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兩年優於國家標準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3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均為31微克每立方米,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濃度值為全省最低,實現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連續兩年最好水平。

「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上發布了2019年延安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消息後,大家都很振奮。數據顯示,我市連續兩年PM2.5年均濃度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年均濃度值低於35微克每立方米為達標),這是十分難得的。說明延安市大氣汙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成果顯著。」延安市大氣汙染治理辦公室主任劉志彪說。

去年,市委、市政府打破傳統大氣汙染治理瓶頸,成立了鐵腕治氣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相繼出臺了《延安市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延安市一市一策鐵腕治氣保障工作方案》《延安市一市一策鐵腕治氣指令落實工作機制》等文件,下發了2019年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時限、責任「四張清單」,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單位職責。推行「督查問題—交辦問題—督辦預警—問責處理」四步工作法。出動執法檢查1300餘人次,有力打擊了突出大氣汙染違法行為。

我市引入了「一市一策」專家團隊駐點參與大氣汙染治理,從大氣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大氣治理應對措施、重汙染天氣成因分析等方面全程深度參與,使全市大氣治理逐步走上科學有序的治理軌道。同時,我市在重點區域安裝兩套省際高速公路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嚴格實行過境車繞行,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關停了5個區域鍋爐房,建成投運大唐延安熱電廠,市政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086萬平方米。

在重點領域治理方面,我市揚塵治理實現精細化管理,煙煤治理實現聯防聯控,揮發性有機物實現有序管理。在科技管控廢氣治理方面,我市建立了全市大氣治理指揮調度中心,不斷提升應對大氣汙染的精準度和有效性;編制延安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分年度確定治理目標;租賃大氣走航監測設備,全面開展對顆粒物、機動車尾氣和揮發性有機物檢測,精準管控、科學治氣;組織專家團隊常年提供技術指導,制定優化治理方案,使看得見、說不清的汙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劉志彪表示,他們將繼續做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篇文章,依託駐點專家團隊指導,加強科技成果應用,積極開展大氣汙染來源解析、區域傳輸等基礎性工作,確保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文章來源:延安日報)

相關焦點

  • 河南PM2.5月均濃度值連續5個月均優於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省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趙傑在發布會上介紹,9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氣象條件更加不利,但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0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仍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為49.1%。
  • 廣東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8年廣東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  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從2015年起廣東全省大氣6項汙染物評價濃度連續4年達標。  2018年,深圳市PM2.5年均濃度僅為26微克/立方米,創15年來歷史新低;廣州連續兩年達標,佛山也實現首次達標。至此,廣東省GDP排名前三的城市全部實現PM2.5達標。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2020年穗空氣要達國家標準】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起開始實施,日前,@廣州環保 就落實新環保法的情況在官網向社會公布。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朱競若、賀勇)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北京今日首發PM2.5濃度值 最高值為62毫克/立方
    據了解,公布的數據為目前向前推24小時的實時數據,公眾可以了解到過去24小時內,哪個時段PM2.5數值最高。據市環境保護檢測中心介紹,此單點數據基本可以代表西城區的情況。從昨天上午10時至今天上午9時,PM2.5濃度最高值為62微克/立方米,最低僅為3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值為17微克/立方米,遠低於世衛組織的最寬限值。
  • 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2017年PM2.5濃度降20.5%
    本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去年本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一年同比下降20.5%,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任務目標。優良天數比2016年增加28天,達到226天;重汙染日減少16天,為23天。此外,過去五年間,北京市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都顯著下降,尤其是二氧化硫下降幅度最大。
  • 廣州2019年PM2.5濃度為中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來源:經濟日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8日公布2019年廣州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每立方米,連續三年穩定達到中國國家標準,是該市自2013年中國正式對PM2.5進行考核以來的最好水平,也是目前中國9個中心城市中的最優
  • 北京2016年PM2.5濃度下降9.9% 完成2017年治霾目標艱巨
    根據通報,2016年北京全市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9.9%,這是近三年來之最大降幅,前兩年的降幅分別為4%和6.2%。  據統計,2016年全年有198天空氣品質達標,比2015年多了12天;發生重汙染39天,其中臭氧重汙染1天,其餘38個重汙染天全部為PM2.5重汙染。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三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主要河流均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農村汙水橫流、黑臭水體遍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三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善大氣質量,是汙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北京市2017年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能否持續下降?
    的確,2017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降到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預定目標。現如今,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即將開啟。北京如何鞏固治理成果,力爭PM2.5濃度繼續下降?這既是公眾關心的話題,也將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梳理總結剛剛結束的16個區的人代會,發現新一階段大氣汙染治理仍將從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主要汙染源入手。
  • 空氣品質新國標公布 明確PM2.5濃度標準
    同時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現行的空氣汙染評價指數(API)將改為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品質新國標將於2016年1月1日在全國施行,但珠三角地區今年就將推行新國標。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全國190城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
    全國190城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河北邢臺仍舊是PM2.5濃度最高的城市。同時,按照《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6-2012),只有年均濃度小於35微克/立方米,才算達到二級標準,2014年,僅三亞等18座城市達到這一標準。剩餘的超過九成的城市,均未達到二級標準。       從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已有190個城市向社會實時發布PM2.5(細顆粒物)數據。
  • 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2%
    (原標題: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2%) 成都將採用遙感衛星
  •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這是記者3日從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的。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2016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98天,佔全年天數的54%,較2015年增加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