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5月26日訊(通訊員 易曉利)近日,一位寶媽火急火燎地抱著哭哭啼啼的孩子闖進來,手裡還有一團帶血的衛生紙。「莫教授,我家寶寶又流鼻血了,咋辦呀?」自五月以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莫明華已接診了好幾個鼻出血的孩子。
現正值春夏交替之際,氣候逐漸炎熱起來,鼻出血的孩子也多起來了,緊急情況下,如何正確止血呢?莫明華介紹,正確的止血方法,當孩子出現流鼻血時,千萬不能讓孩子仰頭,因為這樣做並不能真正止血,而且容易讓血液逆流進口腔、食道、氣管等,輕者引起不適,嚴重者會因氣管堵塞導致呼吸困難。
如果出血量小,不要驚慌,避免孩子更加害怕哭鬧,要孩子頭部低垂,用手指捏住鼻翼5~10分鐘,壓迫止血,同時用冷毛巾敷頭部,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如果出血量大,出血難止,則需要前往正規醫院及時就診處理。
找出鼻出血原因,對症下藥。
鼻衄(鼻出血)屬中醫血證範疇,主因人體陰陽平衡失調,造成血不循經,上溢於鼻。細究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因孩子尚處於發育當中,鼻黏膜比較脆弱,如遇著涼感冒(外感六淫),鼻黏膜分泌物相對增多,或是空氣乾燥,均可能刺激鼻部不適,擦揉摳鼻等外力,容易導致鼻黏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因鼻黏膜脆弱,也易過敏,冷空氣及其他過敏原刺激,頻繁用力打噴嚏也可造成鼻黏膜血管破裂。
2.飲食不當,過多食用辛辣乾燥的食物,也可以導致鼻出血。
3.急性病狀態,如感冒發熱導致血管功能障礙,損傷毛細血管可導致鼻出血。
4.多種虛證,如患有慢性疾病,氣虛不攝血,陰虛迫血外行,也可導致鼻出血。
5.但如果經常流鼻血,或血量較多,且出血難止的患兒,需要謹慎對待,考慮是否存在血液系統方面的問題,比如止血、凝血功能異常;有無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藥物;有無血小板減少症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的情況。
莫明華提醒各位家長,按照中醫理論,十四歲以下的小孩,由於身體屬於純陽之體,只要身體正常,偶爾流少量鼻血不需要太擔心;如果是經常性出現流鼻血或者流鼻血的量較大,則需要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出血原因。另外,中藥對於鼻出血也有很好的療效,鼻出血初期可用雲南白藥、石灰散、蒲黃炭等塞鼻,可通過中醫辨證施治,選擇適合個人體質的湯藥服用,輔以調節陰陽平衡。
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告誡不能隨意擦揉摳鼻;孩子生長期需要比成人更全面的營養,特別需要多補充維生素,少食油煎火辣食物及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