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冤枉錢
這天一大早,朋友老鄭的夫人打電話來:「今天幹什麼?」我回答:「美好的一天。」電話那邊,她會心一笑——這是我們之間的暗語。
德國人見面的問候語有多種,其中一種就是「美好的一天」,類似「祝您一天心情愉快」。朋友之間道別可以這樣說,超市裡的收銀員對付完錢的顧客也可以這樣說。
不過,老鄭夫人很清楚,我說這話的意思是「倒黴的一天」,或是「心情不舒暢的一天」。這是有「典故」的。
我剛來德國時,遠距離旅行基本依靠火車。在德國買火車票是門學問,搞懂裡面的名堂能省不少錢。德國鐵路公司鼓勵大家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推出了一種優惠票,就叫「美好的一天」。在周末旅行,5人同行,只花30歐元,就可買一張「美好的一天」,可任意乘坐德國鐵路公司的普通列車。
比如,5個人從波恩去特裡爾,在科布倫茨倒一次車。如果按正常票價,5個人得花大約300歐元。可有了這張「美好的一天」,5個人花30歐元就可輕鬆往返。
「美好的一天」可在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上購買,也可到站裡的售票處找工作人員購買——後者比前者貴兩歐元。這種票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代替市內的地鐵和公共汽車票,對工薪階層和學生很有吸引力。特別是在夏季,德國鐵路公司的普通列車上坐滿了使用這種優惠票的旅客。
去年夏天,我父母來德國。我打算周末帶父母去北威州首府杜塞道夫,就提前一天到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前買票。正欲掏出銀行卡,旁邊突然來了位穿鐵路制服的工作人員。我用英語說了想去的地方和想買「美好的一天」。對方點頭說:「這就是最好的選擇。」然後把我的卡插入機器,背過身去讓我輸入密碼。機器吐出票後,他把車票遞給我,還道了一聲:「美好的一天!」
第二天,我帶父母上火車,不久就來了位檢票員。我掏出票給他看,他左看又看,還不時掃我一眼。我問:「有什麼問題嗎?」他說:「這張票應該在昨天使用。」
我想起來了,昨天那個工作人員沒聽我說完,就幫我在機器上出票,結果把日期打錯了。
檢票員聽了我的解釋,看了看我的父母——他們都是70多歲的人了,不大可能為這幾個錢撒謊。檢票員讓我再買一張「美好的一天」,沒有另外罰款。
本來想擁有「美好的一天」,可反而賠了錢。你說倒黴不?
終於討到了「說法」
要說倒黴事,還有一件。我去鎮上的德國電訊交涉離奇巨額話費的事(詳見7月24日本版《我在德國「上一當」》一文)。事情發生後,我去營業處討說法已有N次。
德國電訊對我的投訴一直愛答不理,並繼續從我銀行帳戶上劃錢。我忍無可忍,通知銀行拒付。一周後,德國電訊的客戶服務部來電威脅:「立即交清欠款,否則將承擔因訴訟而發生的一切費用。」
我決定主動出擊。來德國前,除了德語書籍外,我還帶了幾本有關德國法律的書。我研究了有關法律,將整個過程用中文寫下來。
順便說一句,很多德國人不懂法律。就拿上次買床來說,廠家給我們送來一張損壞的床。我想退貨,德國朋友告訴我:「德國人遇到這樣的事就認了,因為爹媽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尊重現狀和秩序……給你一張破床,肯定有它的道理。」
為了解決巨額話費的事,我諮詢了德國外交部的法律顧問,將自己起草的一封英文訴狀給她看。她仔細看了後說:「將它翻譯成德文,直接寄給德國電訊的客戶服務部,然後等消息。如果他們起訴你,你勝訴的可能非常大。最近有不少消費者投訴,德國電訊利用電話推銷產品,這不符合德國法律。」
從法律顧問的辦公室出來後,我修改了訴狀,措辭嚴厲,要求對方立即查清多收的電話、上網費用,用我看得懂的語言向我解釋,並為給我帶來的麻煩書面道歉。
我讓秘書將這封信譯成德文,用掛號信的形式寄給對方——有存根,以備查證。
信件寄出後5天,我收到德國電訊客戶服務部的信函:「我們收到了你的投訴,仔細檢查了你的帳單,發現,因我們的工作失誤,造成你家電話和上網費大幅增長。為此,我們向你表示道歉,並退還1367.6歐元。」
這一天難道不美好嗎?