸荔枝肉】。說起莆田荔枝肉的由來還與文人司馬光有關。相傳北宋年間,莆田人蔡京為了得到司馬光的賞識,翻閱祖爺爺蔡襄撰寫的《荔枝譜》想在其中尋得妙方。
  • 農曆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
    按咱們農曆來說2019年正式開啟,豬年的第一天也來了,今天是大年初一,也寓意著一年新的開始,同時也是家家戶戶親人團聚在一起表達對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祝福的日子,那麼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呢?大年初一風俗和禁忌注意事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
  • 大年初一禁忌:「一不睡」、「二不掃」、「三不縫」、「四不打」
    一、大年初一的四大禁忌?1、「一不睡」?小時候在農村家裡過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母親都會叫父親和我們早早                                                                的起床,母親告訴我說,大年初一絕對不能睡懶覺,因為大年初一睡懶覺,就會預示著這一年懶懶散散,沒有上進的信心。
  • 福州女吃莆田菜
    對待這種沒臉沒皮的人,千萬不要給臉。至於莆田男,待遇跟福州女差不多。我其實不是很明白莆田男的惡名是從何而來,很多人說,莆田人大男人主義強。其實我一直認為,大男人主義是與經濟發展實力成反比的。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女人地位越高,經濟越落後,男人越霸道。因為沒錢啊,在外面耍不起威風,只能在家裡作威作福了。莆田從前窮,又緊挨著福州,大男人主義比福州重是事實。
  • 不能和在睡覺的人拜年 臺媒總結「大年初一10大禁忌」
    原標題:不能和在睡覺的人拜年 臺媒總結「大年初一10大禁忌」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農曆春節連假即將在18日到來,歡歡喜喜過節之餘可不是百無禁忌,其中更以初一當天的禁忌最多,以下就整理出10個大年初一小禁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 都說大年初一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這在北方的南方人吃這個
    過年了,湯圓這種食物不管南方人北方人都會做著吃,現在的湯圓也是各種各樣都有,但是離不開用水煮著吃,作為在北方生活了十多年的南方人,我家大年初一餃子也吃,湯圓也要吃,只不過大年初一早上我把湯圓換了個花樣做,沒想到受到家人一致好評。準備糯米粉,這個是自己買的糯米加工成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