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菲律賓女傭進入中國, 好消息壞消息?

2021-02-07 魏雅華

新聞事件:

2018-04-16 08:41    來源:東博社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菲律賓勞工部長貝勞表示,菲律賓和中國籤署了一項協議,取消中國對菲律賓籍勞工的限制,並做好準備接納30萬名菲律賓人到中國就業,其中包括10萬名英語教師。



貝勞補充,菲律賓高級官員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鑑華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其中規定,菲律賓教師每月工資為1500美元。該協議涵蓋了工資標準、相關福利、工作時間、勞動待遇以及防虐待勞動保護等細節。



據貝勞介紹,中國勞工部門也在招聘菲律賓廚師、看護人員、家政服務人員、音樂人士和護士,並補充說,中國家庭現在可以提供給菲勞體面的工資。

「中國的英語教師需求量很大。中國公民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學說英語。他們缺乏足夠懂英語的老師。家庭需要講英語的女傭,她們可以輔導孩子學習。中國的老齡化人口也在不斷增加。」

貝勞說,所有菲勞都將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三個大城市工作。



菲律賓是勞務輸出大國,政府也有較為成熟的海外勞工派遣制度和管理規範。菲律賓是世界勞務輸出大國之一,海外勞務匯款是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約佔GDP的9%。菲在海外工作的合同勞務人員約為240萬,約佔總人口的2.4%。此外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菲律賓移民和定居者或居留者,在海外工作菲律賓人總數接近1000萬。

來源:菲律賓世界日報


好消息,壞消息?


同樣一條新聞,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這是壞消息。中國勞動就業任務繁重,就業崗位短缺,政府拿出大量的錢來購買勞動崗位,把這些崗位讓給菲律賓人,這當然是個壞消息。

還有,能夠用的起,月薪超過1500美元,合人民幣1萬多元,還要包吃包住,實際開支已經超過了15000元人民幣,有多少人用得起這樣的昂貴的菲律賓女傭?這樣的家庭收入一定在10萬元以上,,要麼是大商巨賈,要麼是社會精英,要麼是高官厚祿的官吏,讓如此眾多的外國人,擁入這樣人的家庭,誰又能夠保證他們當中沒有間諜?這又對中國社會,構成多麼大的威脅?這是好事嗎?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話是否真有道理?我們又為什麼要為菲律賓女傭打開大門?



菲律賓女傭與中國女傭差在哪裡?

 

 在中國,受到過專業培訓的家政服務人員短缺,而高級家政服務人才更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對於金領和高級白領的家庭來說,這可不是件小事。關於這件事,讓我們來看看,菲律賓女傭在中國的情況,便可管中窺豹。

  菲律賓女傭,有文化、懂英語。精通家政服務,德才兼備,素有「世界上最專業的保姆」之美譽。在世界家政行業中,「菲傭」是世界知名的頂級品牌。



  在中國只有非常殷實富有的家庭,才能享有菲律賓女傭,她己經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幾乎就像豪宅名車一樣。

  菲律賓女傭的足跡遍布全球。這與菲律賓多年來通過高等教育樹立起的「世界家政服務」第一品牌密不可分。菲律賓人非但不會瞧不起女傭,相反,還覺得一個家庭有女性到海外務工,是件很光彩的事情,許多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都願意出國當女傭。



  在這一點上,菲律賓人與中國人的觀念迥然相異。在中國,女傭被稱作「下人」。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女傭的社會地位,有一系列奇怪的變化,一方面,女傭仍是在僕人之列,只有農村沒有受過教育的女人,才會進城當保姆,另一方面,保姆卻要求與主人平起平坐,動不動就會辭工而去。



  可菲律賓女傭絕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她們從不與主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在主人吃過飯之後,自己一個人在廚房裡吃飯。從不打聽主人家的私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嚴守主人家的私密,絕不會發生盜竊,侵吞主人家財產的事發生。嚴格遵守合同的約定,除了工資之外,沒有任何別的要求,她們很清楚自己的女傭身份,什麼事應該做的,什麼事不應該做的,絕不越雷池一步。這一切使她們享有了「超級女傭」的高貴身份。



  菲律賓政府非常重視海外勞工,每年聖誕節,菲律賓女傭們集中歸國探親時,政府就會在首都國際機場為她們鋪上紅地毯,(您見過女傭們在中國享受這樣的國賓待遇嗎?)機場還會為她們設立特殊快速通道。總統及海外勞工福利署等部門的官員,還會專門搞一次接機歡迎式。

  在中國,你會看到這樣的事嗎?反差竟會如此之大。



  維護海外勞工權益是菲律賓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維護女傭權益更是重中之重。曾經菲律賓就因保護女傭權益,幾乎與新加坡政府翻臉,兩國關係一度劍拔弩張。

  菲律賓海外女傭己超過250萬人。

  因為貧窮而餬口養家,致富,乃至移民的想法,是促使菲律賓婦女出國當傭人的主要原因。菲律賓近4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貧困是大多數家庭面臨的首要問題。



大批的菲律賓婦女出國當女傭,導致菲律賓單親家庭較普遍,在中國把這叫「留守家庭」,在多數菲律賓人眼中,這是正常而無奈的選擇,並不是難為情的事。

 

一件舊事

 

這是件多年以前的事,可我至今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恍如昨日。那一年,我出差去北京,順便去看看我的一位老友科幻作家宋宜昌。我打了電話給他,他約我到他家一晤。

我按他給我的地址到了他家,那是座很舊的很平常的四層小樓。我走了進去,走進一樓,那是一件很大的房子,像是會議室,又不太像,更像是一間可以容納七八十個人的教室,或報告廳。因為房間裡有一排排的長椅,光線很暗,有個穿著一件藍色的舊棉大衣的老頭兒,正在打掃房間。

我問他:宋宜昌在嗎?

他對我說,他出去了,不過他留了話,他知道你要來,讓你在家裡等他,他很快就會回來。我便坐在那裡等。

大約只過了四五分鐘,宋宜昌便回來了,提著一籃子菜,放到了廚房裡,然後便帶著我進了他的書房,他對我說,唉,我家的保姆,不知為什麼居然拂袖而去,家裡一塌糊塗。什麼都亂了套,我都得自己上菜市場去買菜。

我問他,你爸呢?

他說,你沒看見?我爸不是在一樓正在收拾房間嗎?

我大吃一驚,原來那個在一樓打掃會議室的,穿著一件藍色的舊棉大衣的老頭,我還以為他是為清潔工呢,居然就是他爸: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宋平。

 

菲律賓女傭在中國

 

菲傭出現在中國,最先是在香港,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

1970年時香港大約有50名菲傭,她們主要受聘於居港的英美人士家庭;菲傭風行香港是上世紀80年代之後的事情。

隨著香港經濟起飛,上世紀80年代香港婦女紛紛走出家庭就業,不少香港家庭開始僱用菲傭。至2010年,香港菲傭多達27.36萬人。工資則在9000元人民幣不等。

隨著中國內地的經濟起飛,富裕和繁榮,菲律賓女傭開始進入中國內地,據多家中介給出的僱傭價目,菲傭月工資幾乎都超過了10000元人民幣,較五年前飆升了一倍以上。



  菲傭在北京的工資為9000元到15000元不等,這至少是在新加坡所得的兩倍。北京的菲傭還有一個便利,通常每周日都能休息,這樣的待遇是她們在別國享受不到的。她們的工作安排更靈活,一些菲傭從早到晚在僱主家裡,幹完活後回到自己租住的地方。

  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是女傭們心中的最愛。這些地方薪水高,語言障礙相對少。前兩地距離菲律賓很近,氣候也近似。而美國是菲律賓人夢中的移民天堂。



菲律賓人大都耐心善良、篤信天主教,樂觀淳樸、善忍讓,易於適應融入異域文化和陌生環境,甘居人下等等。這是菲律賓人歷經西班牙人350年統治,飽受美國人50年文化洗腦造成的。不溫不火,總掛著微笑,開口便稱「主人」、「主母」和「老闆」。

菲律賓女傭講衛生,早睡早起,生活習慣好。在菲律賓,中產階級家中有女傭是很普遍的。



在埃及,如果沒有菲律賓女傭,即使很富有,也不會被看成上層人;在義大利,菲女傭更因「乾淨、誠實、篤信天主教」而成為「搶手貨」。有的國家,請個菲女傭看孩子,被認為是高雅、有地位的象徵。就連港臺「星兒」、「姐兒」身後也常常跟著菲傭。

 

驚人的社會需求      

 

據有關部門統計,深圳的185萬戶家庭中,約1/4需要找保姆,保姆缺口超過了10萬人。

而5月18日-19日,由廣州市婦聯聯合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廣州市商務委、廣州市人社局發布的《廣州市家庭服務基本現狀調查報告》,稱保姆缺口高達30萬,僱主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保潔、嬰幼兒護理以及做飯等傳統家政服務上,家庭服務人員的素質水平低成為僱主們最頭疼的問題。

  提高保姆們的素質教育已是當務之急。

  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家政服務需求,僅江蘇省便有100萬人在從事家政服務業,可家政服務業內的高級人才只有100多人。這點人只怕做教師都不夠,也就是說,受到過專業教育的高級人才是萬裡挑一,可見稀缺到了何種程度。

這樣的商機,我們怎麼可以視而不見?

2016年,內地菲傭人數己超過了30萬人,且有價無市,搶不到手,僱傭要先行支付給中介5萬元,何時才能請到,尚不得知。

高級家政服務人員市場是如此的炙手可熱。有一種需求就會有一種供給,尤其是當這種需求是一種真實的需求的時候。

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什麼不建設一條綠色通道,讓更多的菲律賓女傭通過合法的渠道進入中國,這對於中國和菲律賓,是一件合作互贏的事呀。

 

兩三年的事。菲律賓盛產女傭,專業化程度很高,是全球女傭市場的第一世界品牌。

  以菲律賓女傭最大僱主的身份,以主僕身份重建中國與菲律賓的關係,不好嗎?


 菲律賓女傭大舉進入中國的家政市場,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我不做結論,請大家自己判斷!歡迎您發表意見。








全球銷量前10,美國崛起史權威之作。 | 《光榮與夢想》


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全世界最神秘的警察是他!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扼腕浩嘆!再現20世紀最後一批學術大師們的命運變遷。


史上民間最全「話糙理不糙」的故事! 



相關焦點

  • 30萬菲律賓女傭進入中國, 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菲律賓勞工部長貝勞表示,菲律賓和中國籤署了一項協議,取消了中國對菲律賓籍勞工的限制,並做好準備接納30萬名菲律賓人到中國就業,其中包括10萬名英語教師。貝勞補充,菲律賓高級官員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鑑華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其中規定,菲律賓教師每月工資為1500美元(合人民幣1萬多元)。
  • 菲律賓女傭與僱主家庭「親密的」複雜關係(組圖)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7日報導,在菲律賓,女傭經常被照看的孩子成為「alaga」。這個詞是「照顧」或者「照看」的意思。菲律賓全國擁有約60萬到250萬的家庭工作者,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數據顯示,女性所佔的家庭工作者比例高達84%。然而,在整個菲律賓的勞動總人口裡,女性僅佔38%。
  • 三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一,牛市要回來了。這可能是最近中國人最關心的話題了,很多人言談中都難掩心中的欣喜。闊別五年的牛市,越來越明顯了。從指數增長看,已經進入技術性牛市。昨天,A股的逆天上漲,更是驚心動魄,也讓很多股民多年來炒股的悲壯,一掃而空。
  • 職場溝通是個技術活: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
    不得不接受的,就像已經出結果的壞消息,味同吃屎,但又不得不吃。假設你是當事人,不得不通知給別人壞消息,要怎麼表達才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呢?反過來,如果你通知給對方好消息,又要怎麼表達才能讓對方更快樂一些呢?
  • 外媒:中國與菲律賓達成協議,將引進30萬菲律賓勞工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中國」,上周來華參加博鰲論壇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如此說道。當時,他特別強調了亟待解決的菲律賓勞工問題。 果不其然,近日就有菲律賓媒體透露,中菲已籤署協定,中國有望從菲律賓引進30萬勞工,其中包括10萬名英語教師,工作地點在北京、上海等五個城市。
  • 關於亞馬遜Handmade的好消息和壞消息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報導中了解到,現在關於亞馬遜Handmade有個好消息還有個壞消息,手工產品賣家,你想先聽哪個? 小編先說好消息好了。不過先別太得意,還有壞消息。壞消息就是:亞馬遜將Handmade平臺的推薦費從12%上漲到15%。亞馬遜表示:「賣家每賣出一件產品就要付推薦費,但從2016年8月1日起,亞馬遜Handmade標準分類下產品的推薦費將上漲至15%,每筆交易最低收取1美元的推薦費。在此之前,Handmade推薦費是12%,每筆交易最低推薦費為0.5美元。」
  • T4學生籤證取消一個壞消息與三個好消息
    下面給大家帶來一個壞消息與三個好消息:壞消息是新學生籤證的計點積分要求增多了在之前的計點積分制度中申請普通學生籤證需要40點的積分,30分是對您申請就讀學校發出的錄取通知書、就讀的課程以及你的CAS進行評分,10分則是對你提供的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在英國學習期間的開銷證明,包括學費和生活開銷進行審查與評分。
  • 港媒:部分西媒認為中國的壞消息才是好新聞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1月11日刊登評論文章稱,長期以來,部分西方媒體涉華報導存在偏見,只有中國的壞消息才是他們眼中的好新聞,全文編譯如下:作者說,在我從事的英文新聞圈,只有壞消息才是真正的新聞,好消息根本算不上新聞,在報導中國時尤其如此。
  • 【南海局勢最新消息:菲律賓抗議中國沒收漁具】根據南華早報周五...
    【南海局勢最新消息:菲律賓抗議中國沒收漁具】根據南華早報周五最新報導,中國海岸警衛隊沒收菲律賓漁民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使用的設備,菲律賓已就此向中國政府提出外交抗議。
  • 兩條消息傳來,壞消息臺積電正式宣布,好消息上海微電子成功突破
    臺積電傳來的壞消息讓大家知道,後續臺積電可能要和華為斷絕合作關係了。在不能保住華為的情況下,可不能使用美國的客戶了。臺積電這邊剛傳出壞消息,上海微電子就傳來了好消息。上海微電子成功突破,在28nm光刻機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了解,上海微電子即將交付一臺28nm的國產沉浸式光刻機,從原來的90nm跨越了好幾代,進入到了28nm的國產光刻機時代。
  • 中國的壞消息才算得上是新聞?
    西方讀者缺乏對中國的正確認識疫情暴發以來,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就存在一些偏見,在他們眼中中國的壞消息,才是他們眼中的好新聞。香港英文版《南華早報》就刊登了文章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剖析,作者認為,在他從事的英文新聞圈,只有壞消息才是真正的新聞,好消息並不算新聞,特別是涉及對中國的報導。
  • 教育部最新通知,本科生迎來「好消息」,專科生迎來「壞消息」?
    但後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進入大學門檻的不斷降低,高等教育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就業方面的競爭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除了軍校生、公費師範生等少數大學生之外,也不再實行畢業後包分配的政策!當大學生多了之後,那就拼名校及專業了,特別是985、211工程大學這樣的知名高校,這些學校畢業的大學生在每年的就業中還是依然很有優勢,眾所周知,學生想要進入這些學校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高考600分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可這樣的成績在普通高中又有多少?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專科生迎來「壞消息」,本科生迎來「好消息」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如今已經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而且越來越多學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在以前,誰家要是出了位大學生那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今大學生的優勢還是很明顯,但是名校、學歷也成了很多企業用人的一個重要標準。
  • 教育部重要通知,專科生迎來「壞消息」,本科生迎來「好消息」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想要通過高考接受高等教育,而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挑選高校的層次,這樣一來,很多學生也希望通過後續的努力彌補高考的遺憾,特別是有專升本以及考研這樣的好機會!
  • 英語小故事:好消息和壞消息 Good News and Bad New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小故事:好消息和壞消息 Good News and Bad News 2012-12-17 10:28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菲律賓傳出壞消息,蔡當局的氣球被戳破了!
    據海外網9月16日援引臺媒報導,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天公布,6名自臺灣返回菲律賓的民眾入境菲律賓時被檢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4名為上周菲律賓官方通知,另2名為民眾通過在臺公司主動通報。據悉,這6名患者為菲律賓籍務工人員,5名女性及1名男性,他們在臺從事家庭看護、工廠作業員、船員等工作,離開臺灣的日期介於8月28日至9月11日。
  • 好消息與壞消息,該怎麼說?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好消息和壞消息,你要聽哪一個?」有時候出於敷衍,我們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其實,兩者的合理的接收順序,背後大有講究,產生的影響也迥然不同。有多個好消息的時候,分批說。每一個消息都能給人帶來快樂,可以快樂好幾次。就像法國大餐一道道上是一樣的道理,在吊起人們胃口的同時,延長美味彌留的時長。有多個壞消息要一次性說光。避免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先說壞消息,再說好消息。
  • 新師國際MBA:MBA已升級,關於MBA的6個壞消息和4個好消息
    2020年,MBA教育在中國發展到了第30年。古人云,三十而立。30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第30年,MBA算是真正的立了起來,成為真正、完全人格的研究生。就算特殊照顧的B區幾個身份,好一點的學校分數線也接近60%甚至超過60%。在招生培養要求提高、報考考生素質逐步提高的當下,這個分數線還會逐年上漲。
  • 美國多所高校面臨倒閉,中國留學生迎來壞消息,家長欲哭無淚
    隨著後續的發展不知道有多少高校會步舊金山藝術學院的後塵,到時候很多中國留學生很有可能被迫去重新尋找學校,甚至會面臨著無學可讀的情況。所以今年的這種情況對留學生來確實是壞消息,即便是當下很多學校為了能夠存活下來,採取了很多刺激招生的政策,比如獎學金增加又或者是ACT等考試取消等等,如果招不到人的話還是有可能倒閉的,到時候留學生的錢還不知道能不能退回來,而且還要面臨著重新選學校的情況發生,將會浪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萬一不能在開學之前找到學校的話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 噩耗傳來:78歲趙忠祥逝世,壞消息可不是bad news
    趙忠祥1959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1979年隨鄧小平訪美期間採訪過美國總統卡特,是第一位進入白宮採訪美國總統的中國記者。bad news 壞消息;討厭的人很多人都知道bad news是壞消息,但是這個短語還有一個別的意思,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