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寶寶的小便,用這些指標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2020-12-22 寶寶知道

寶寶的小便是衡量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媽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小便次數、顏色、味道和量,及時發現寶寶的身體異常。

正常情況下0~3歲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和量

PS:1、寶寶小便的次數和尿量會受到年齡、液體攝入、不顯性失水(體溫、呼吸、環境、溫度和溼度)、精神因素、藥物、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實際個體差異很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以上表格內數據僅做大致參考。

2、每個寶寶每天每千克體重需水量的水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如果天氣炎熱或寶寶的活動量大,則可以酌情增加。

寶寶小便的顏色對應的健康狀況

十月菌教你看懂尿常規報告單

l尿常規報告單以「-」代表結果正常,以 」±」 代表結果可疑,以「+」表示陽性,並且從「+」 到 「++++」 表示嚴重程度的遞增。

l尿蛋白(PRO):正常參考值「-」,尿蛋白持續增多見於腎臟疾病或發熱、受寒、劇烈活動和特殊體位等。

l白細胞(WBC)正常參考值< 5 個/HP (高倍視野),大量白細胞提示尿路感染,常見於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等。

l紅細胞(RBC): 正常參考值「-」或」偶見」, >3個/HP (高倍視野)提示鏡下血尿,常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等。小兒發熱時,尿常規也會檢出紅細胞,通常建議在退熱後複診幾次尿常規。

l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尿路感染是小兒常見病,常見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小寶寶遇到這種情況無法用語言表達,家長也難以判斷。如果有不明原因的發熱、煩躁、哭鬧、胃口差等症狀時,醫生建議給寶寶檢查尿常規,家長千萬不要拒絕。

TIPS: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1.要用新鮮尿液,最好是新鮮的晨起尿液。

2.留取中段尿,即不用先排出的那部分尿,只留取中段部分。

3. 尿常規檢查前3 天避免特殊用藥。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十月呵護十月菌)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媽如何從小便判斷寶寶的健康問題
    寶寶的小便是衡量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媽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小便次數、顏色、味道和量,及時發現寶寶的身體異常。正常情況下0~3歲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和量PS:1、寶寶小便的次數和尿量會受到年齡、液體攝入、不顯性失水(體溫、呼吸、環境、溫度和溼度)、精神因素、藥物、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實際個體差異很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以上表格內數據僅做大致參考。2、每個寶寶每天每千克體重需水量的水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如果天氣炎熱或寶寶的活動量大,則可以酌情增加。
  • 從小便看寶寶健康狀況
    作者:寶寶知道 麥小小垛當媽之後真的不容易,不僅要管寶寶的吃喝拉撒,還要隨時留意寶寶的屁屎尿情況,因為每一種排洩物都可以直接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況,不過這一次媽友的求助好像有點嚴重了,新生寶寶有尿血的症狀好燒心啊!
  • 寶寶健康狀況10指標
    寶寶健康狀況10指標 2008年02月02日 15:58 來源:中國網 寶寶頭圍的測量  年齡 頭圍參考值   新生兒 34cm :體重(千克)= 年齡×2+8(千克)  3. 1至10歲寶寶身高標準身高計算公式參考:身高(釐米)= 年齡×5+80(釐米)  4.
  • 解密嬰語,帶你了解寶寶哭聲裡的秘密
    新生兒對溫度的感知和適應能力比較差,家長可以通過撫摸寶寶的背部、後頸來判斷孩子的冷熱,及時加減衣物。6、疼痛哭泣模式:劇烈大聲地哭喊,尖聲哭鬧,聽著撕心裂肺。當寶寶身體不舒服或是受到傷害時,會本能地發出尖叫聲,並哭泣。家長要及時檢查孩子是哪裡不舒服,是不是衣服勒著了,或者襪子裡的線頭纏住了等等。
  • 母乳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5個指標來判斷,新手媽媽不用慌
    想要判斷母乳寶寶到底吃沒吃飽,這5個指標可以供寶媽們參考:第一個指標:寶寶的反應是否滿足寶寶飢餓肯定第一反應就是用哭鬧來提示媽媽自己需要吃東西了。寶媽們想要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看看他們和自己的互動情況還有狀態就可以推斷出,因為如果寶寶沒有吃飽,那麼哪來的力氣和愉悅的心情去陪你玩耍呢?
  • 寶寶黃紅白小便異常咋回事
    作者:寶寶知道 淡抹~誰的煙燻妝寶寶有個風吹草動,新媽媽往往都很緊張,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很多媽媽不知道,其實通過寶寶的小便就可以簡單判斷他是否有疾病或不適。本文就教大家幾招,通過幾種異常小便判斷寶寶可能發生的狀況。
  • 寶媽分娩後,新生兒的護理可以通過大小便來分辨寶寶的健康狀況
    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會根據寶寶的排便情況來看寶寶是否健康。寶寶的大小便就像是一 個晴雨表,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父母通過觀察寶寶糞便色、氣味和性質等了解寶寶的消化道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糞便是黃色的,當糞便出現異常時,就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告了。
  • 寶寶一天尿幾次正常?大多數媽媽都不知道這一健康指標!
    出生後的幾個月內,寶媽會發現每次抱著寶寶玩或任何不經意的時候,寶寶忽然就排尿了,這正是因為此時寶寶的排尿純屬反射性排尿,只有在膀胱充滿後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待寶寶到5-6個月大時,條件反射才逐漸形成,例如能在睡醒時會通過哭鬧來表示需要排尿。到1周歲時,就可以逐漸訓練寶寶對排尿進行控制,大約要到2周歲後,寶寶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進行自主排尿。寶寶一天到底尿幾次?
  • 寶寶不會說,想要讀懂寶寶需求,你得學點「嬰語」(附嬰語大全)
    老一輩兒的人都說那是孩子看見了什麼不該看見的東西,於是那時候的晚上經常聽到媽媽罵罵咧咧地喊讓我死去的奶奶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因為手術疼痛得不能動的媽媽只能用雙手將弟弟舉起來,罵一會兒,弟弟就變得安靜了許多,甚至能在空中媽媽的手裡安靜地睡著。現在想想,弟弟更多應是缺乏安全感想要媽媽抱了,可惜那時候家長們並不太懂。
  • 怎麼判斷寶寶吃沒吃飽,科學評估寶寶攝入
    孩子睡覺一會就醒,一定沒吃飽 , 相信這是大多數父母的顧慮 ,寶寶很多情況都會和沒吃飽簡單粗暴的掛上勾。寶寶有有沒有吃飽的幾個評估,第一 主要看「排出量」(大便,小便),以下數據是參考的美國兒科學會百科 ,前一周的寶寶的胃容量。
  • 新生兒即將滿月,這個指標就能幫助你判斷寶寶發育是不是正常
    新生後出生後,滿月後,一直到每次的常規體檢,醫生都要對寶寶做的事情就是測量體重。嬰兒的體重是判斷寶寶發育的一種重要指標。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體重增加尤其重要。為什麼新生兒體重增加很重要醫護人員會密切關注寶寶的體重增加,因為良好的營養對寶寶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蹤新生兒的身高和體重的增長,可以讓醫生很好地了解孩子的總體健康狀況。如果新生兒體重增加不理想,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她吃得不好或者吸收不好或營養不良的時候。
  • 孕期這些指標正常,說明寶寶發育健康,孕媽就不需要太擔心了
    文|好孕姐孕期,每個準媽媽都在心懷期盼的等待自己的寶寶降臨人世,為了讓寶寶安全出生,孕媽會挺著大肚子每隔一段時間去醫院做一次檢查,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每次聽到醫生說寶寶很健康,就如同過了一道難關,感覺如釋重負。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喝足」了呢?
    但貝拉田園產後修復中心 要提醒大家的是,餓著寶寶是不行的,可過度餵養亦是得不償失的~因此,怎樣通過觀察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是需要新媽媽儘快掌握的。那麼,究竟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喝足」了呢?吃奶粉的寶寶 如果寶寶是吃奶粉的話,就比較容易判斷,主要看一次吃多少。
  • 天氣變熱,如何判斷寶寶缺水?這四種表現就是寶寶缺水的信號
    這時寶寶的爺爺拿來了水,寶寶看到水特別激動,咕咚咕咚喝了好多。劉娜的婆婆看到寶寶的樣子才知道錯怪了劉娜。寶寶小的時候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身體的狀況,家人們在看護的時候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狀況,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健康。
  • 寶寶是否健康?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用體重和身長來判斷~
    大多數寶媽都是第一次當媽媽,沒什麼養育經驗,與寶寶溝通也不太順暢,畢竟你說的他又聽不懂,他的哭聲你也解讀不成普通話來。那麼寶媽們只好憑藉自己的感覺來感受寶寶的冷暖、飽餓了。只要寶寶嘴稍稍那麼一歪,不用多想這肯定是餓了,奶粉加肉泥馬上送到嘴邊,再來八頓小加餐。半小時不吃點東西,都會感覺寶寶是不是又餓了,至於天天這麼餵養到底對寶寶是否真的對寶寶有益?寶寶到底身長多少體重多少才是健康的狀態?是不是越胖乎就越健康呢?這題對寶媽來講……超綱了呀!
  • 如何用生長曲線來判斷寶寶發育情況?
    雖然同齡,但每個寶寶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只靠和別的寶寶對比來判斷自家寶寶發育情況的方式是不科學的。寶寶長得好不好,不能只看身高體重,科學的做法是定期記錄寶寶的各項身體數據,通過生長曲線來觀察判斷才靠譜。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通過生長曲線看寶寶發育情況。 什麼是生長曲線?
  • 42天寶寶的體檢指標與評價
    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測量體重最好是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時候進行,並儘量給寶寶脫去外衣褲、鞋帽等。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新爸爸、新媽媽不僅要關注寶寶的體重是否達到參考標準,還應該注意寶寶體重增長的速度。
  • 如何判斷寶寶頭部發育是否健康?
    如何判斷寶寶頭部發育是否健康?今天呀 我們請來馬傑主任講講「兒童頭部健康」這個話題一、判斷寶寶頭部發育是否健康寶寶的腦部發育、頭顱是否畸形還有遺傳因素都影響著腦袋的大小,所以頭圍大小可以很好地反應他們的頭部發育健康情況,頭不大不小是最好的。
  • 尿液提示了寶寶的身體狀況,聰明的寶媽會判斷
    有時候,媽媽發現寶寶的尿液變了顏色、不太透明,噓噓時候還會起一層薄薄的泡沫,聽說尿液不正常,預示著一些身體疾病,所以寶寶是生病了嗎當水的攝入減少,或晨起第一次小便,可能因為尿液濃縮,顏色可以偏深一些。蛋白尿分為兩種,一種是功能性蛋白尿,常出現於劇烈運動、發熱、受寒、緊張的狀況下,是暫時性的。另一種是病理性蛋白尿,主要可能是身體的某個系統或臟器發生了病變。新鮮的尿液,具有微弱的特殊氣味,但有些氣味是不正常的,如有爛蘋果氣味,可能是糖尿病。
  • 教你根據便便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便便儼然成了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嘟媽發現關於這些,網上的說法很多,也各不相同。於是查了一些專業靠譜的網站,總結後分享給大家。這些便便都是正常的想了解哪些便便是異常情況,咱們就要先知道哪些是正常的。這些都不用擔心,只是由於部分食物,在通過腸道時未被完全消化導致的。如果寶寶吞下了整塊食物,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寶寶腸道的消化功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所以不用擔心。如果寶寶的便便中,持續有未消化的食物,也需要由醫生來判斷,是否存在腸道營養吸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