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2020-12-23 喵小咪麻麻

自從有了小孩之後,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了,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可能是在帶娃的過程中,孩子經常犯錯惹怒自己,讓自己不耐煩。又或者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表現常常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便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大脾氣,對孩子愛大吼大叫嚇唬孩子。

其實,這樣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雖然一時之間採用這樣的方式嚇唬孩子,的確可以讓孩子變得順從聽話。

採用過這樣的方法的家長都知道,這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方法,可以短時間內「制服」熊孩子。

不過也有很多家長試過這樣的方法後,也表示很後悔,事後都覺得這樣是強制讓孩子服從自己,而不是孩子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到家長們的想法,並且這樣比較傷孩子與家長的感情。

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家長們,已經很不錯了,因為經常被家長們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他們長大以後差異是很大的。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盲目採用吼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了,不然孩子長大以後,後悔都來不及了。

案例

最近朋友小丹給我講了她在家教育孩子的經歷,她家有倆個兒子,大兒子5歲,小的3歲半。

從孩子這個年齡段來看,應該是很好管教得,還不到叛逆期那麼嚴重的時候。

可是就在前幾天,朋友的老公出差順便給孩子們買了一個大玩具車回來,小孩是可以坐進去開的,但是這輛玩具車只能一個人來開,而另一個只能坐在副駕駛。

於是兩個孩子爭搶著要開車,開始撕扯打鬧起來,朋友小丹剛開始也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只是正常打鬧玩玩具而已。

當朋友小丹在陽臺忙著洗完衣服後,發現兩個孩子扭打了起來,弟弟從玩具車上摔了下來,側臉著地,摔得側臉臉紅腫了一塊,這時朋友小丹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時之間怒火湧上心頭,差點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朋友小丹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帶孩子,孩子出了什麼事,更多的責任在於父母。經過一連串的思想鬥爭都,小丹深吸兩口氣,儘量克制住自己的脾氣,便將兩孩子拉到一邊,讓倆孩子站好,接受自己的詢問:「老大你為什麼不讓弟弟開一會呢?」大兒子回答:「我就第一次玩,我想玩一會兒再給弟弟玩。」

這時弟弟說到:「哥哥都在玩了,我都還沒有開過呢。」小丹經過耐心詢問,知道了孩子打鬧的具體原因,便給孩子制定了一個標準,不管是誰要開車,兄弟倆都可以一起參與,只是誰先玩而已,但是不能強佔著自己玩,兄弟之間要懂得分享,相互理解。

基於這次哥哥不小心讓弟弟摔傷了臉,哥哥要向弟弟道歉,要明白自己在爭奪時給別人帶來的傷害,要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大兒子邊聽邊點頭,似乎認識到自己的過度爭執帶來的影響,在媽媽沒有提出來讓給弟弟玩的時候,大兒子便主動讓給了弟弟來玩。

所以朋友小丹這個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如果小丹一開始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那可能是另一個結局了,不僅不會讓大兒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還會傷了兩兄弟的感情,還有媽媽與孩子的感情,吼孩子的方式可能只是暫時讓孩子變得乖巧,並不一定能夠讓孩子正確認識到事情的真理。

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有哪些差異?

1、性格的差異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看孩子就能知道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在不明事理的情況下,盲目去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

孩子是有樣學樣,父母浮躁的脾氣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家長的行為,將來孩子遇事也會像父母一樣不明事理,盲目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錯時,懂得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犯錯的緣由,冷靜思考,尋找孩子為什麼會犯錯、如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這些方法來教育孩子,用這些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化孩子,使得孩子發自內心地服從和佩服父母,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

2、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

現在的社會,人們生活節奏非常快,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也非常大。那些經常接受家長們的吼罵教育,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的確比較高,相對於那些從來不會被家長吼罵、溺愛的孩子,出社會以後經歷困難與挫折時,抗壓能力更強。

所以家長們要分析不同情況要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隨意吼罵孩子不可取,當然也不能過度袒護孩子,教育孩子要注重方法。

總的來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家長們要學會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犯錯,了解孩子犯錯的動機,積極去開導孩子,讓孩子理解自己的錯誤,切不可盲目大吼大叫嚇唬孩子,否則不僅讓孩子沒能正確理解自己的過錯,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影響。

相關焦點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年後差異顯著,值得家長深思
    不少寶爸寶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著急上火就會吼孩子,甚至還忍不住對孩子動起手來。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後差別很大,值得每個家長深思晶晶媽和小雪媽是一對閨蜜,但是兩個人的育娃方式一點也不相同。
  • 經常被吼和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自己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帶孩子帶久了自己的情緒常常會不受控制,而且自己的嗓門也越發的變大了。不知道是因為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久了,不耐煩,還是對孩子期望過大。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會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孩子開啟大吼大叫的模式。
  • 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
    導讀: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導讀: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天天被吼」和「從不挨吼」的孩子,性格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導讀:「天天被吼」和「從不挨吼」的孩子,性格的差距,真的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天天被吼」和「從不挨吼」的孩子,性格的差距,真的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吼後沉默的孩子,和被吼後頂嘴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差距明顯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發火,對著孩子吼叫的情況,可能大多人都經歷過,尤其是那些本身脾氣暴躁,而孩子又很調皮地那種,家長就更容易發火了。那麼,家長們有關注過被你吼罵之後,孩子的反應嗎?是一直沉默不語,還是經常頂嘴呢?要知道,不同反應的孩子,可能預示著不同的性格,長大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經常被吼的小孩長大後會變什麼樣?這2個差異太明顯,一眼就看出
    導讀:經常被吼的小孩長大後會變什麼樣?這2個差異太明顯,一眼就看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的小孩長大後會變什麼樣?這2個差異太明顯,一眼就看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天天被吼」和「從沒挨過吼」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明顯
    「天天被吼」和「從沒挨過吼」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大差距嗎?1、經常被吼的孩子容易膽小自卑對孩子來說和他最親近的人無疑就是父母,父母的話孩子都會去聽,父母的話孩子都會認同,若是媽媽在生活中總是對孩子大吼,孩子的內心就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才導致媽媽這樣生氣,然後陷入到很嚴重的委屈自責中。
  • 經常被吼和沒被"大吼"的孩子,十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當回事
    經常吼孩子,不僅沒有教育效果對孩子的發展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經常吼對孩子的「三大」不利影響經常吼孩子,就像孩子在這個時候做的一樣,他完成得很好甚至很好。但此時孩子或許會問我們:&34;此時我們對孩子說:&34;但此時孩子臉上似乎並沒有流露出被我們表揚的喜悅感。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我們經常吼孩子使得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懷疑和否定。此時我們對他們的表揚他們也是不會輕易相信的。
  • 經常被媽媽大吼的孩子,和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當時會變得很乖,但實際上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偶爾吼一次沒什麼關係,如果經常吼孩子,孩子長大後,與那些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之間會產生很大的差距。,和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很多家長反映,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己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耐心,往往是還沒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直接地嘲孩子吼去,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會懊惱自責。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很心疼孩子的,可一看到孩子搗亂犯錯誤,條件反射地又重複之前的行為。時間長了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係,反正小孩子不記仇。可是家長你知道嗎?雖然孩子不記仇,但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 「常被吼」和「從沒被吼」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但如果經常對孩子吼叫,無論對任何年齡的孩子的大腦和精神都是有雙重影響的。而20年後,「常被吼」和「從沒被吼」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這一點可能很多家長不同意,認為孩子是越吼越皮實。但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先天的氣質類型,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將人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抑鬱質。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家長吼大的孩子,頂嘴或沉默,成年後在性格方面的差別很明顯
    導讀:被家長吼大的孩子,頂嘴或沉默,成年後在性格方面的差別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被家長吼大的孩子,頂嘴或沉默,成年後在性格方面的差別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被媽媽吼,和很少被媽媽吼,兩種孩子差距很大
    但是也確實有一部分家長做到了,不送自己的孩子發火,有一部分的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的問題上做得非常好。這種情況下一個經常吼孩子的家長,和從來不吼孩子的家長,就明顯站在了對立面,一方認為孩子一定要足夠嚴厲的教育,這樣長大才能成人;但是還有一邊則認為對孩子不能夠用非打即罵的方式,因為孩子也是人,一定要完全顧及他們的自尊心。這兩種情況到底應該聽從哪一方的呢?事實上應該將兩種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較,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差距到底在哪裡。
  • 被吼大的孩子和沒被吼過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
    ,長大後難有出自息。 無用的吼叫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他根本無法理解父母真實的想法,更不清楚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為了不再聽到父母的吼叫,孩子會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事事聽從父母,禁錮了思維成長,養成唯命是從的習慣,缺乏創造力和自信心,長大後很難有所作為。
  • 李玫瑾: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20年後的差異懸殊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將來差距非常大。 每家現在都有隻有一個寶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可以出人頭地,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就一番事業,因此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會糾正,可是教育方式很多種,家長要怎麼選。
  • 家長經常吼孩子,孩子會有這2個明顯缺點,影響一生
    導讀:家長經常吼孩子,孩子會有這2個明顯缺點,影響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經常吼孩子,孩子會有這2個明顯缺點,影響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林娟是第二胎的母親。
  • 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如今過得如何了?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經常被吼的孩子,通過簡單地調查,可以確定大部分成人之後性格上會有一點缺點,大多數為自卑感,唯唯諾諾。並且脾氣會有很低的臨界點,很容易生氣,情緒失控。而這些對孩子都是不可避免的傷害,即便自己長大之後也很難再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