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大學階段的青年學生黨,大學生活都很豐富時間也特多,玩機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況且現在的大學校區內宿舍跟課室都離的特別遠,而且大學學校都設立在沒有地鐵遙遠郊區。
星期六日想去市區,坐公交都人多的不得了,這時候自已有部摩託車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另外想把妹或者泡仔的個性學生,有部摩託車也是挺方便的哦,這個不用多說都懂的啦!
準備購買摩託的學生小白們,肯定都想買一輛入門級又不太low的摩託車,只是價格高負擔不起,買二手又怕被騙,似乎總找不到合適的購買渠道了,下邊整理出一套能供學生黨購買的摩託車說明來,希望可以幫到他們。
最重要的放在前面:摩託車是機動車,摩託車是機動車,摩託車是機動車,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所以在你打算開始騎行生涯之前,一定要保證自己處於一種合法騎行的狀態下,具體來說就是:
1、擁有摩託車駕駛執照(準駕車型為D或者E,當然,F也可以騎,但是只能騎行50cc排量以下的車)
2、摩託車得擁有相關上路手續(具體要求參照汽車)
3、在騎行過程中佩戴安全頭盔且沒有法律禁止駕駛機動車的情形(例如酒後),不要扯什麼禁摩令或者其他人都沒有手續之類的東西,這些不是你非法騎行的理由,帝都有禁摩令,但手續是否齊全是罰款100記三分,或者僅僅批評教育和拘留之間的區別!尤其是學生,不要以身試法!!!另外,本文討論的是題主要求的普通通勤用的摩託車。大千世界,會有特例,不要抬槓。
先拋觀點:不建議買二手車!我當時買二手車是因為一塊可以進4環的車牌,所以才買的,要不然的話一定是新車走起~
二手車的優點:價格低,尤其是越好的車,二手車價格會相對新車更低,也就是更划算一點。並且,在二手車再次轉手的時候會更保值一點點(因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
缺點:車況不明,我買的那輛車就是車身各種鏽跡、第二天就掉鏈子(真的鏈條掉下來了,萬幸離家不遠,推回去了,後來勉強掛上鏈條,騎著去車行更換)、發動機聲音不對、轉向等各種小毛病各種修車。
後來仍舊用了一年多才換掉的(早想換,當時是學生黨,沒錢啊,當然了,如果是土豪或者二代,只是想搞輛車玩一玩,買個二手大排還是挺好的,玩一段就買了,再換新的。若是為了代步……天天去修車能活活煩死。
二者雖然同時為摩託車,兩者差異相當大
車輛結構:跨騎車更像自行車的架構,發動機在前面,多為立式,動力通過傳動鏈條傳遞給後輪,油箱位於發動機上方;踏板車發動機位於座位下方,多為臥式,油箱位於座位下方或者腳踏踏板下方,動力通過CVT變速箱的皮帶傳遞給後輪齒輪箱,齒輪箱減速齒輪再次變速後傳遞給後輪。
變速箱機構和駕駛方式:
跨騎車,右手油門、前剎車,左手離合器,左腳掛擋機構,右腳後輪剎車;所以起步的時候是這樣的:左手捏離合(和剎車手柄一樣的樣子),左腳掛擋,邊松離合變加油,起步完成。
踏板車,右手前輪剎車、油門,左手後輪剎車;由於使用的自動離合器、變速箱(實際上就是CVT變速箱),駕駛和電動自行車差不多。
由於這兩種不同的駕駛方式,使得踏板車和跨騎車各自的特點明顯。
首先踏板車:重心較低,操作方便,起步迅速。對於經常堵車的地方的人還是相對方便的。並且在下雨天騎行或者通過路面積水的時候濺起來的水花、水霧會被前輪拱擋住,不會弄溼鞋和褲子,而且坐姿騎行,姿勢較為自由;下雨天可以使用連體雨披,穿戴較為簡便。
但是,受其結構所限,會比同排量跨騎車更加費油,油箱更小,續航受限。輪圈較小,在冰雪路面更容易打滑,減震較短,坑窪路面舒適性不佳。保養更多需要依賴車行或者較強的動手能力。
跨騎車:通常情況下跨騎車的價格相對較低,例如答主規定的價格區間,跨騎車的選擇空間遠大於踏板車。且在此價格區間內的跨騎車相對同等價位踏板車,質量更加穩定,更耐用。
但在雨天騎行,防水是件大工程(穿戴式雨衣、褲子、鞋套),在通過積水路面時候,濺起的水霧會打溼鞋子。由於傳統機構是鏈條,屬於開放式潤滑系統,需要視情況,不定時潤滑、清潔、調整鏈條,還要時刻關注與之相關的大小齒輪的磨損情況。相比踏板車定期更換齒輪油、CVT皮帶更加麻煩但成本較低。通過性能更好。
太子車與街車同為跨騎車的序列,但是街車的重心更高,座椅更高,騎行的時候,人身體前傾或者是直立騎行,而太子車則重心偏低,騎行姿態更加直立,甚至是後仰。
二者的定位不同,太子車更加適合平直公路的巡航,街車更加靈活。所以如何選擇就得看答主的路況了,如果路況複雜,道路養護不好,就選擇街車,如果路況較好,道路養護也比較好那麼太子車更好(拉風)。
GN125-2F
這個車在5000-6000左右,具體的仍需去當地的車行看車,不過看車的時候要注意:山葉的車比較亂,很多都說自己是正宗的山葉,仿製車型也很多,所以新手不建議去買。另外,國產雜牌子別買,否則維修(看清楚,是維修,不是保養)價格將遠高於購車價格……
至於騎車拉不拉風,什麼車拉風?其實學生黨騎什麼車都很拉風,但更重要的是,摩託車是交通工具,無論何時都要注意安全,有了安全才有一切。我不知道你的後座是否會帶人,如果帶人的話千萬切記,一定要讓TA帶上安全頭盔,並且更加需要謹慎駕駛!
在我們這邊的摩託圈裡面,有一種說法:敢於坐你後座的人都是對你帶有無限信任的體現(摩的另說),所以作為騎士,如果後座有人,那麼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護後座的安全。畢竟出了事,騎士算是咎由自取,但後座絕對是無辜的。如何保證安全,最基礎的三條:不要飆車 不要飆車 不要飆車。
國產魔術師250
排量足夠、動力足夠、造型別致、還有一定越野能力、上馬路牙走個爛路如履平地,對了這車可以上牌,也就一個6s的價格,挺值的!
鑫源悠客
排量小,標50實際不到100,動力通勤夠用,另一個角度說也就是跑不快,安全。重量輕,騎著感覺像是騎了電瓶車,輕便。樣子騷,復古範,配兩個造型清新點的頭盔回頭率絕對高的一匹, 價格不貴,一個手機的預算,足夠買一臺車加上牌加考駕照再置辦一套鎖具和好一點的頭盔了。
Z250入門型街車
跨騎車可能看著比較帥,但是短距離真心不方便。本人上學時買過125的踏板車,也是二手6500元。騎著很舒服,動力好,騎了一年買了汽車,後來5000賣了,去年買了個跨騎,川崎的z250,對於我172的個子來說,身高剛剛夠,騎著也很帥,但是推進推出不方便,所以今年打算賣了,在換個踏板車。
如果沒有很高的裝逼需求,最適合大學的就是踏板車了,學生黨代步買個踏板車吧,可以買100cc-125cc左右的,山葉,光陽,三陽等牌子,質量都不錯的,最重要是踏板車輕巧,方便、好開,校園通勤,去個網吧開個房或者回市區都方便,代人也舒服,能極大提升點名、開黑和開房響應速度。
我大學期間感覺開過最合適的就是RSZ和車玩,親身經歷,開大排量的機車,拉風是拉風,奈何一般妹子不太敢坐,150左右擋車多少又low了點,開越野太吵容易被保安追,搞不好還要被院長談過話………踏板又有速度又舒適,帶妹子也方便,要在寢室喝個大酒啥的,踏板還能裝箱啤酒,掛兩隻烤鴨啥的。
擴展閱讀:
科普/大大已到重慶,但還是先講講紅魔杜卡迪風雨90年的傳奇歷史!
科普/小玩意,大關鍵:講講火花塞注意哪些!
科普/忘掉逆操舵,像魚一樣去騎車——日本機車大神培訓手札
科普/四缸綿柔一線喉,雙缸震蛋哎呦呦!(
科普/血淚的教訓!不想摔車的看過來。——機車老炮的「經驗之談」(1)
科普/鈴木四十年前的怪胎——轉子摩託車 RE5
科普/雨天騎車如何才能不摔車啊?
科普/進口大貿摩託車上牌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